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方晓:一本时光之书
一群蚕一样的人 编织丝一样的字
投稿邮箱:1057174530@qq.com
老烟图文工作室15979382188
期待关注 敬请分享!
珍视时光之书的每一页
——读宋亚萍《声声唤》
文◆揭方晓(南城县委宣传部)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文风。
有人指尖之下,罡风阵阵。或纵论国之宏伟大事,将世事之变幻写得惊天动地,令人拍案叫绝;或深究人之细微心理,将人事之无常写得波诡云谲,令人掩卷长思。
有人笔端所触,雅韵绵绵。或以深厚的文史知识软软地融化在文字之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或以闪光的人性糯糯地嵌入在叙事之中,读来令人心灵震颤。
将文章写得大气并不难,将文章写得隽永也不难,将文章写得深刻同样不难,难的是写出令人心花怒放的情趣,写出现代人忙碌而刻板的生活之外那种纯真、纯粹的情趣。而亚萍的文字,正是这样,无论是写人还是状事,总是充满了这样的情趣。这种情趣,有时有些小女人,娇娇的;有时有些小资,雅雅的;而有时又有些哲学家了,玄玄的。
譬如写母亲。
这方面我读过最感人的文章当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文中描述了作者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其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令人十分感动。文章的基调是感伤的,可又有些励志。“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绽放,就像无处不在的母爱,让失去了行走能力的作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可是,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感动,不仅仅需要励志,普通人的生活更需要天伦之趣。亚萍将这种母女间的天伦之趣写得跌跌宕宕、起起伏伏,母女之间有激烈的冲突,有深深的依恋,有没心没肺的相互打趣,有自然而然的相互关怀,就像邻居张家母女、李家母女一样,真实而快乐地生活读者的眼前,一看到就会禁不住内心微笑。
在亚萍这,写母亲,其实也是在写自己的成长史。从少年时种下的第一颗叛逆之果,写到初为人母时的柔肠百结,再写到已届中年的自己将年迈的母亲像小女人一样地哄着、逗着……这时,她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地说出了母亲这位小女人对于自己的意义:“她是鲜绿的春,火红的夏,金黄的秋,洁白的冬。要是没有了小女人,四季于我,生命于我,黯然失色。”为此,她感叹道:“如果可以庇护母亲,那是我多大的荣耀啊。”
读罢《母亲》《小女人》《为母亲配眼镜》《固执而又温情的老母亲》这组文章,普通人才有的天伦之趣让读者内心油然收获一种充盈之美。让人收获充盈之美的,不光是亚萍笔下的母亲,还有早逝的父亲,还有可爱的成哥,还有夜半修锁人,还有缝衣小傅,还有云游的女人,还有楼主金花婆婆,还有那些年轻的女孩子……可贵的是,亚萍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有其美好的一面。尽管有时,这种美好被淡淡的“风尘”遮盖了。
譬如写生活。
女性作家的文字,多有淡淡的油烟味。那是因为她们总是会用较多的笔墨去关注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其喜滋滋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快乐,从而使自己的快乐倍增。而且她们厌恶鸿篇巨制式的“大背景+小环境”相结合的大我描述方式,而只是执着于一餐饭、一道菜、一件生活小事这样的小我式满足。
小我式满足,可不正是生活的本真?
本真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
好多年前,我也曾写过一篇捕鼠的文章,写着写着,习惯性地笔锋一转,主人公就由自然界的老鼠“升华”为人间的硕鼠了,并发出了许多无谓的感慨。现在回头看来,实在是有些“四不像”,矫情得失去了文章应有的意义。尤其是读了亚萍的《捕鼠记》后,更是觉得文章就应该像她这样,贵在自然流畅,美在细致入微,再兼具起伏的情节、盎然的趣味。这是亚萍的长处,也是我的不足。
亚萍的文章里,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生活随笔。《现出原形》写的是淑女的另一面,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可以看到另一面,让蜷缩在沙发里读这文章的我笑得现出了原形;《对一坛酒糟鱼的膜拜》,用夸张的笔调、形象的比喻,将一道地方特色菜品介绍得妙趣横生,让人觉得古今菜品如果都这么写,写出才情,写出智慧,写出乐趣,那才是真正的色、香、味俱佳,会别有一番天地呢;《酿》,酿出的是酒,也是人生。文章写出了女性作家少有的哲理性思考。酿是什么?她说:“是水的火,也是火的水。是冷的暖,也是暖的冷。是一切的任性,也是一切的包容。是一切的纵容,又是一切的排斥。是一切的不抵抗,又是一切的坚守。是一切的苦难,又是一切的幸福。是一切的源泉,又是一切的终止。”她进一步阐述“酿”的意义:“还是你,还是我。是怀念,也是遗忘。”
读罢这样的文章,普通人才有的生活之趣让读者内心油然收获一种踏实之美。这种踏实之美,就是耳边的声声唤,熟悉的声音黯下去了,簇新的声音亮起来了;就是一本时光之书,当这本书还没有合上之前,我们应珍视所剩不多的每一页。
老烟图文工作室
承接:各类文书写作(如企业推广软文、个人传记等等)
企业、社团视频、图片、文字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