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猛药非名医
不谦真人的上一篇文章谈到了岳美中老先生用金钱草为主药治病之事,岳老先生将金钱草之量用到了二百克以上,世俗之人因此吹捧岳老先生之神技。所谓猛药就是大剂量用药,似乎不用猛药非神医,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鼓吹大剂量用药,譬如说某人鼓吹大剂量用附子,说是扶阳。
其实西医也是如此,要是用抗生素不见效,西医就不断加量,要是还不见效,就换一种抗生素,再加量,最后病人痊愈,则可以吹嘘名医之手段,当然还有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因为大剂量抗生素治坏了的病例,是不会让您知道的。
民国时期之施今墨是这样说的:“治疑难大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始能奏效,因循应付,非医德也。”
施今墨更是扯上医德了,这是真正的扯淡。
那么真的需要用猛药吗?有的人以《伤寒论》中剂量为榜样,譬如说,汉代之麻黄三两相当于现代的四十五克左右。
但是《伤寒论》所治伤寒,发病不久,故用药方法比较特殊,以中病频服,病解即止为目的,故而一剂麻黄汤可能分三次服用,一服不解则二服,二服不解则三服。这样的服药方法是非常合理的,若是病初起,就以此法治之,能很快控制疾病发展,但这要求医生随时在病人跟前,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病情变化而决定是否后续再服。
譬如说,几个月前吴兄弟洗发后受寒,有头痛咽痛等症,不谦真人让其抓三副麻黄汤,若一服感觉好转,隔三四个小时再服,如此第二天吴兄弟就感觉好转,第三天已经小愈。
《伤寒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故而正确的治法,简单的伤寒之病也要经过六七天才愈。假如提前痊愈,则不是正确治法,必然变生其他疾病,譬如说,发热退了,却反生咳嗽,或者发热又起,这是治过头了,因此在《伤寒论》中还提到伤寒解后发生的一些疾病,都是治过头所致。譬如说,发汗过头,可能成小柴胡汤之病,故而“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有伤寒,有痼疾。痼疾更难治了,更不能用大剂量药物而妄图速效。冬病夏愈,春病秋愈,夏病冬愈,秋病春愈,这是必然之规律。若是用猛药,三两下就以为治好了,则必变生他病,您认识不到此,是因为医学造诣不够之故。所以有吹嘘用猛药治愈者,必是庸医,然而您就是仰慕这样的庸医,所以您若有病,必有报应,您若是医生,必然是一代庸医。
四两拨千斤者,是技巧,力拔山兮气盖世者,是愚夫。
不用猛药非名医,一用猛药必庸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