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敬业堂

敬业堂位于浦东高桥镇的西街124弄2号,建于1920年,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层楼房,一进两厢三正屋,为庭院式布局的江南民居。建筑精美,雕梁画栋,围墙较高。


宅主沈邦荣,在民国时期经营饭店,有了积余才陆续建成这幢具有明清风格的私人住宅。


正房、厢房和客堂楼、厢房楼前都有木雕回纹、花格栏杆,梁和檐下布满精美的木刻浮雕图案,大墙门的门檐上装饰有5幅精美的砖雕。客堂和厢房的24扇落地长窗,上半部是用蠡壳做的小方格子蠡壳窗,下半部有着精致的木刻浮雕,客堂前的廊檐顶部是用弯椽做成的船形顶。


2003年6月25日公布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正房、厢房以及客堂楼和厢房楼前面都有木雕回纹花格栏杆,桁梁和挡板上也布满精美的木浮雕图案和传统故事。客堂上方梁上刻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两厢刻的是“鹊桥相会”和“游龙戏凤”。


解放后,这座宅院除东厢房上下四间曾由房产科管理经租外,大部分房屋一直都由业主自己居住使用,院内搭建改造较少,大部分木雕都保存完好。只是大墙门门檐上的砖雕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用石灰涂抹覆盖,日后细心剔除覆盖物,仍能修复还原。在高桥镇上算是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民居建筑。


与一般中式宅院一样,客堂和厢房都采用落地隔扇窗门,共24扇。这24扇窗门的下半部装饰有木刻浮雕,内容有三国、水浒、岳传、西厢、鹊桥相会等传统故事。


两间正房和两间次间的房门更为奇特,木质坚硬重实,呈棕黑色,与周围木料完全不同。门面、门框和门槛上都刻有浮雕图案,它不属安徽工匠所为,完全是西方风格的作品。据说这四扇门是经高桥建筑巨商谢秉衡介绍购来的西洋房门成品,所用的木材是南洋的一种优质硬木,在高桥镇上绝无仅有。


 敬业堂的建造人沈邦荣,1870年生。他家祖上原是中亚哈萨克人。他家祖上相传有一幅祖先的画像,画中端坐中间的祖先本人和坐在上手的一位夫人的长相为高鼻子白皮肤,但坐在下手的另一位夫人是黄皮肤汉人,证明他家祖先是中亚哈萨克人,来中原后已与汉人通婚,逐渐与汉族融合,还改用了汉人的姓氏。沈邦荣病逝于1950年,终年80岁。


沈邦荣的父亲沈晓山家境贫寒,在白洋滩南面的滩地上种植蔬菜为生。沈邦荣十多岁时到镇上一家点心店里当学徒。到二十多岁时,借钱开了一爿小饭店,辛勤经营逐步积累起家。到三十岁时租了西街上一处三开间的店面房,开了高桥镇首家大饭店,名叫“聚兴馆”。聚兴馆面临西街,背靠界浜(现高桥港)。凭借勤奋努力,诚信经营,加上店面依街临水的有利位置,生意兴隆逐步发展,到五十岁时已积累了不小的财富。于是在1920年耗资一万余银元建成“敬业堂”。他为高桥镇留下了一座优美的徽式建筑。


落地长窗上半部是用蠡壳做的小方格子蠡壳窗。蠡壳窗又名“蚌壳窗”,是一种中国古代民间用“蠡壳”等贝类外壳经过打磨使其变薄产生透亮加工制作的窗户上类似玻璃的代用品。“蠡”即贝壳。

由于玻璃技术在古代中国没有运用到建筑行业,所以窗户用料一般选用浸泡过桐油的牛皮纸或白棉纸,高级的就是使用蚌壳之类的所谓“明瓦”来制作。这种贴有薄薄的贝壳片的窗户,叫“蠡壳窗”,是明清时代江南建筑的一种特色;贝壳片靠手工磨制,工艺比较烦琐,所以当年只有富裕家庭才能做。“蠡壳窗”。清代中叶以后出现了玻璃,“蠡壳窗”也就消失了。目前,“蠡壳窗”江南地区现在只有在周庄、在苏州东山和西山的古建筑上还能看到,其他地方就很少能看到了。“蠡壳窗”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一个过程。

1937年上海沦陷后,杜月笙秘密撤离上海,但杜公馆总管万墨林(浦东高东人,浦东同乡会理事,其母为杜月笙姑母)留守上海,万在杜月笙的领导下搜集情报、转运物质、协助军统惩恶除奸。在协助新四军建立的数条地下交通线(电影中称“51号兵战”)中,有一条建在杜月笙、万墨林的家乡高桥、高东地区,通过这条交通线为新四军安全运送了大量军用物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桥地区“51号兵站”的“小老大”中贡献突出的党外人士 ,其中就有居住这里的老英雄,已近百岁与家人欢度幸福的晚年。我们大家恭贺老英雄健康长寿。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