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做事往往顺风顺水……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156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大富由小富来,小富由勤俭来。只要不断奋斗,成功是可期的。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3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林语堂曾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是最伟大的悠闲者。

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能把人生中方方面面的事情安排得妥帖周到。

既能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也能取法乎上,力争上游;既能慢慢吞吞,明哲保身,也能当机立断,挺身而出……

中国人的这套处世智慧,包含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独特对待处理方式。

那么,这些处世智慧都包含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分享5条。

1

漫不经心,动如脱兔

中国人看似慢吞吞,推也推不动。

比如我们欣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只要踏踏实实、不停地前进,就不用担心爬得慢。

然而,条件充足,情况许可,或者有所需要的时候,中国人也十分乐意充当兔子。为了捷足先登,有如脱兔,不给对手可乘之机。

平时,中国人优哉游哉,漫不经心。但是紧要关头,或者关键时刻,我们速度之快,简直出人意料。

同样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慢吞吞的,一旦动起来,却有如疾风。脑筋动得快,手脚更动得快,谁说中国人慢呢?

中国人要“快”的时候,仿佛比谁都快。不过“快”又有“快”的先决条件:

第一,刚开始如处子一般文静,才能够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认为主要竞争力量不在于此,然后如脱兔般快速,使大家措手不及,而捷足先登。

第二,先发制人,以免被制。

不下手就会被害,不利于己的时候,中国人多半不再犹豫,采取快速的行动。情势不妙,不能再拖时,我们会迅速处理。

没有理由,大家急不起来,就不肯快速地行动,找到相当的理由,造反也有理,当然不肯静待处置,而采取快速反扑了。

中国人的阴阳文化,说慢的时候,同时含有快速的意思。

我们既不反对慢,也不赞成慢。既不赞成快,也不反对快。

总之一句话,应该快就要快,应该慢当然要慢,这是我们的处事智慧。

2

能拖且拖,到时再说

中国人虽然重视未雨绸缪,主张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然而,挂在我们口头的却是:“到时再说!”

拖字诀使中国人成为“穷则变,变则通”的实践者。

看起来像消极的反应,得过且过,用不着费心盘算,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操心什么?

今天拖过去,还有明天。说不定情势变化,对我有利。

晋文公历经十九年的艰辛亡命生涯,即位后居然可以称霸,可见拖的好处有很多。

等待情势变化,是拖的最佳借口。凡事到时再说,才能够配合当时的情势,以求合理。

中国人之所以练就了“拖”的功夫,是因为我们心中始终有老天的存在,中国人相信只要凭良心,天无绝人之路。何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盛则衰、满则缺,时间会改变一切,目前的困境,拖过去,总有好日子过。

但是,“拖”要有“拖”的先决条件:

第一,观情势以待变化。

人固然可以造时势,却非常费力;时势造人,那就比较省力。我们喜欢趁时、趁势,拖到时势有利才来发动,自然事半功倍。

第二,迂回突破。

正面走不通,后退又无路时,采取迂回战术,不进不退,拖到时机适当,发现破绽时,再一举突破,更加有把握。

能拖且拖,最好配合着当机立断,合在一起想。

只要时间许可,当然可以能拖且拖,说不定可以拖出很多好处。

若是时间紧迫,非决定不可,那就应该当机立断,不宜再拖。

3

见义勇为,舍我其谁

中国人虽然讲求深藏不露,量力而为。

但是,遇到紧要关头,义之所至,也会见义勇为,发挥舍我其谁的精神,竭尽所能,把所有的本领使出来,毫无保留。

深藏不露的目的,不是不露,而是适当地露、合理地露出自己的本领。

量力而为,也是为了不伤元气,可以持久地保留实力,以求适时运用,永保平安。

保留实力,是为了见义勇为,所以义之所至,当然应该舍我其谁。

这时候再深藏不露,有能力也等于没有;再量力而为,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到了紧要关头,把平日所隐藏的,所保留的,统统表现出来,才能一鸣惊人。

但是,我们见义勇为,也有三个原则:

第一,大处着眼,避免为小事拼命。

人生苦短,力气要用在有益的地方,不必要为小事而拼命。

中国人不拘小节,不注意小事,是希望集中力量,做好重要的事情。

有能力的人要在大事上舍我其谁,而不是斤斤计较,稍有不满,便要见义勇为,徒然贻笑大方。

第二,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就算义之所至,挺身而出,也要自留余地。打人不打他的耳光,骂人不揭穿他的短处,留一些面子给他,比较容易圆满收场。

第三,有所限度,把握分寸。

见义勇为是不是凡是看到不对的事情,都要出头去管呢?

当然不是,过犹不及,该出手时才出手,不该出手时乱出手,那就害人害己了。

4

择善固执,坚持原则

不可否认,我们善变,看起来毫无原则。

但是如果你去请问一位中国人:“你有原则吗?”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除了有原则,我还能有什么?”

我们不但有原则,而且相当固执,一旦认准的事情都十分坚持。

不执着只是开始,因为那时候时机不清、情况不明,抱持先存着看着办的心态,比较保险。

一旦时机明朗,情况弄得相当清楚,就要当机立断,选择合理的原则而坚持执行,才叫择善固执。

时未到,则抱着到时候再讲的态度。

时一到,非解决不可,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就应该及时择善固执,而且坚持到底。

我们喜欢把过去的事情加以记载、记忆,并且记取其中教训,作为以后选择合理解决方案的参考。牢牢记住教训,才能累积宝贵的经验。

中国人也喜欢听取别人的经验,因为拿别人的失败作借鉴,可以加强自己的能力,增强坚持的信心,而减少自己的挫败。

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注意其性质是否相同

只有性质相同,才方便学习。

如果性质不同,就应该做合理的调整,以求适当地运用,才合乎持经达变的要求。

5

取法乎上,方得其中

中国人争气上进又非常喜欢比较,每个人在心里都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从小开始,父母就鼓励子女必须争气。常常举出一些典范,希望我们见贤思齐,而且最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一天出人头地,才算是光宗耀祖。

老实讲,中国人是最懂得人性的。我们明白,目标和现实总是不那么一致。

所以,人在定立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定得高一点,这样你最终达到的结果,才会不那么低。

如果一开始就定立一个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那人怎么长进呢?这就是“取法乎上,方得其中”的道理。

这句话的意思在告诫我们,不能丧失进取的心,不能停滞不前,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以期实现自我提高。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作“大富由命,小富由勤”。

我们普遍十分勤劳,是由于相信不努力就没有幸运。

大富由小富来,小富由勤俭来。只要不断奋斗,成功是可期的。

还有一句话,叫作“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暂时的落后,不算是失败,努力研习,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久之后,便可以迎头赶上,令人刮目相看。明日看我,才是斗志旺盛的人。

我们的忧患意识,恐怕是全世界最显著的。居安思危,明哲保身,怎么能够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呢?

有些人责怪中国人把目标定得太高,恰巧说这种话的人,大多颇有成就。

为什么不想一想,如果当年没有高目标,今天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说,学会处世,是人生的第一学问。

而身在中国社会,你要学会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智慧,才能方便地处理不同情境的各种问题,让人生变得从容自在,游刃有余。

取法乎上,方得其中,中国人永远力争上游,祝福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