【世界作家•散文】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圣人(二)/文 红尘过客(山西)
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圣人(二)
作者/红尘过客(山西)
责编推荐:难得的一篇美文,字数多了点儿,值得您花点时间一读。全文共计7000多字,分两期刊登。快乐地阅读吧!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南子当然不会放过。
可是话说回来,即便是春秋的卫国风气再开放,一个国君的夫人要想见一个外国的大夫,何况还是一个名气超牛的名人,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但是南子是谁啊,那可是卫灵公“三千佳丽集一身”的主啊。“人家想见嘛,不就见个面吗,有啥大不了的,你就答应了人家,好不好嘛”,知道世界上什么风最大吗?不是海棠,不是榕树,而是枕边风。
该来的终于来了。礼数还是必须讲的,坐在车子里的南子,透过薄薄的车幔看见了跪在地上的孔子。五十多岁的孔子并不老态,随行的还有他的学生子路等人。
哇塞,这就是孔子啊,南子差点喊出声来,声音是没出来,但是身体动了一下,佩戴的首饰叮咚作响,一阵微风吹过,阵阵馨香沁人心脾,孔子肯定是闻到了,脸不由自主的红了——圣人也是人。
这么一个细微的变化,一般人当然不会注意,但是子路不是一般人啊。这个比孔子小九岁的学生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我的老师可是圣人啊,谁都可以犯错误,但我的老师不能。(本节407字)
子路终于开口了,“老师,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子路的话音还没落地,孔子的脸更红了。孔子知道自己这个学生,当然更明白他不会真正关心自己哪儿不舒服。“没有啊,没有啊,如果有,天打五雷轰,天打五雷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史记*孔子世家》)。
该走的必须得走。孔子走了,不,准确的说是逃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这是孔子留给卫国的最后一句话。没有饯行宴会,没有机场送别,孔子一行人狼狈的逃走了。
但更狼狈的事却远远还在后面。
秋日的天气阴晴不定,师生几人奔波在泥泞而又漫长的通往陈国的道路上,秋霖脉脉,雨水不停的敲在车棚上,又顺着帷幔缓缓的留下来,滴在车夫焉刻的脸上、颈上,也滴在了孔子的心里。
孔子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形象。记忆模糊的父亲,含辛茹苦的母亲,首鼠两端的鲁定公,前恭后倨的卫灵公,离自己那么遥远,却似乎就在眼前。孔子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本节394字)
“吁”,颜刻的吆喝声打断了孔子的沉思。“先生,前边就是匡地了,我们要不要进去避一下”。
孔子探出头来,看了看铅灰色的天气,没有说话。颜刻接着说,我们以前就是从这儿进入匡地的,这儿有个缺口,很方便的。嘈杂的雨声使得颜刻的话语不得不特别大。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一群在城墙下避雨的匡地人中有人看见了孔子那张熟悉的脸。
这不是阳虎吗?你这个差点把匡地人赶尽杀绝的恶人居然敢来我们匡地?乡亲们,阳虎来了,恶人来了,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人群中突然骚动起来,为首的大汉扭住孔子,迅速捆绑起来。子路想反抗,但寡不敌众,其他人也被先后控制起来。
雨更大了。
事情还得从十三年前说起。公元前504年,刚刚取得鲁国执政权的阳虎可谓是春风得意功成名就。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他决定越境远征,收拾一下老是不太听话的卫国,从而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也好为自己的仕途再积累一些资本。
车百乘,骑万匹,鲁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开拔了。坐在装饰的富丽堂皇的战车内,在千军万马的拥护中行进,阳虎不禁有些心旌摇动得意洋洋起来。(本节436字)
想想在这个注重门第与出身的社会里,自己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外族的姻亲,硬是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小瘪三混成了鲁国的第一权臣,这中间要经历多少磨难。
要是10年前在季氏家里当陪臣被人呼来唤去时想像一下现在的处境 ,怕是做梦都在发笑呢。人啊,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想不到我阳虎也能有今天。
“大人,到了匡地了”,侍从的报告声把阳虎从想入非非中拉回到现实中来。
“可是”,侍从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
“可是这个匡地的人有些不听话,拒绝缴纳军粮”。
“强行征收,拒缴者斩立决”阳虎飞扬跋扈的本性流露出来了。
命令一下,形势动时大变,早有士兵把几个拒绝缴纳军粮的人血淋淋的人头提了过来。阳虎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用低沉但是绝对威严的声音说,“出发”。
阳虎走了,军队走了,风尘仆仆扬尘滚滚,但是却把恐惧与仇恨永远的留在了匡地,也留在了匡人的心中。
雨终于停了。
子贡来了,颜回来了,突然失踪的老师让他们寻找的好苦。(本节403字)
颜回声泪俱下的对着匡人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他哪里是阳虎,他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孔老先生。他是圣人,怎么可能杀人?你们可以去调查,为什么不问明白就把人抓起来?
