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数学天才的李开复,遭遇顶级高手的碾压,顿悟了一句人生真理

新思维娱乐关注
2020-10-20 03:53
11岁的李开复跟随大哥到了美国,入读位于橡树岭地区圣玛利亚中学,老师大部分都是修女,她们为人严肃认真,但是充满了爱心。在这所学校,李开复真正体验到了没有压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多么愉快。刚刚开始听不懂英文课,李开复只好带着武侠小说进课堂,修女老师也不会当面指责,而是听之任之。
在第一年里,校长玛丽·大卫修女对李开复颇为照顾,每天牺牲午饭时间来为他一对一补习英文,使得他的英文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学校的所有老师都给了李开复开卷考试的特殊待遇,让他把试卷带回家做,题目不认得的单词就查字典,但是不能翻书找答案。
李开复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于是,他受到了很大鼓舞,心里暗暗憋了一股劲儿,一定要把英文学好。他努力背单词,积极与同学交流对话,在课堂上听不明白的地方,请求老师再解释一遍,这样,他很快就适应了美国校园的学习。
李开复在自传里,回忆起在圣玛利亚中学的两年时光,他总结说:“在学校里,我感受到的是完全美国化的教育,这里的教育宽松、自由,充满了鼓励和赞扬,和台湾式教育的死板、压抑相比,这里显然让我觉得学习更为轻松、快乐。”
李开复感受到最大的一次鼓励,是在一次数学课上,那是他刚到圣玛丽学校的时候。那时候,他的英文还不是特别好,很多东西还听不太懂。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道“1/7=?”的题目,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大家,希望有人举手回答。
别的不会,但是这类问题可是李开复的强项,类似的题目,他在台湾的小学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他马上举手,大声回答:“0.142857!”这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睁大了眼睛,觉得这个孩子简直是“天才”!
对于李开复来说,虽然心里知道那道题是他背出来的,但是当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天才的时候,他也不知不觉地认为自己真的很聪明。这种“天才论”让他觉得,他的数学不但在台湾能学得好,在美国也学得好。
在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中,他越来越爱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好。直到有一天,李开复遇到了真正的数学天才,在竞争中被打得灰头土脸。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是天才,但是是在周围的鼓励声中,一个孩子的兴趣得到最大的激发,才使得他数学成绩一直十分优异。
让李开复感受到真正天才的实力碾压,是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顶着田纳西州“全州冠军”的光环,李开复被学校安排加入了一个“数学天才班”,那里集中了哥大所有的数学尖子,一个班只有7个人。他们在那里学习微积分特别理论,但很快,李开复就发现他的数学突然由“最好的”变成“最差的”了。
这时李开复才意识到,他虽然是“全州冠军”,但是他所在的州是被称为“乡下”的田纳西州,当他与那些来自加州或纽约州的真正的“数学天才”交手时,他不但技不如人,连问问题都胆怯了,生怕同学们看出他这个“全州冠军”的真正水平。这么一来,他越来越落后。
当李开复上完微积分课后,他深深地体会到那些“数学天才”都是因为“数学之美”而为它痴迷,但他却并非如此。一方面,李开复羡慕他们找到了最爱;另一方面,他遗憾地发现,自己既不是一个数学天才,也不会为了它的“美”而痴迷,因为他不希望自己一生的意义就是为了理解数学之美。
正是意识到自己在数学方面并没有真正兴趣和天赋,李开复在大二时候决定转系,他没有把数学当作备选,而是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且有天赋的计算机系。李开复转系是因为他误以为自己很喜欢法律,将来可以做一名律师,因此,他在大学二年级开始主修“政治科学”,但是上了几门课后,他就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
李开复进入计算机系,就像鱼儿游向大海,马儿奔向草原,他终于体会到了那些数学尖子沉迷于数学的快乐。他每天晚上都盼着去电脑室,每晚都过得特别快乐,往往一不注意就是一个通宵,第二天自然要逃课了。他深深体会到了那句话:
You are good at what you love; you love what you are good at.(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李开复说:“当时,我在计算机方面的表现和天赋给了我强烈的自信,也给了我对这个专业的向往和热情。而这份热情更激发了我在计算机方面的兴趣,让我自发地读书。我分明感觉到一种向前的动力在指引着我。”
李开复后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也明显恪守着“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的信条。从受聘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到在世界著名的企业苹果、SGI、微软、谷歌任职,李开复一直在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特别是谷歌的工作历程,用李开复的话形容,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谷歌的工作环境,简直是年轻人梦想的天堂。公司每人配备两台速度最快、显示屏最大的电脑,还可以去科技小站按需索取各种最酷的科技装置。公司的休息区有游戏机、跳舞机、台球桌等,健身房有高档器械,按摩室有专业的按摩师,公司有一大块草坪可以让员工晒太阳喝啤酒,公司楼顶还有两个游泳池,餐厅里有世界各地的美食,最最著名的一条公司规矩莫过于:可以带宠物上班。
