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烟:祝氏文化丛谈之(皇塘祝氏源流溯考)

老烟图文影像工作室

姓氏文化

皇塘祝氏源流

初探chutan

ZHUSHIWENHUA

皇塘,鹰潭夏埠乡所辖的一个村落,因其地处一宽阔水塘而得名。皇者,高大无上之意,亦隐有天子钦重之意。

文图|老烟

一  皇塘祝氏的概况与谱牒

皇塘,鹰潭夏埠乡所辖的一个村落,因其地处一宽阔水塘而得名。皇者,高大无上之意,亦隐有天子钦重之意。宋代,皇塘始祖为避兵祸,行经此地,见光景蔚然,风水奇佳,且有一水潋滟,其绰约犹胜故乡塘头,遂名为“皇塘”,寓意不忘桑梓,发扬光大,至此,筑庐为家,读书教子,繁衍烟火,成皇塘祝氏一脉。

经千百年的发展,皇塘祝氏已然族大人繁,仅本村子嗣,便达数千之众。而且,由于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家族训律教育状态,皇塘祝氏也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皇塘祝氏文化。他们崇文尚武,注重礼教,数百年来,始终秉承祖训,行事不亢不卑,强不恃强凌弱,低调谦虚;弱不卑躬自艾,奋发图强。良好的族风,促使皇塘祝氏一脉族众在经济、文化、政治都在夏埠乡走到了前头,成了夏埠乡当仁不让的一股中坚力量。

上世纪中叶,鹰潭撤县设市,之后,市区城建迎来了一轮空前的蓬勃发展。随着城区面积的大幅递增,原属皇塘祝氏的大量土地陆续被政府征用,原被皇塘祝家村包围鹰潭市城南,反而将祝家村消化,鹰潭城市建设,挥手间便轻易分解了祝家村用数百年来集聚成的整体。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城市发展对于皇塘祝家村来说永远是利大于弊的,何况,尽管土地被征用,房舍被拆迁,人员被分散,但祝家村人的亲情、团结以及祝家村的传统和精神永远不会被溶解。

皇塘祝家村是蓬勃奋发的。但是,受明清代文化运动和近代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皇塘祝氏遭到了一次极为尴尬的文化折难。明前的《皇塘祝氏族谱》不幸遭毁,以致后修时只能凭籍老人的回忆及碑刻,位牌等文物实物线索进行重撰。幸运的是,通过皇塘祝氏先贤们的不懈努力,清同治九年,《皇塘祝氏宗谱》新修终于告竣,为皇塘祝氏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根源资料。遗憾的是,由于重修时的参考文献稀缺,在那次重修宗谱的过程中,无奈地出现了一些世系偏差,导致今天再修谱牒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好在,今人已经正视起谱牒的最终功用,它的神圣不曾丝毫消减,但是,今天的谱牒,已不再是家秘独珍不得外泄,它的史料价值和谱载文化的推广却得到了凸显。因而,参照其他同支宗谱,我们对皇塘旧谱里出现的误差有了矫正和纠误的机会。

二    关于皇塘旧谱里存在的疑义

皇塘旧谱所存在的疑义主要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皇塘族谱对暖水始祖祝约公的记述存疑。据皇塘旧谱载,约公,字仲礼,南唐为饶州通判,解组后卜居暖水,生子一,名曰“环”。这段记述显然过于简单,而且,与其他暖水宗对约公的记载出入较大。关于约公,较为典型且相对精准的记述是:祝约,唐银青光禄大夫,原居池州,唐末五代时官黄州太守,贬饶州通判,解组后卜居德兴暖水,为德兴宗祖。这个说法显然是比较全面的。与皇塘记载相比差异较大的是,《暖水祝氏宗谱》、《塘头祝氏宗谱》对约公的子嗣记载均为祝约生子有三,分别为行谋、行达、行可。名字,人数,完全不同。