为首的匡人也感觉有些唐突,决定派人去调查以前先把他们放下来——反正也跑不了。
饥肠辘辘的孔子终于被解开了绳索,衣服上的勒痕依然清晰可见。看了看泪如泉涌的子贡与颜回,孔子平静的说,去,把我的琴拿来。
云过雨霁,残阳如血。孔子微闭双眼,靠着一颗大树轻轻的抚起琴来。
那琴声,时而似泉水凝噎如泣如诉,时而如少妇娇嗔如怨如慕,时而如婴儿含乳舐犊情深,时而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时而又如群狮搏兔珠落玉盘,时而又像大漠苍穹长河落日。
那琴声,弹出了少年孤苦的艰辛,弹出了人生孤寂的落寞,弹出了到处碰壁的无奈,弹出了壮志难酬的激奋。
月亮升起来了,秋夜的露水打湿了人们的衣服,围观的匡人越来越多,他们早已忘记了这个人是被认为阳虎而抓起来的。(本节385字)
他的琴声,他的斯文,他的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他的心平气和温文尔雅,怎么能跟那个凶神恶煞的阳虎联系起来。
“怎么可能是阳虎”,人群中突然有人窃窃私语,“这气度,这神态,怎么可能是阳虎”。
“他是孔丘,孔老先生,他是鲁国的孔夫子”人们终于大声喊出来。
刚刚被松绑的子路气冲冲走过来,大声叫到,“老师,君子就应该这样到处碰壁吗”(君子固穷乎?《论语》)。
孔子睁开了那双谈不上漂亮但绝对慈祥的眼睛,像对子路又像对自己说,“是啊,君子就应该是这样的,要是小人这样,早出乱子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五天以后,孔子走了。在接受了匡人的真诚道歉和热情款待之后,孔子离开了这个让他记忆深刻的匡地,再也没有回来过,直到十多年后他仙逝在鲁国。
匡人念念不忘这位遭受巨大侮辱,却仍然宽容大度,把斯文留给本地的圣人。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遥祭这位离他们并不遥远的先贤,表达着深深的歉意与不安。(本节386字)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清明节,曲阜,孔子家中。垂暮之年的孔子躺在床上,这个被病魔缠身已经半年之久的老人,接踵而来的是精神上的沉痛打击。
六年前,相濡以沫的妻子亓官氏走了,这个他十九岁就迎娶回家的宋国贵族女子跟随他过了四十七年的清苦生活,在他周游列国十六年期间吃尽了苦头,硬是没有看到孔子在仕途上大有作为,最终还是带着遗憾舍他而去。
想起妻子孔子就悔恨交加。是啊,在这个世界上,他欠她的太多了,生活的清贫,仕途的暗淡,晚景的凄凉,国君的歧视,他忍受的妻子忍受了,他没有忍受的妻子也忍受了,如果有来生,他也许不会再忧道不忧贫,不会再以道治国,生活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老态龙钟的孔子看着院子里刚刚吐出白蕊的杏树,看着自己和妻子亲自筑成的杏坛,看着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松柏,孔子不禁老泪纵横泪如泉涌。
然而,对孔子精神的折磨远远不止于此。
四年前, 公元前481年,颜回,孔子最最心爱的学生英年早逝。(本节390字)
立下“一箪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不堪其忧”志向的颜回走了,在自己众多弟子当中唯一一个能继承自己衣钵的学生先他而去了,怎能不让孔子肝肠寸断!
