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莆仙旧时流行的苏州码及其来历

“苏州码”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等,是中国旧时民间流行的一种记数符号,因简便易认,被广泛运用于商业、药房、手工业甚至政治、军事等活动。如今,在莆仙只有土木匠、老裁缝师傅中还有人在使用,其他行业已罕见其迹,但民国及以前留下的许多契约、账本、官帖、当票、药方等文书档案中,则不难见其踪迹。

苏州码有横式和纵式两种写法,与汉字数字对应如下:
苏州码: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汉  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零

苏州码都是“合文”连写,当苏州码前〡、〢、〣位数组合连写时,为避免数字连写混淆,则将偶位数写作横式。如〡、〢、〣、〣、〢、〡,连写成〡二〣三〢一。而与“元”“角”连写,则写成合体方块状,“元”在苏州码下面,“角”用三角形“△”代替,也在苏州码下面;有“元”时,“角”不需写;“分”字不需要出现。有“万”时,“千”不需要写;有“千”时,“百”不需写,依此类推。如:

在中药方、药签等使用重量单位中,“两、钱、分”则写为:“

)、

、卜”,“斤”则写草书“

”。它们通常与苏州码或汉字草书连写成纵式“合文”,如:
   如清代莆田湄洲妈祖《祭祀簿》账本写法:

又如:天后宫内科药籖写法:

还有民间中药方子写法:

苏州码并不是产生于苏州,只是因为率先流行于商业兴盛的苏州而得名。据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元时期(下)”第22章第5节《中国数码和零的符号》记载:“中国古代演算用算筹,记录数量用一、二、三、四、……十、百、千、万等汉字,这是比较简明方便的。因此,虽然商周甲骨、金文和秦汉简牍中曾出现一些按照算筹形象描绘下来的记数符号,但在很长时期内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用于记数和演算的数码。由于社会和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唐代已开始用数码记数,宋元时期的数码已较完善,而且其使用也更加普遍。”唐代敦煌卷子中的《立成算经》已记载有当时的数码记数符号。北宋司马光在所著《潜虚》中记载其时的一至十符号为:

“十”作为记数符号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而有重要作用的“〇”尚未出现。至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和杨辉对前代数学算筹进行了改革,出现了“南宋数码”。其重要改革是把“十”替换为“〇”。南宋数码写法如下:

元代时,阿拉伯数字开始传入中国,但并未被中国学者所认同和采用。明代仍保留“一二三”几个汉字,兼用其他七个符号来表示一至零10个数字,称为“暗码”,它是苏州码的前身。明代“暗码”写法如下:

清朝民间一直流行苏州码。直至清末,许多教会学校、新式学堂引进新式数学课本,阿拉伯数字才逐渐流行开来。

(刘福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