鹰潭皇塘旧址

二是关于皇塘旧谱中对塘头始祖贤七公的记载出现了问题。据皇塘旧谱记载,贤七公为塘头始迁祖。亦为皇塘祝氏之先祖,贤七公生子为茂丰、茂盛兄弟,而后茂丰五代孙象器徙居皇塘,乃成皇塘始迁祖。而在永丰塘头(今上饶沙溪塘头)《塘头祝氏族谱》的记载,贤七为沙溪始祖。早在塘头始迁祖茂杰之先已开沙溪宗。

其三,关于祝象器公的记载。皇塘宗谱吊线显示,象器为皇塘始祖,系茂丰公五代孙。根据世系年代推算,此时应约为元末明初时际。但同是这套旧谱的谱序中,有关皇塘源流,又有这么一段记叙:“时西辽猖獗,随地为家,吾(应为“若”,窃以为恐是笔误)族居抚之临川,冠盖相望;若族居信之芗水,胶庠济美,原自半州公相其阴阳,观其流水,始卜居皇塘,皇者,大也……”这段话的大义是,两宋时期,西辽猖獗,时事动荡,老百姓不得不到处漂泊,随地为家,半州公携家小途径皇塘时,见这里风水绝佳,且民风淳厚,礼仪教化氛围十分浓厚,半州公于是像苍天祈祷,并占卜问其吉凶,卦象告诉半州公,在这里定居是吉祥的选择,于是,便确定在此地定居。从时代和祝氏渊源情况来分析,这里的半州公,指的也应该是祝象器(或为祝确)。但是,由于谱序和世系时代差异太大,这段记载,反而成了皇塘祝氏重修宗谱的一道难题。

三关于皇塘祝氏源流的分析

那么,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皇塘祝氏,究竟应该认定谁是皇塘的始祖?

首先,我们来对祝约公之后的世系代数来作一个推算。据陆贽为祝约公所亲笔写的赞词(淳安《青溪祝氏宗谱》)为证进行推断,祝约应当为唐玄宗至唐德宗时期人物。陆贽(公元754年—805年)唐代政治家,唐德宗时任宰相,人称陆宣公。无疑,约公早于陆宣公一段时间,这就是说,有些谱牒上关于祝约为公元944年前后迁徙到暖水的记载是存在疑问的。这点暂不细究,我们姑且以约公所在年代为公元780年前后为起点,来对约公到贤七的发展时代进行一番推算:在皇塘旧谱中,贤七公为约公十代孙,按中国人口标准发展世代年数为29年一代推算,那么贤七公时代应为公元1089年前后,即南北宋过渡时期,宋、辽、金一直战火不断,中原处于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之时。根据这一理论,结合皇塘祝氏宗谱的序文,正与西辽(时)猖獗,随地而居基本吻合。

回到祝象器。祝象器,歙县人,其父祝仁质,祖承俊,侄祝确,同据淳安《青溪祝氏宗谱》记载呂午的《奉赞太外伯祖大学博士讳象器公画像》为证,呂午,公元1179年生人,系祝象器的曾孙婿,根据这个年代推断,祝象器也应大约为公元1080年前后人物,与皇塘旧谱里的贤七倒同处一个时代,这巧合就大了!而且,我们还发现,贤七与象器是个极容易混淆的谐音关系。那不妨大胆设想一下,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皇塘祝氏旧谱里的贤七就是祝象器,而后头的象器则可能另一位同名者呢?

