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杂谈——诗义心解
诗歌创作杂谈——诗义心解
文//耿丽娜
什么是诗?
诗要有诗的意境,那是一种浪漫的、美丽的、神秘的、自然生态的,甚至是超脱的精神境界;是用形象化的、含蓄的、有音韵节奏的语言表述的理想境界;是能让读者感悟美妙,体味情怀,引发联想,获得慰藉的载体。
透过文字引发联想是诗的基本功能,舍此便不成为诗。而诗塑造画面和境界又不是单纯写景,景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因情而生景,又让读者因景而联想到情。不同的情感面对同一场景便会有不同的描写,这就是“情景交融”。诗以连绵的节律,形成回环的脉络,能感动人的心怀,那便是好诗。
诗亦是心之气息也!气息有豪壮、有刚强、有温婉、有飘逸、有郁结、有愤怒,如人之秉性,赋诸的文字。从这个角度看,诗是谱写性格的,如精神、思想、情愫、风骨、语言乃至襟怀气度等。作品一但完成,嫣媸自有人论。
好诗一定是有画面的,这种画面愈能让读者得到感悟,就越是好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唐诗人王维评价极高,是因为他“诗中有画”,而同时作为画家的王维也把诗人情怀在画中充分展衍,做到了“画中有诗”,因此而成为文人画的远祖。
分析一下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它写的是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个什么景致呢?是雪景,是大雪以后的寒江,是白茫茫的天地寰宇。寒到什么程度——目尽群山不见一只飞鸟,观遍道路不见一点人踪,寒冷产生了荒寂,寒冷变得无声。但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竟然还有一只小舟在寒气升腾的江面停泊,舟上一个钓翁在静静地垂钓,他那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身影似乎凝固在江上,周遭的一切都凝固了,无论空间还是时间。诗中没有孤独、寂寞、凄楚的词汇,这是读者从景色描写中体味到的。由此,我们能想象到他那受伤的灵魂,体会那无声的压抑。柳宗元用语言塑造的画面,正是他个人心灵的写照,是他遭贬后凄冷心态的表露。正是这简约的、诗化的二十个字,给我们提供了身临其境的画面,那种绝对寒冷孤寂的描写,又让我们产生思想共鸣、联想、感染,千百年魅力永不减退。
另外,好诗要有好的语言,我们称之为“诗化语言”。它进行的是夸张的、浪漫的、精炼的、含蓄的、有个性的生动的描写。还要能启发读者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美妙不及言表的联想。因此炼字、炼句都是诗人的日常功课。贾岛“推敲”的故事尽人皆知,但贾岛为什么要“推敲”?一字之差对意境究竟有何影响,就很少有人去探究了。“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应该说各有千秋。僧“敲”月下门,写的是时间之“晚”,也表示了寺庙孤寂偏远。僧“推”月下门写的也是孤寂,但强调的是“静”和“寂”。两个字都给人以联想的空间。练字、炼句是为立意服务的,是为了更深刻、更幽邃或迂曲、夸张地烘托意境的,要准确、含蓄、优美,耐琢磨,值得回味。
立意和语言诗化是作诗最主要的基本功。在这里不妨拿我新作《走进春雨》来分析。这首诗发到网上,引来不少网友的好评。《走进春雨》的创作背景:——时令都要进入五月份了,天气还十分寒冷,偶有几天升温,紧接着又是寒流和冷雨。对着迟迟不肯到来春天,我常会发出感叹。但是我发现树芽在冷雨寒风中点点生绿了,这让我感到惊喜,春天还是充满希望地来了。触景生情,于是因“迟到的春天”而立意——“冬装依然不能更换/今年的春天格外清寒。”我的情绪即以此切入,后面一切文字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昨日桃花刚向着阳光宣艳/今天却又是冷雨频繁/清晨想在霏霏细雨中漫步/又怕沾湿我新试的裙衫。”这是我对迟来春天很直观的却又是触动情思的描写。“窗前几只丰羽的雀儿/张开翅膀如要扇出温暖/柳枝在风声中舒卷/婀娜的身姿显得有些孤单。”其实这也是我对新春的体会。
诗继续往下写:“雨幕中的远山笼罩着青烟/迷茫成虚幻的一片。”这是寒春细雨的描写,也为了增加诗中景象的空间感。“唯有西边的天际突然现出一条蔚蓝/太阳终于又能撕开乌云的纠缠。”好几天不见阳光了,这两句诗写出了我若惊若喜的心理。当时心头掠过一个念头:这回乌云不能再纠缠不休了。我立即肯定了“纠缠”这个词,这是拟人化的语言,自觉用在此处非常贴切。然后诗句继续着我的感慨:“春天跌跌撞撞地走来/尽管它到的有些迟缓/枝头的苞芽正在绽开/叶上凝结的是珠玉而不是泪点。”跌跌撞撞又是拟人化语言。
诗歌的结尾处我运用了转与合的架构:“莫让无由的春愁占据心田/大地正在重回五彩斑斓。何不尽享大自然的柔情,于是我张开双臂走进绵绵细雨间。”结束的诗句升华了诗的境界。古人写春有大量的伤春惜春之叹,这不是我的心态,我是充满幻想的,是无忧无虑的,当然要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
