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人的品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面貌的客观标志。孔子学说的一大特色,就是他关于“人品”的论述。他竭力倡导和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做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君子,反对那种“巧言令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伪君子。

孔子学说被称为“人学”,他讲得主要是“人道”,其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就是强调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因此,“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做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孔子强调:“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他把孝看做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

孔子论“孝”的要义和精华:

一是“能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能养,就是有能力赡养父母。《孝经》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强调子女尽孝一定要“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是要善于利用天时,精于分辨地利,以耕耘收获。要谨慎行事,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名誉,不给父母造成伤害。要勤俭持家,节省支出费用,以便赡养父母。这是子女尽孝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

二是要“敬”。孔子进一步指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就是说如果只把赡养父母当作孝,那是很不够的,是一种世俗偏见,就是犬马也一样有人养着。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之心,又与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强调的是对父母尽孝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要有尊敬之心。这是在精神层面对父母尽孝的基本要求。

三是要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论语·为政》)就是说对父母尽孝难在子女的态度上。如果总是给父母脸色看,即使让他们吃得再好,穿得再暖,他们心里也不会痛快,这就不能说是孝。

四是要时刻挂念。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做子女的,要把父母的生日和年龄时刻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喜悦,另一方面,又因他们日渐衰老而担忧。又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古代社会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因而孔子告诫做儿女的,父母在世时,尽可能不要远游。如果非得出远门,必定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告诉父母自己在外面的情况等,以免父母担心。

五是要“几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是轻微、委婉的意思。孔子并不主张子女对父母要绝对地服从,他认为子女侍奉父母,假如父母有过错,应当委婉地进行劝告,如果父母不听从,也要照常地恭敬,不能违逆,再看时机进行劝解,这样做虽然操劳而忧心,但也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恨之心。

六是要无违于礼。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了两个字:“无违。”学生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他所强调的是,要以礼事亲,不可违背于礼。孔子教人是很讲针对性的,孟懿子不能遵从他父亲贤而好礼之教,所以孔子针对他讲得“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父亲的教诲,这是就具体情况所做的回答。但是就普遍事理而言,孔子强调的是无违于礼,父母在世,如有不合乎礼的言行,子女是不应当顺从的,而要以合乎礼的方法对待,这是对父母真正的爱护、尊敬。《孝经》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所谓“争子”,就是敢于劝谏父亲的儿子。据此可知,孝顺之“顺”,绝不是一切顺从的意思,而是指父子和顺、家庭伦理关系顺畅。有人片面地理解“孝顺”,甚至于把孝文化指责为“奴才文化”,这是毫无道理的。孔子强调,孝的精神,还应当体现在父母去世以后,要按照礼制去安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才算子女尽孝有始有终。

七是要“尊亲。”《祭义》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就是说,一个人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使父母受到尊敬,这是最大的孝,是“达孝”。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使父母受到侮辱。再次才是能养活父母。可见,儒家所提倡的孝,最重要的是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孔子强调的“孝”,是“父慈子孝”。他所说的“悌”,是“兄友弟恭”。双方的关系是相互的,对应的。这种充满人性色彩、具有穿越时空价值的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大力弘扬的。然而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孝悌”之道就被附加上许多维护专制统治的内容,甚至具有法律的性质。所谓“不孝罪”,就属于“大逆不道”,可以动用各种刑罚直至死刑。子女、后辈对于父母、长辈必须绝对服从,甚至于“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对于此类糟粕,则应予以剔除。

在儒家“孝悌之道”影响下形成的中华孝文化,是指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及其具体的内容与方式,它既是伦理学,又是道德哲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孝文化作为传统的家族社会的精神支柱,具有家庭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它一方面适应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以父子关系为轴心的各种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来为其专制政权服务。当今社会,君主专制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孝文化中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也已过时。但是,孝文化中体现的纯真、浓厚的人文色彩精华,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把孝道一概斥之为“封建余孽”,就会在长幼关系上造成严重危害。这样的教训,必须深刻记取。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我国面临老龄化时代严峻挑战的今天,深入研究、挖掘、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中的精华,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尚,突出强调子女、晚辈要孝敬父母、长辈,让他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幸福和快乐,显得格外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