再来看看皇塘旧谱里的象器。皇塘旧谱世系表对贤七与象器的关系显示是,贤七→茂丰→时明→台诗→上谦→象器,即象器为贤七的五代玄孙。这一世系,应该在一百五十年左右。已经进入南宋理宗时代,很明显,这个时代与象器所处时代的兵燹战祸经历并不吻合。对照《塘头祝氏族谱》,塘头祝氏始迁祖茂杰公为约公十七世孙(约为元惠宗时代,即公元1300—1370年),在塘头族谱里有关茂杰的记载是,茂杰为崇乐公五世孙,而崇乐与贤七为同代。如此,按古代字辈排行比较,皇塘祝氏的茂丰、茂盛当是与塘头的茂杰为同代人。即是说,茂丰、茂盛与贤七也该是五代关系。然而,到了皇塘旧谱上,茂丰茂盛兄弟却是贤七的儿子,这里又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好,重新翻开《塘头祝氏宗谱》,我们可以清晰地查阅到,约公与贤七的关系为:约公→行达→延称→令忠→子元→仁禧→宪→宾→大奎→恭→万二→谆三→贤七→勉十五→振宗→宁耳→将。谱中特别备注:贤七迁沙溪(此处可能是误载,应为迁皇塘),贤七为约公十三世孙,生子勉、孙振宗、曾孙宁耳,宁耳再生祝将,至此断续。对照《塘头祝氏族谱》,这里的将,与皇塘的茂丰、茂盛应是同一代人。但有关勉、振宗、宁耳三代,在皇塘旧谱里是没有记叙的。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到,根据世系代数规律,显然,对照《塘头祝氏宗谱》可以发现,《皇塘祝氏宗谱》里是缺少三代记录的,这是关键所在。而这三代,极有可能就是勉十五、振宗、宁耳。至于这三代是在贤七之前,还是贤七之后,尚有待考证。笔者揣测,两种可能都存在。当然,这也只是揣测。但基本可以认定的是,皇塘旧谱中补缺了这三代后,茂丰公即顺延到公元1300年前后,与塘头始迁祖茂杰公正好同处一个时代。那么,该谱上有关后一象器的时代年限就基本与现代吻合了,发展至今,即这个祝象器今天的后人应在24代前后。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这个祝象器又该是谁呢?无疑,从年代条件看,他与历史上那位曾被誉为“祝半州”的五经博士肯定不是同一人!有关这点,笔者的猜测是,这位祝象器只不过是与五经博士同名的一位后人。而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正在于当年祝象器奈于时代所迫不得不化名祝贤七,而后,后孙在取名时才可以毫无忌讳地根据字辈取出象器这个名字,导致再后来的人修撰宗谱时出现一系列的困扰。而谱中指认这位祝象器是皇塘始迁祖,也应该是贤七与象器的关系误会所致。

这个结果是很容易意料到的。我们知道,祝象器,为祝氏历史上最有名望的重要人物之一,宋史载,“祝象器,歙县人,五经博士,乐善好施,名闻州郡,家财万贯,时称“祝半州”。两宋时期,以祝象器、祝确(朱熹的外祖父,祝象器之侄,详见朱熹文《志外家祝氏遗事》)为首的祝氏家族产业十分庞大,家产遍及歙县、婺源、广信、衢州、青溪各地。然而,时代不容祝象器家族长久辉煌腾达,很快,他们就遇到了一场灾难。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至此战火绵延,愈演愈烈。作为与方腊同处一地,难免会与方腊发生交织的巨商,唯恐受到方腊牵连,祝象器家族只得易名而奔走它乡。这一背景下,象器与贤七发生混淆就是相当正常的了。设若是实,那就可以作出这么一个结论,皇塘旧谱里的祝贤七即为祝象器,即谱序中那位“西辽猖獗,随地而居……乃观其阴阳卜居于此地”的祝象器,也就是说,皇塘祝氏确实是在祝象器时代迁徙到皇塘的,今天的皇塘祝氏是一个已经是经历了千年发展而成的族群。而谱牒世系中出现的祝象器,只是一位姓名与先祖混淆了的子孙后裔。这个结论,是比较符合皇塘祝氏一脉的发展进程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演绎,即:贤七(象器)字用之,祝仁质之子,祝承俊之孙,祖籍暖水,后分徙江陵,又转迁歙县(见《青溪祝氏宗谱》),成为徽州名商巨贾之家。到祝象器这一代,产业发展至巅峰状态,名下财产家业遍及徽(歙县、徽州、婺源)、赣(广信、永丰、德兴、玉山)、闽(崇安、南平)、浙(青溪、衢州、龙游、江山),到了方腊之乱时期,象器、祝确等不得不埋名避祸,徙居各地,其中曾多次辗转,分别在临川、芗水、广丰、沙溪等地暂居(即随地而居),后经皇塘,见民风淳厚,风水俱佳,于是最终在此定居。相信,就目前资料,这个说法是相对靠谱的,而且,这也是祝象器在到处都留有子嗣后裔和被认定为其地始迁祖的原因。至若各地对祝象器前人名字记载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也应该是祝象器为了避免遭受方腊之祸而不得已的刻意更改。

