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还是定都?五胡雄主的两种发迹方式,哪种更胜一筹?
你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
五胡十六国时期,素来过惯游牧生活的胡人部族,难道是一入中原,就马上开始习惯了中原王朝建城定居的生活吗?
或许并不是这样。
而这其实也就涉及到十六国时期,五胡雄主发迹时期所选择的两种不同发展策略:
一是跟以前游牧生活那样,到处迁徙,各地劫掠;
二是跟中原王朝一样定都,以此为根基,四处扩张。
纵观五胡十六国历史,这两种方式,其实都曾经被众多胡族首领使用过,结果也是各有成功和失败。而两种发迹方式,到底哪种更胜一筹呢?一起用具体的五胡十六国事例来看下孰优孰劣。
不定都:拓跋什翼键和赫连勃勃的谋算
昭成初欲定都于灅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魏书》
十六国时期的代国,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但直到拓跋什翼键继位后,还依旧没有确立自己的都城。于是,在公元339年,当时颇有才干,让拓跋部再次鼎盛的拓跋什翼键,便想要在灅源川定都,在此建造城郭,修筑宫室。
不过,拓跋什翼键的建议,连续数日都没有各部酋长同意,甚至还惊动了拓跋什翼键的母亲平文皇后王氏,王氏劝解拓跋什翼键:“国家自上世,便以迁徙游牧为生。现在国家正处在危难之时,基业尚未稳固,如果此时建造城郭定居,那么一旦遭到敌寇来袭,很难在仓促之间转移迁徙。”于是,拓跋什翼键放弃了定都的打算。
由平文皇后的劝解,便可以看出当时胡人部族,在发迹崛起的过程中,依旧选择迁徙游牧生活的原因,那就是担心一旦定都,若是遭到敌寇来袭,很难及时迁居避难。这种对危难的警惕,一直影响着世代游牧生活的胡人部族。
不过,随着拓跋什翼键的开创功绩,以及代国的强盛,拓跋什翼键最终还是在云中郡的盛乐宫定都。但最终还是在前秦大军进攻之下,迅速覆灭。
还有个比拓跋什翼键更明显的例子,那便是在十六国后期,建立大夏政权的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
诸将谏固险,不从……勃勃曰:“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背叛后秦,自称天王、大单于,建立了大夏政权。当时赫连勃勃拥兵击败鲜卑薛干等三部,又屡挫后秦大将,可谓是风光一时。于是,赫连勃勃的臣子,便建议让赫连勃勃尽快定都,但是遭到了赫连勃勃的拒绝。
赫连勃勃认为,自己大业未成,部众尚不多,而当时后秦姚兴也是当世雄主,自己还不能图谋关中之地。而姚兴的部众都十分听命,如果我们只去巩固一城,那么如果后秦部众合力攻打我们,那么我们便很难存活。于是,赫连勃勃便采用了不定都策略,在配合出其不意的主动出击,让后秦军队疲于奔命。
赫连勃勃的这种策略,让其迅速壮大,成为十六国后期盘踞关中的强盛势力,后秦、南凉都十分头疼这个“狡猾”的敌人,强盛一时的后秦在与大夏多年的交战当中,吃了不少赫连勃勃的苦头。
由此来看,赫连勃勃的这种不定都策略,其实还是与拓跋什翼键有差别的,相比平文皇后的担忧,赫连勃勃选择不定都,其目的性更加主动。用不定都的方式,继续四处劫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最终逐渐开创了大夏政权的基业。
不过,最终赫连勃勃还是没逃过“定都”的结局,赫连勃勃比拓跋什翼键还要奢靡,他征发十万人口,为其修建了统万城,并且在其在位后期更是贪图享乐,忘记了尚未完成的大业。在其死后,统万城被北魏攻破,大夏政权昙花一现便覆灭了。
代国和大夏政权的覆灭,虽然并不能归结于定都的策略失败,但综合两者最初选择迁徙游牧和四处劫掠的“不定都”策略,的确符合两者当时刚开始崛起时的要求。后期国力壮大之后,才选择定都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可惜了当初四处迁居时的艰辛。
攻占城池根基:巴氐和羯人的图谋
公元304年,巴氐流民首领李雄,率流民攻下成都。十月,李雄自封成都王。306年,在范长生的支持下,李特称帝,建立成汉政权。之后,这个由巴氐流民建立的十六国政权,一直持续到了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才被东晋桓温覆灭。
原本李特、李雄之辈,都是关中流民,逃难到汉中,之后以流民帅的身份,率领流民击败蜀地州镇兵,可以算是一种颇为不易的奇迹了。而且,当初巴氐流民军团,为了攻下成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李特战死,李流继任后病死,再到李雄继位后,才率领流民军团攻下成都。
那么,为什么李氏要不惜代价攻下成都呢?
