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独一角,松风水月寄情思——清.吴谷祥山水欣赏
一叶扁舟,
三两草屋,
飘然出尘时,
心灵休憩处,
世外桃源独一角,
松风水月寄情思。
我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名清代职业画家吴穀(读gu)祥的画作,把他推荐给书画爱好者,是因为这个画家的作品对于学习山水画的朋友们是一种很好的借鉴,能够让学习者尽快了解和掌握山水画常见的笔法和技法。
吴穀祥(1848-1903),也写作吴谷祥,清代著名画家。原名祥,字秋农,别号瓶山画隐,晚号秋圃老农,浙江嘉兴人。他的山水向上追溯是沈周一脉,近法戴熙,除了画山水意外,也擅长画花卉、仕女,僧侣等,他用笔苍劲,设色清丽。当时画风崇尚纵横草率,他能引领风尚,保持传统文人画的特点,因而其作品被俞曲园评画为“神品”。
清末,西方绘画原理和技法已经传到了中国,当时的名画家吴石仙以西法融云烟山水与画上,给人更加真实逼真的感觉,所以受到世人的追捧,而吴谷祥画艺为其所掩,有个叫胡公寿的为他报不平,说:“其人抑何聩聩,有目而不识秋农丹青之佳胜也。”意思是,是人只知道追逐流行的东西,而对于底蕴深厚的书画却看不懂。
吴谷祥一度去北京作画,其画山石,苍浑厚重;画松针,细笔绝诣;画青绿,赋色清丽,翠黛可挹。翁同龢、王懿荣对其画赞赏不已,极力揄扬,声誉鹊起,名噪南北。光绪二十六年(1900)南归,客居苏州,与顾子山、吴清卿等结画社,时称怡园七子。曾自作小像《松风水月图》,又绘有《瓶山画隐图》,当时名流纷纷为他提咏,其画被争相收购。事迹收录于《寒松阁谈艺琐录》、《清代画史》、《近代六十名家画传》。
中国绘画发展到宋、元之际,发生了一次明显变化,这就是出现了较之唐代以来流行的精谨风格的绘画显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新画风,并且很快在士大夫文人中流行开来。这种画风出现以前,绘画一技主要由专业画工掌握,因此较有社会地位的文人大都对之持看不起的态度;而这种新兴画风出现以后,最初掌握这种新画风的人则大都是一些著名文士,后来的文人们也就竞起仿效,反而无不以能绘画为文人的风雅。因此,后人称这种由文人鼓吹、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画风为文人画.文人画出现以后,对它有不同的称呼。宋人康与之所谓“隐士之画”,刘学箕所谓“画士”之画,苏轼所谓“士人画”等。从其作为与传统的“画工之画”相对应的概念来看,都是指文人画。
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因而,将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从描写的“物象 ”来讲,前者多是山水花鸟,后者多是人物故事;从创作手段来讲,前者多是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而后者多是精细的再现式的工艺式的。文人画之所以会采取上述的手段,描写上述的内容,主要便是文人画的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所以才使用了这些对创作约束力较小的艺术手段和对思想约束力较小的绘画内容。
观赏吴谷祥的作品,我们发现他的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画面内容比较单调,简单的风景,少数的几个人物,画江河湖泊,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有一叶扁舟飘在湖中,渔人独钓,孤寒淸旷,仿佛飘然出尘,离群索居,同时在绘画中简单设色,有画中桃园之感,其所绘人物,也是简单的三两个人,神情淡然,举止从容,具有典型文人画的特点。
吴穀祥的画作,对于今天的学习者,尤其是学芥子园画谱的学习者,是极好的范本,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