和中国大多数姓氏的谱牒沿承的情况一样,祝氏谱牒,也十有八九都经历过几重毁灭性的灾难,因而,在今人续修宗谱时都不同程度的发现,家藏的宗谱基本上都出现过断代现象。正如前文所述——主要靠后世人通过长辈老人的回忆与大量实物文物、碑刻等资料进行重修,这种状态下,出现断代是极为正常的。就目前笔者所掌握和阅读过的《塘头祝氏族谱》、《皇塘祝氏族谱》(清代版)等大量谱牒,均发现有多处与正史有悖的地方。史学界有说,“明代之前无老谱!”这个论断并不武断。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0)

相关推荐

  • 绩溪高氏宗谱与村落风景诗

    绩溪高氏宗谱与村落风景诗 高生元 <绩溪高氏宗谱>,又称<梁安高氏宗谱>(以下称<高谱>).梁安,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北部地区置良安县,县名取美称.吉利 ...

  • 【郁氏文化】yesuo聊历史||郁氏渊源远始祖考

    郁氏文化 导读 郁氏远始祖羲仲.郁贡.有子的祖居地分别在哪?三位远始祖生活的年代分别在什么时候?郁氏失国.郁子失邑又分别遭遇了中国上古史上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本文尝试根据相关史籍记载通过合理推断给出答 ...

  • 【郁氏文化】yesuo聊历史||中华李氏名人杂考

    郁氏文化 前天在朋友圈宣传我的<郁氏渊源远始祖考>,一位网名"AD理鑫城"的朋友说李氏的远始祖是理利贞传的李耳.李耳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这个我知道,但理利贞是谁?难道李 ...

  • 【文氏文化】大衡山地区文氏十二大房字辈的统一缘起说明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 ...

  • 【文氏文化】湖南醴陵石羊文氏宗亲会2019届“雨润计划”奖学活动 后记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文氏文化】《固塘赋》——文氏历史文献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饶氏文化古迹】平阳郡饶氏世系

    提要:[饶氏文化古迹]平阳郡饶氏世系,平阳郡饶氏列祖:饶本尧后,尧都平阳.后世避秦,益食为饶,南迁鄱阳.第一世:饶裕 平阳郡饶氏列祖: 饶本尧后,尧都平阳.后世避秦,益食为饶,南迁鄱阳. 第一世:饶 ...

  • 《太原堂温氏文化之十——太原堂温氏的迁徙与发展》

    汉代,以温何公为开基祖的温氏太原堂形成.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生存的需要,其后裔不断地向外迁移,最终遍布大江南北,远走海内外. 一.迁徙的主要原因与历史背景 1.外出为官,在为官地定居繁衍. 古代历史上太原 ...

  • 老烟|篁碧祝氏冬至祭祖纪实|

    老烟图文影像工作室 图文 篁碧祝氏丙申冬至祭祀纪实 文|图 老烟 祖先,人类根源所在,是人之本: 宗祠,人类灵魂栖息之所,是人的归宿! 在中国素有冬至大于年之说,这一说该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冬至为二十 ...

  • 老烟|石塘祝氏,从此拾回了被遗忘的血缘

    老烟图文影像工作室 茧庐文化 石塘祝氏,从此拾回了被遗忘的血缘 2017-1-17 第1期 文图|老烟 前言: 姓氏,在今天似乎已经沦落为一种简单的为便于识别身份的符号.但即使是沦落,仍然不该有人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