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40 拾穗捡豆小脚印--书里书外拾碎影(7)

读完2020年《读书》第5期,有些日子了。

这段时间,老追电视连续剧,脑袋里读书当下的感受遗漏了许多。

重新的翻了翻,拾穗捡豆的摘录一些文字,留下点读行的小脚印。

封二作图仍然是康笑宁,不喜欢他的作图,可能是小丁(丁聪的图)作用太深。配文还是王蒙。他的文字,有知识面与带入感。可还是觉得少了诙谐与幽默及轻飘。

这期漫画题为《误读》。配文的题目是《爱情是不是误读?》

漫画与小文字,说的是原来意义与过目过脑阅读与欣赏间的偏差,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延伸的意义,没有误读,就没的误差与校正后的快乐,没有有选择与期待的对比,就没有低头与抬头之间奋斗转换。

首篇是葛兆光的《“王权”与“神佛”:日本思想史的两极》。

“作者指出传统日本(也与中国不同)的政治、思想与文化有明暗两端。王权是‘显’的一面,它在中国传来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处理世俗的、现实的问题,可以说是政治和伦理思想。而神佛是‘冥/幽’的一面,它在中国传来的佛教和日本本土的神道支配下,处理超世俗、超现实的信仰问题,它可以说是宗教思想;再次是‘历史’。”(P4)

“正如末本指出的,日本思想史研究中,一个相当大的困难是因为‘日本思想是在外来思想(受容)的基础之上,加以改造与变化(变容)而形成的’。其中前近代以前,思想资源主要来自中国。从中国传来的儒家与儒教,加上日本为了调和与矫正中国思想而滋生的国学与神道,构成日本思想史的主要成份。”(P6)

这篇文章推介的是日本教授末本文美士的著作《日本思想史》。读了上述的两段文摘,大体是可以领略些许这本书的要旨。

索商飒的《认识他者与读懂世界的途径》一文,我喜欢这样的设问:

“什么是影响当代本质的问题?

印第安人是以殖民主义开始的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一宗祭品,他们继续充当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首当其冲的牺牲品。生存空间遭到二次掠夺,文化遭到二次毁灭。时代趋势如果不变,作为文化整体,他们将走向覆灭。

人道的原则在历史进步的天平上占有何等砝码?

原始粗暴的和现代精致的莽林法则能够提升人类文明吗?

大一统文化霸权消灭自成体系的弱势文化是历史必由之路吗?”(P26)

摘录下梁鹤年的《资本之后》有意思的几段话:

“一五七九年,伊丽莎白女王爱将德雷克在南美厄瓜多尔海域洗劫了西班牙载运珍宝的战舰,抢获大批战利品(包括三十六公斤黄金、两万六千公斤白银和大量首饰),按二○一七年的价格值八亿英镑。一半归女王,足够还清所有国债,并余下一大笔做海外投资,先在地中海以东地区,继之在印度,奠下大英帝业。”(P48)

“凯恩斯将这一事件作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并预测资本主义四百五十年寿命,从一五八○年到二○三○年--人类完全解决物质的需要,走向更高的台阶。”(P48)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会维持超过五百年,因为到科技发展和累积到达某一个水平,资本主义就会变得与人类不能共存。”(P51)

“标准化完全支配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来自人的体力和脑力,脑力很难标准化,体力比较可能,因此,标准化的生产就聚集机械式的劳动--简单和重复的体力工作。相对的,资本(机器)完全可以标准化,为此,标准化生产自然而然地走上一种依赖机器和机械式劳动力的生产模式。当然,机械式的劳动也意味着劳动力会越来越可能被机器取代,结果是机器支配了生产模式,即机器拥有者(资本拥有者)支配了生产模式。资本拥有者即支配生产模式,自然想方设法和生产过程中把资本的比重(相对于劳动力)提到最高,以期取得最大的回报,‘资本密集型’的科技就是这样出现和延续的。”(P52)

“标准化生产引起规模经济;继而引出资本需求;再继而促成资本支配经济;最后是资本利益绑架政治。疯狂的物质追求、无限的资本累积带来恶性循环:经济反复加剧,社会分化加深,资源消耗加速,生态失衡加重。最终,人类、地球承受不了。”(P52)

几段话加一起,解读一下会有什么感受?

资本主义还有十年的寿命?资本之后将会是什么?到底是更高的台阶,还是更糟糕的社会?

在资本高度集中成万物互联互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须臾离开的时候,就好比资本与科技完美的婚配,再加上“权力资本”土壤及气候,集大资本与大科技运用及万物互联大智能社会,会很快的到来。同时,大分化的社会,正等待着下一轮伟大的社会变革与革命。

这可能就是凯恩斯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四百五十年,不超过五百年历史的预言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最后疯狂蹦跶的历史时期。

野蛮血腥的掠夺,让我们眼睛雪亮,分得清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资本无形之手的掠夺,让我们可以站队,要不是资产阶级,要不是无产阶级。

如果下一轮的智能世界与机器世界大平台的资本主义后时代的掠夺,会让我们只知道猪肉涨价了,一直下不去是现实,却不会知道这后面的智能运作与掠夺。

蚂蚁集团上市了,可能开辟了一条智能侵略与掠夺更广泛更便利的通途。

这些的智能蚂蚁集团的蚂蚁与智能社会中的智能掠夺,让绝大多数最广泛的低资阶层与微资阶层,在最后的晚餐与最后的一缕轻纱,被掠夺时,只能像印第安人那样,叫天不应,呼地不灵!

林鹄的《曾静何许人也》这篇是我感兴趣的。

看过两遍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后来,又买了一套碟子,收藏了这套电视剧。

我是个不太读历史的人,一直认为历史不那么可靠。读书的时候,也没有开历史地球课,因此历史与地理,多是后来零星自学来的,云遮雾罩的。

曾静这人,是看《雍正王朝》知道的。后来,在旧书摊上买一《大义迷觉录》。

《大义迷觉录》粗略的翻了。因为是自己的书,并没有太深入的读进去。

读了《曾静何许人也》,会重新的关注这人这书。

2020年10月29日星期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