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聚焦战略
“聚焦战略”是企业经营中的常见词汇。竞争战略大师迈克波特就把其列为三大竞争战略之一(其中两个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聚焦战略就像一个冷美人一样,欣赏她的人很多,但真正去追的人很少,真正在企业践行聚焦战略的非常少。
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聚焦跟人性贪多求大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也或许是我们并不真正理解聚焦战略的魅力。
下面谈谈我对聚焦战略的理解。从一个典型的思维框架:Why?What?How三个层面谈谈。
为什么要“聚焦”?
聚焦战略基于一个前提: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人、才、物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必须要集中起来使用,聚焦战略就是把资源集中到一个关键上去突破,在一个点上形成真正意义的竞争优势,才能让企业经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聚焦战略之于一个人也是如此。人之所以要聚焦,是因为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也是有限的,平凡的人如果要做出非凡的事,就聚焦自己的时间到小小的领域,在一个小小的领域做深做透,做出领先于人的竞争力,人生就能有所成就。
这就是为什么要采用“聚焦战略”的底层逻辑。
“聚焦”是什么?
聚焦原意是一个物理术语,本意是控制一束光或粒子流使其尽可能会聚于一点的过程(focus)。聚焦是成像的必要条件。
聚焦在军事领域也多有涉及,著名军事著作《战争论》提到“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最核心的原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本质而言,讲的就是一个聚焦战略问题。
聚焦的内涵和意义是非常深刻而普遍的,它不仅仅限于企业经营领域,而是可以说是一种普适的人生哲学和做事方法论。
聚焦是一种专注的素养,就是心无旁骛的只做一件事,在一段时间内,摒弃一切杂念,专注于此时此刻此事,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在各个领域有所大成者,皆具备这种专注的素养,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总结自己的成功要领上,同时写下的一个词就是:专注。
聚焦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匠心精神,做的少才能做得好,聚焦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极致才能生存。
聚焦是一种集中资源突破的方法论,在我们面临错综复杂的困局时,要把资源集中起来使用,聚焦到一个战略重心上,然后对这个战略重心进行饱和投入,这就是华为讲的“压强原则”,在一个小小的受力面上,投入最大的资源进行突破,只要聚焦资源使用,没有难题不能攻克。
聚焦战略如何做?
聚焦战略的原则是共通性的,但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意义是不同的,在不同的事上,聚焦战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因公司、因阶段、因人而异。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聚焦是第一战略,是创业公司的生存根本。因为创业公司所拥有的资源是极其有限,随时都有可能耗血而亡,所以要聚焦、聚焦再聚焦。这时候的战略不是规划、不是布局,而是聚焦到一个小小的生存突破口上,要“一针尖捅破天”,更具体而言,要聚焦做到两件事:第一,聚焦做出一款好卖的产品,能满足顾客需求并能变现。第二,要聚焦做出一个可复制的卖货模式,实现单品源源不断的销售。做到了这两点,创业公司就可以生存下来。
对于大公司而言,聚焦战略的意义和内涵是不同的。
大公司已经相对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业务结构,拥有了相对多的资源。但相对多不是绝对多,也永远不会有绝对多的资源。
而且大公司往往资源越多,越容易犯错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所以大公司的聚焦战略要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
聚焦才有能量
大公司的聚焦战略,更具体讲,就是要聚焦于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去布局业务,并不是只要有机会就上,而是清晰界定企业的使命是什么,未来要实现的终局目标是什么,然后所有的业务都要服从于使命和愿景,这样才不会没有边界的多面作战,最后在各个面上都被对手各个击破。
最后再谈一个关于聚焦战略的认知误区:很多人认为聚焦就像是给企业上了一个紧箍咒,框住了企业的手和脚。束缚了企业发展的无限空间。
其实这是对聚焦战略的僵化使用。我们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聚焦战略。聚焦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企业的突破点。
聚焦是所有企业的必经之路,是事业起步期的突破点,有突破点才有裂变的基础,由点到线再到面,这是自然的扩张节奏,扩张的聚焦主题变成了使命和愿景,这样的聚焦,既能让企业有无限发展空间,又可以控制企业陷入无边界的风险之中。这才是活生生的聚焦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