一年前,鲁哀公十五年,五十岁的独生子孔鲤又离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在鳏夫之外又增加了一重身份——独夫。
两个月后,他曾经批评过无数次,但是又特别心爱的学生子路在卫国遇难,而且是被砍成了肉醢,正在吃饭的孔子大口大口的全部吐了出来。
春末夏初的季节,万木复苏,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莺啼燕语。孔子再也没有心情欣赏这些了,脑海里不时的浮现出妻子颜回子路孔鲤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亲人,往事历历,如在昨天,却又恍如隔世。
院外响起了敲门声,子贡来了,千里迢迢从江南赶来的,看着几年不见已经苍老的不敢相认的老师,子贡潸然泪下,老人家已经来日不多了。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凌晨,农历2月11日,走完了七十二年坎坷人生路的孔子,带着满腹的遗憾,带着对故土鲁国的眷恋,带着壮志难酬的无奈,溘然长逝,身边没有贤妻,只有爱女,没有独子,只有嫡孙,没有同僚,只有学生。(本节433字)
就在孔子逝世头天晚上,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曲阜城。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清晨的鲁国大地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的世界。
月亮尚未落下,太阳已经升起,血红的太阳与淡淡的月光相映成辉。到了上午,天气回暖,积雪融化,屋檐上的积雪汇成一条条小溪哗哗的流下。日月齐辉,天地同悲,似乎都在为这位东方巨星的陨落送行。
孔子逝世后,他的学生都执弟子礼,穿斩衰,守墓服阙三年,相决而别。
子贡一人又单独陪伴老师三年才洒泪而去,其他弟子因为思念老师,于是把跟孔子长的特别像的另外一个学生有若当做老师看待。而有若也不负众望,和他的弟子们编辑成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经典《论语》。
300多年后,汉武帝时期,在遭受了长期冷落后,儒家思想终于被定为一尊。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地位一高再高。(本节336字)
孔子先是被封为至圣先师,后来又被封为素王。
孔子的嫡传后人在西汉平帝时开始被封为褒候,北宋仁宗时又被封为衍圣公,位列三品,明清时更是上升为二品,跟封疆大吏总督平级,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24年。
再再后来的今天,全世界4000多所孔子学院业已建成,联合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作为施政理念。
孔子走了,走了2500多年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说,他的文化贡献却永远地留了下来。光耀后世,泽被千秋,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孔子逝世后十年,地球另一边又一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横空出世。东西方的两颗巨星出生于同一世纪,这是上苍对人类的莫大恩赐,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在银河系里这颗小小的星球上永远闪耀着,照彻环宇,光芒万丈!(本节311字)
(两期连载,完)
→END←
【作者简介】
【世界作家】红尘过客,原名侯兆玉,山西广灵人。高中教师,喜爱文史哲,生活经历丰富,阅尽人间沧桑,漂泊半生,仍然坚持孤独的追寻。
投稿说明
●文章体裁:不限。
●投稿邮箱:891229829@qq.com
●投稿微信:18635268668
●投稿方式:文章正文+作者简介+作者彩照。
●主编微信:18634239199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
●权利与义务:责编对来稿有修改和编辑排版、版面设计的权利。
●纸谋出版:公众号所发表作品,以“年集”方式出版。
●作品发表:在“世界作家”“世纪作家”“作家年鉴”“作家诗典”“魅力作家”哪个平台推送,编辑部统筹安排,不另行通知。
魅力作家
世纪作家 ▎▎世界作家
作家年鉴 ▎▎作家诗典
总 策 划:阿 童
本期责编:杜翠娥
资深校对:惠 广
视觉总监:仝仲堡
商务总监:荣 荣
运营发行:冯玉玲 梁居香 杜翠娥 仝仲尧
图片声明: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广告图片来自商家。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温馨提示:欢迎商家、个人、单位在本公众号投放广告。
特别鸣谢:您的赞赏是对写作者最大的鼓励。感谢您对“年集”筹办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