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品牌“水逆”,一年三次被国际巨头沽空,看安踏如何反击

文 / 杨泥娃

编辑 / 斯问

一份突如其来的沽空报告,就像悬在安踏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7月8日上午,国际知名沽空机构浑水公司将目标锁定了晋江鞋王,在官网发布了安踏体育的沽空报告。

重压之下,安踏体育在今天午间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在港交所短暂停牌。停牌前,安踏体育报每股51.25港元/股,较上一交易日跌7.32%。

“安踏体育秘密控制了其一级经销商,以提高其利润率”,浑水公司的做空报告言之凿凿,针对的点主要在于:安踏体育秘密控制了27家经销商,其中至少有25家是一级经销商。而安踏谎称是独立第三方,其分销商也成了“子公司”。

作为国际知名的沽空机构,浑水一向出手“不凡”。分众传媒、辉山乳业都曾惨遭毒手,最终落得清盘退市的下场。

截止记者发稿前,安踏体育官方还未对此发表回复。

最好的业绩却三次沽空

这次被浑水盯上的安踏,本身来头就不小,从业绩表现来看,安踏体育去年还创造了史上最佳成绩。

2007年登陆港股的安踏体育,已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了12年。

电商在线记者梳理了近几年来安踏体育的财报,经历了2012-2013年的负增长,2014年起,安踏体育实现了持续增长。2014-2017年,安踏体育的总营业额一直稳步上升,从2014年的89.2亿到2017年的166.9亿,基本保持每年22.5%左右的增速前进。

2018年,安踏体育迎来巨大增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4%,达到241亿元人民币,相比国内的李宁、特步也不遑多让。

但强有力的成绩单,并没有换来资本市场的认可。

从2018年6月以来,安踏体育已经遭到三家不同沽空机构的轮番轰炸。

2018年6月,沽空机构GMT Research曾沽空安踏体育,理由是安踏体育的利润率“高得难以置信”。

安踏体育随即强烈否认,但股价并未遭遇明显影响,反而一路高升。

第二次攻击发生在今年5月30日,另一家沽空机构“杀人鲸”,在投资论坛上质疑安踏体育的公司治理及旗下FILA(斐乐)品牌收入不透明,预计安踏体育股价会有34%跌幅,建议沽空。

此消息一传出,安踏体育盘中跳水,一度跌超12%,创下继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实际上,自2009年收购斐乐以来,安踏体育一直没有披露过斐乐的具体收入及其他数据,仅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踏在中国内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新加坡的斐乐门店数目,共有1652家。

安踏创始人丁世忠曾公开透露称,2018年斐乐贡献的流水超过100亿元,是为安踏增速贡献最大的品牌。

安踏体育预计,该公司到2020年所有品牌的平均增长率为15%-20%,而FILA、FILA KIDS和FILA FUSION的平均增长率则预计为超过30%。

“杀人鲸”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认为斐乐在中国内陆的收入并不透明。

次日的开盘前夕,安踏体育连发两则公告,否认这一不实猜测,与此同时还披露关联方认购新股,占总股本0.59%。

对于这次还击,市场给予了积极反响,其股价高开逾1.8%,此后涨幅迅速扩大至近6%,收报48.0元/股,涨2.24%。

想做世界的安踏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这是安踏创始人丁世忠立下的flag。

而安踏近几年也确实在用行动证明,自己被定义为小镇青年的品牌,绝对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目前安踏有9个运动品牌,其中7个都均为海外并购。可以说,安踏一直努力将自己变为国际品牌。

今年1月8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发布了关于安踏体育与方源资本收购亚玛芬体育公司股权案,按照要求,并购案参与方市场份额之和必须小于15%,经过收购之后,安踏体育和亚玛芬体育合计市场份额将达到5-10%。

如此高规格的一次并购案,也让安踏体育就此确立了国内体育圈“一哥”的霸主地位。

亚玛芬这家诞生于荷兰的体育品牌,在全球都有着较高影响力,旗下有萨洛蒙、始祖鸟、威尔胜等13个自有品牌,其中萨洛蒙以生产滑雪产品闻名世界,受到多为奥运冠军青睐,始祖鸟品牌,更是被称为户外“爱马仕”。

资料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亚玛芬销售额达到了6.238亿欧元,比2017年同期上涨了40.5%,息税前利润是4040万欧元。

毋庸置疑,安踏集团看上的是亚玛芬体育背后庞大的消费人群,还有在全球专业体育领域中的地位和公司里的重要资产。

为了收购亚玛芬,安踏的总交易达到371亿元,如此大手笔,换来的则是安踏日益提升的品牌定位和身价。

实际上,在此之前,安踏早已迈开买遍全球的步伐,从2009年收购意大利斐乐开始,2016年买下日本迪森(Descent),2017年又将韩国科隆(Kolon)收入麾下。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一二线青年喜爱的始祖鸟,还是三四线青年穿的安踏,其实都出自这一家公司。

球鞋起家今却“跛脚”

如今,安踏已经凭实力超越了李宁的市场份额。2018年财报显示,李宁实现营收105亿元,与安踏的241亿元差出整整一倍。

然而市场体量大,却并不意味着安踏一定跑的快。

财报中细分看安踏体育2018年的三大主要业务营收,鞋类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22.5%,服装营收147.1亿元,增长61.4%,配饰营收7.59亿元,同比增长44%。

三者一比较,高速增长的安踏体育在鞋类业务上出现了明显的“跛脚”。

鞋类营收增速不仅远远被服装甩在身后,甚至还不及配饰,明显拖累了整个集团营收增速的后腿。2018年,鞋类占集团总营收的35.8%,同比快速下滑近7个百分点。

图片来自体育产业生态圈

服装也成了安踏最赚钱的部分。2018年,安踏整体毛利率高达52.6%。而服装业务的毛利率高达55.3%,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至于鞋类业务,毛利率达到了49%,同比增长了2.3个百分点。

要知道,当初安踏体育就是靠着生产运动鞋一步一步慢慢做大的。30多年前,年仅17岁的丁世忠从福建晋江白手起家开始创业,背着600双运动鞋来北京闯荡,掘取了人生第一桶金。1991年,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成立,安踏品牌才应运而生。

而晋江这个神奇的城市,也同样诞生了特步、361°、匹克、德尔惠、鸿星尔克…….

不过纵观其他几家国产运动品牌上市公司历年财报,鞋类收入仍然是营收大头,如此看来安踏似乎是一个异类。

毕竟在体育用品消费领域,鞋服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鞋类产品却是衡量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实力的重要标志。

以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耐克为例,从产品品类上看,耐克主营的产品分为鞋类、服装和器材。其中,鞋类占总营收的比例近四年稳定在65%,服装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30%。耐克的研发和设计力量也大多倾注在运动鞋上。

不过,安踏在鞋类产品的营销上确实下足了功夫。安踏从耐克、阿迪达斯手中抢下汤神,双方敲定了一纸10年8000万美元的大合同。

财报中来看,安踏2018年在公司广告及宣传开支比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达12.1%,而2018年研发活动成本比率为5.2%,则较2017年的5.7%,还下滑了0.5%。

也难怪浑水在做空报告中提及,安踏在运营和营销方面,有很多令人钦佩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