这其实就是胡族“定都”策略的体现。
当时李特、李雄,都是巴氐流民,其实从“资格”上来看,是不具备称王甚至称帝建立政权的资格的。即便是蜀地天师道领袖范长生,都比李雄这些流民首领,在蜀地更有资格和号召力。
而李氏如何才能打破局面,实现自己的图谋?像后来李雄那样,让有名望和号召力的范长生称帝,自己去辅佐范长生?这或许并不是李氏的目的,反而像攻打下成都,这样能够彰显自身实力,并提升自身威望的策略,才是实现自身图谋和野心的良策。
于是,抛开李氏能够建立成汉的其他诸多原因来看,李氏攻下成都,并以此来向蜀地百姓宣示自身的强盛,再以成都为根基,逐渐在蜀地建立自身的基业,不失为一种十分正确的发迹方式。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羯人石勒崛起的过程。
时诸将佐议欲攻取三台以据之,张宾进曰:“……夫得地者昌,失地者亡。邯郸、襄国,赵之旧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可择此二邑而都之,然后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群凶可除,王业可图矣。”勒曰:“右侯之计是也。”于是进据襄国。——《晋书·石勒载记》
石勒自江淮归来之际,接受汉人谋士张宾的建议攻占邺城,但当时刘演等人以邺城三台为险,石勒难以一时攻下邺城。于是张宾便建议石勒,去占据襄国、邯郸之地,以山险自固,然后再四处出击,逐渐消除四周群凶,便可以建立霸业。
石勒接受了张宾的建议,占据襄国,之后在与前赵刘曜决裂之后,石勒在襄国称帝。之后更是自襄国西进,夺取关中,覆灭前赵,南攻东晋,北伐代国。石勒的崛起,与定都襄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吕思勉曾经评价,石勒在接受张宾建议定都襄国之前,只是“流寇”而已,自定都襄国,便有了“建国”的规模和气象了。
的确,当初石勒归附匈奴,并率兵征战四方,是当时作乱北方的几股强大胡寇之一。但看其每到一地就坚壁清野,烧杀抢掠,完全一副贼寇流民的做派。但等到定都襄国之后,开始以此为根基,逐渐占据关东土地,从而最后有了与刘曜东西相持的实力。
可见,石勒的定都襄国,是其发迹崛起时,十分正确的选择。
无论是巴氐李氏攻占成都建国,还是石勒的定都襄国以后迅速壮大,其实这都是胡族雄主发迹时期,用“定都”的方式,实现了开创大业。占据城池为根基,这是他们崛起壮大的起点。
迁徙还是定都?孰优孰劣呢?
从选择迁居来壮大的拓跋什翼键和赫连勃勃,以及先定都做根基再图谋大业的李特和石勒,其实能够看出各自的优缺点。
- 拓跋什翼键:是担心受强敌攻击,才不定都以防无法及时逃跑;
- 赫连勃勃:不定都可以主动出击,还不会被敌人合力攻打;
- 李特:攻占成都,彰显威势,以此号召各方支持;
- 石勒:定都襄国,以此为根基四处征战,最终建立版图。
看吧,都有优点,其实这四人的选择,都很符合当时各自所处的境地。
拓跋什翼键在位时,虽然能够让拓跋部强盛,但中原前燕、前秦等强敌窥伺,也让他不得不担忧受强敌攻打;
赫连勃勃虽然是颇有实力,但却不得不承认当时自身,尚未有与后秦等决一死战而不败的自信,选择不定都而用四处袭扰的方式,符合当时的境地;
李特则更容易理解,如果当时不攻下成都,很可能很快就被其他地方力量攻灭,无法获得其他势力支持的流民首领,自然不能长久。
石勒更是有发展的需要,彼时自身已经是北方不可忽视的胡族势力,以襄国为根基再攻占四方,符合石勒图谋霸业的野心。
总结来看,无论是迁居还是定都,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虽然我想得出定都或者迁徙游牧,谁更适合胡族发展的结论,但按照实际事例来看,选择迁居还是定都是否是正确的策略,其实与各自是否能解决当时所处的境况有关。
能够符合发展境况,就是正确和合适的;不能解决面对的困境,则是错误的。仅此而已。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