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禁食再添新功能:睡不好觉?可以试试安全的限时进食策略

十三年前,美国Salk研究所的生物学家Satchidananda Panda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不仅是吃什么,什么时间吃东西对于健康同样重要
Satchidananda Panda
此后,“间歇性禁食”策略应运而生。这种饮食干预手段已被证明可以实现长期减肥的效果,并延长了许多物种的寿命以及提高认知能力,包括在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的衰老过程中引起广泛的健康改善。因此,间歇性禁食策略在这十多年来一直都很流行。最近还有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有助于重塑个体肠道微生物组,甚至可以改善记忆。
间歇性禁食策略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限时进食,即把一天的热量摄入时间窗限制在12小时以内。
上个月,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Panda教授团队通过实验证实年龄和性别确实影响了限时饮食的结果,但这种饮食策略仍可以为所有性别和年龄组带来了多种健康益处。(间歇性禁食再添重磅研究!除了减肥以外,还有更多健康益处
北京时间9月23日,发表在内分泌学会杂志《Endocrine Reviews》(IF=19.9)上的一篇手稿中(即将正式发表),Panda教授团队又带来了间歇性禁食的最新观点除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体重、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外,间歇性禁食还有助于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介绍了昼夜节律、昼夜节律紊乱和限时进食的概念,并回顾了有关限时进食潜在机制的研究以及最近的人类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未来将限时饮食转化为预防和管理代谢疾病手段的观点。
众所周知,昼夜节律(生物钟)几乎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所有组织和细胞中。每24小时重复一次的行为和生理的时间组织构成了昼夜节律调节系统。其核心特征是由生物钟直接或间接调节众多细胞和内分泌因子的表达和功能。
因此,昼夜节律紊乱会直接影响到代谢的时间分子调节,间接促进了营养过剩和久坐行为,并进一步加速了代谢性疾病的发展。已知昼夜节律紊乱存在五种主要模式:遗传、年龄相关、疾病相关、环境和人为因素。
在这五种模式中,人为因素是最普遍和常见的。在普通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学习、工作、社交或照顾家人而熬夜造成的睡眠不足影响全球近40%的人。已知长期昼夜节律紊乱会会损害免疫系统,增加睡眠障碍和非感染性慢性疾病的风险,还包括葡萄糖不耐受、体重增加、脂肪堆积、肝脏疾病、各种癌症、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此前的限时进食研究表明,食物获取的时机是肝脏等几个器官,包括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及其他大脑区域中所有节律性转录本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进食时间是决定几乎所有外周器官和大脑昼夜节律转录组节律性的最有力线索,而SCN时钟与光-暗周期有关。这一发现为利用限时饮食来缓解昼夜节律紊乱和减轻相关疾病负担提供了新的契机。
Panda教授说:“试图减肥和过上更健康生活的人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什么时候吃东西,以及吃的是什么。间歇性禁食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采用的生活方式。它可以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以及减少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该研究还提到,关于限时饮食的临床试验始于2013年,截止到目前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增长,还有大量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评估限时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试验干预的持续时间从4天到1年不等,大多数研究在4到12周之间。绝大多数试验得出了积极的结果,最常见的是体重减轻,包括体脂、BMI和腰围的减少。还有试验观察到参与者葡萄糖调节的改善,以及血糖、血脂、血压和炎症水平的降低。重要的是,所有研究均显示限时进食是安全可行的饮食策略。但还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提高我们在未来几年对这种饮食干预策略的理解。
总之,限时进食可以作为评估进食时间对代谢影响的新途径。虽然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动物和人类试验已经在预防或逆转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方面产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Panda教授表示,还需要更严格的人体研究来评估限时进食在更广泛人群和疾病中的功效、机制和可持续性。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210/endrev/bnab027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1.10954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