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田间劳作的农民,颈椎病不治,跌倒在...

62岁田间劳作的农民,颈椎病不治,跌倒在地。当看病成为穷人的奢侈品,我想,这不像医学的进步,反倒更像,对传统医学的挑衅!
 
  前些日子,正赶上麦收时节,回了趟老家。六月的天,又热又闷,但农民必须得干,一下雨,忙活半年的小麦可能会逝之东海。
 
  真不巧,62岁的丛阿姨倒在了麦地里,关乎人命的事情,我急忙走上前。都以为是中暑,然而,丛阿姨女儿把我叫到田垄,哭诉母亲的情况。
 
  “母亲长年在地里劳作,偶尔说自己颈部不舒服,而且感觉项背僵硬,没有在意。前几天突然晕倒,意识丧失,但几秒后恢复正常,我就怕母亲是脑梗死类的疾病,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颈椎病,感觉不严重,就没有留院治疗。没料到,今天又犯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接受医院治疗?
 
  女儿难堪的叹气:没钱看啊,光一天的住院费都够家里一周的开销了,看母亲是颈椎的毛病,也没料到这么严重。
 
  农民难道就不配看病?
 
  现代医院高大,亮堂,但挂号难,专家号更是一票难求,于是,还产生了职业化的票贩子,一张专家号被炒到了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对于这种现象,老百姓只能叫苦,抱怨。
 
  对于家庭贫困的患者,看病才是最贵的奢侈品,没有人会体恤他们,就像62岁的丛阿姨,本该是退休的年纪,但因为是农民,就要好好干活儿。
 
  因为我也是农民的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用体力播种全民的食粮。我暗暗哽咽,因为在丛阿姨的身上,仿佛找到我父母的影子。
 
  我问她女儿,如果你不介意中医治疗,我可以帮你妈妈开个方子。
 
  女儿老实本分,不知所措:妈妈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不是不想治,就因为没钱,就把老母亲的病一直耽搁着。
 
  我说,钱都不要紧,丛阿姨从小看着我长大,能把她的病治好才是好运。
 
  我看丛阿姨舌红苔白,脉细涩。
 
  她年过六旬,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体瘦,腰腿酸软无力。
 
  大致分析完,我给了一个方子:龟板,何首乌,白芍,天麻,黄芪,葛根,石菖蒲,川芎,僵蚕,白芥子。
 
  后来她女儿来家里说,母亲服用5剂,症状有所减轻,项背轻松,头脑也渐清醒,眩晕未见复发,后自行停药。
 
  反观丛阿姨颈椎病怎么会晕倒在地?
 
  丛阿姨年过六旬,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且长时间在田间的体力劳动,极易损伤筋骨关节,使其受损变形。
 
  同时,阴虚风阳就会上扰,夹杂痰瘀,一旦凝滞,会使经络不通。“无痰不作眩”,所以患者体内必有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就属痰瘀阻滞。
 
  所以,以补肝养肾为本,祛风化痰为标。
 
  滋补肝肾——方中的龟板,何首乌,白芍,大补肝肾精血,濡养受损关节。
 
  化痰散结——僵蚕,白芥子化痰散结,通络;天麻,白芍平肝止眩。
 
  补气血——黄芪激发化源,使气血充足,此外,葛根升气血,使气血荣于脑,石菖蒲以开窍,使血能顺畅入头。
 
  并非所有的金钱都能买得健康,因为大病面前,人无选择,就比如一场龙卷风带来的影响。你不可估量,而且你不敢估量。
 
  我就是跟不上时代的“土中医”,时髦的医师称号我不崇拜,但我无法忍受高价医药费给贫困家庭的负担,这种负担,是中医文化断层,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医学的不对等。
 
  还是那句话:能用书面语言表达的勇气,就要承担对患者病人寄予的期望,去平复“文化断层”我做不到,但科普中医常识,我还是有信心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