这样优越、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公司却不要求员工百分之百为自己的项目卖命,而是制定了一个著名的“20?间”政策。所谓“20?间”,就是员工可用80?时间来做已经设定的项目,而另外20?时间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想法、灵感来创造产品。
在普通企业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这却是谷歌文化的精髓——正是因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项目,才让无数的工程师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员工不需要担心这个项目会不会赚钱,会不会变成成功产品,会不会没有资源,会不会得到老板的批准。
李开复十分感慨地说,正是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中,Gmail、全球谷歌新闻等等震撼人心的精彩产品才会应运而生。最后这些产品不但被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并且还改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甚至有些“20?项目”,谷歌允许员工在产品上留有设计者的印记,比如实践六度空间理论的人际网络产品Orkut,它的设计者来自土耳其,而Orkut正是他的姓氏。
谷歌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我想大概是这些优秀的人才早已达成共识,一个人真正能做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天赋与兴趣的结合驱动体。他们对工作自律又充满热情,不会为了一份薪水混吃等死磨洋工。给人充分的自由,就是给人以自尊,自尊自律又热爱工作的人才会有创造力。
李开复的求学和求职经历,让我想起记者周轶君走进芬兰拍摄《他乡的童年》的故事。当周轶君问《愤怒的小鸟》创始人、芬兰著名企业家彼得·韦斯特巴卡:“你认为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吗?或者是天生的?”
彼得·韦斯特巴回答说:“我们常说,芬兰的老师并没有在教,是孩子们在学习。”
关于学习,他还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经常觉得芬兰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芬兰和中国非常不同,但我认为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孔子2000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芬兰人非常相信这种观点。所以我觉得我们走的也是非常孔子的哲学。”
如何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显而易见,发现他的兴趣,并给他创造一种环境,允许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喜欢的可能就是他擅长的,那就是他与生俱来的天赋。
U型理论创始人奥托·夏莫给家长们的建议,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有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宽松自由幻境,让他们真正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还要让他们接触那些出于热爱而选择他们职业的人……
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到人,都是因为热爱而学习,因为热爱而择业,因为热爱而规划人生,那么,他们也会在兴趣的指引下,发展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过上快乐而简单的生活,不会因为选择的失误而浪费成本,辜负光阴。
李开复大二选择了政治学而后悔,很快就申请转系,学校也痛快处理。这让李开复非常感激哥伦比亚大学灵活的转系制度,因为这样的制度其实是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兴趣指引下,充满激情和快乐地学习。
同时,李开复也指出,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他很遗憾的看到,高校设置了非常难的转系制度。而且,还有服从调剂制度,让很多孩子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其实是个弊端。
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可能是戴着脚镣跳舞,沉重且辛苦。《最强大脑》的著名选手贾立平,从小听话懂事,成绩优异,但就是没有敢表露自己的喜好。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的选择方向,都是听爸爸的建议学硬件。兜兜转转十年,他跑去做了教育。因为之前的选择,让他很不快乐,甚至大病一场。
著名记者怀特·霍布斯说,“成功就是当你醒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从床上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进它的怀里。”
希望所有的孩子长大后,都能追随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充满激情地生活。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重视这句话: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