写诗,我喜欢唯美,在美的描述中传达感情,在美的连接中结识哲理,在情感自然流露中思考和联想。诗的句子我喜欢精练,优美、高雅、流畅,追求音韵的语言,唯独不喜欢说道,说哲理。
创作诗歌的时候,无论是新体诗或格律诗,都应该借鉴学习古诗词的创作方法,从古代优秀诗词中吸取营养。例如,起、承、转、合结构法。且看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 ——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上阕几句已是这种结构。前句起:你住长江头,二句承:我住长江尾。三句是转:我想你,可是一头一尾无法相见呀!四句是合,是矛盾的解决:好在咱们共同喝一江水。虽然有些无奈。下阕是: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上阕的无奈当作起。几时休、何时己,是承。然后是转:只要咱两情不变,最后是合:上天一定会给予好报!全词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让读者感到词作者的感情起伏。一首清新质朴、情意绵绵的恋歌,以长江之水起兴,诉说心情时还能顺延出望江、挑水和水流的画面,真是意蕴久远。
要再次强调,诗之所以为诗,在于有意韵,韵在何处,首先在于感情的表述。这种感情决不是无病呻吟、空发感慨,或是故作崇高、辞藻堆砌,而是由事由物,动了诗人的心弦,情出有因,再述诸文字。而这种文字是特殊的诗性语言,它有字音形成的起伏强弱和抑扬顿挫,它有字节的组合,形成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因此一首好诗,必是感情和音韵的有机结合,是修辞练句的完美统一。
诗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有其教化的功能,但是当代人把教化功能理解为说教,诗化的语言变为说教的语言,于是诗味便大失。我认为诗的教化功能首先是美育。如今正常审美的缺失是一个社会问题,美丑不分导致真假不分,善恶不分、是非不分,审美伦理退化。从大众审美的修养层面来看,我们的教育除了识字,考试,还需要培养审美的情趣,因为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并不懂得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美的,什么作品是有内涵的,什么叫思想,什么叫个性,欣赏的口味确实已经被多年的教育概念化、格式化、病态化和僵硬化,已被电视和媒体那些大话、官话、口号,及拥有话语权的人所示范出来的作品蒙晕,只知道跟着导演和指挥棒瞎吆喝了。
诗人虽不能有大作为,但把美化作细雨去润物,是诗人的使命,美育教化也是诗人的本职。唯有正常的审美,才能感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美。于是每当因感动而生出感悟时,在意象中便能提炼出精妙的语言,能用诗怀渲染和提升诗的境界,这些诗句便像灵光一样出现在面前,让人心旷神怡。作者要学会及时捕捉,不然稍纵即逝。诗如其人,诗人应该把诗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诗人尤当慎行。
我想,诗人必须保持一种自由独立的个性和精神,回归本真,绽放本性,做到率性而为。用一种崭新观察人生世相的方法,在不同的情景中去寻找美、解析美、宣扬美,用自然与人性之光去积累美,死心塌地做自己的功夫,摸索自己的路径,开辟自己的江山,最终才能破茧而出。
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当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的时候,未来的人会记住那些深含哲理,散发着自然和灵性之光的优美诗歌。而忘记那些违背审美意义的诗作,不管是朦胧的、说教的,还是那些不知所云断句和所谓的警句。不论打着什么旗号,现代还是嘻哈,意识流还是口号型,日常生活入诗还是断句堆积的某花体,喧嚣一阵而已,都不会有生命力。
耿丽娜,河南省作协会员。曾用笔名:兰娜、墨素。网络昵称:耕雪读梅花。1989年下海,陆续创办《兰梦装饰总汇》《兰园酒店》,现为自由职业者。2004年后专事笔耕,有诗文数百篇发表,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地》《北京晚报》等报刊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价值中国网。2011年编著出版《与钢花共舞的岁月》,被国家图书馆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图书馆收藏。自我最欣赏的简历:作家、诗人、流浪者。
百 荷 书 房
baihezongying6789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