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人镜头里的潮剧记忆
谁都不会否认,马乔对广东潮剧院,尤其是一团建设的功劳。
广东潮剧院一团原为广东省潮剧团,建于1956年。1958年,广东潮剧院成立,该团隶属于潮剧院,成为第一演出团。它出成绩、出荣誉,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赢得很高的评价;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都是出使海外的文化使者,是文艺战线上的重要力量。
但在一团的成绩单中,马乔的名字并不常见。演职员表中见不到他,主创人员的行列中见不到他,如果寻求他在潮剧界中的产品,只有那些照片。那些照片直观地显现出他和潮剧的渊源。
▲1961年,潮剧《荔镜记》(即《陈三五娘》)在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成彩色影片。图为电影剧照,姚璇秋饰五娘(右),萧南英饰益春(左)。马乔摄
马乔自称是剧团的大管家。那时新诞生的一团有新文艺工作者、有老艺人,还有新吸收入团的年轻演员,大家齐心协力,创造了潮剧的辉煌。当家人的功劳不可抹杀,其中就有马乔。大管家马乔的事务很琐碎,也很不起眼,都是幕后工作。
当年的广东潮剧院一团背负“对外交流、对内示范”的职责,承担了许多重要的外事活动。上世纪70年代末去香港演出,那时物资匮乏,演职人员的物品都由马乔采办。大到演出设备,小到演员的丝袜,他都办得妥妥帖帖。
▲1961年,潮剧团下乡演出潮剧折子戏《挡马》。马乔摄
为公家做事,马乔从不搞特权,住招待所、坐大货车,出门下乡演出也跟别人一样,一人一个铺席,需要抬箱柜、道具时,也照样顶上。平日里,他会带斤茶叶、带瓶酒跟老编剧坐坐;演员生病了,就带去看病,病后还会买点滋补品……马乔对潮剧团这个“大家”管得很细,自己的小家却很少顾及。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经常没有大人照看,5个孩子就交给保姆照顾。
▲1962年,吴林荣师傅为演员讲戏。马乔摄
1959年马乔进入潮剧界的时候,上级给他配备一部德国禄莱福莱相机,用来记录剧团演出外访等活动。1960年,马乔随潮剧团赴香港访问演出,结识了香港摄影家陈复礼,两人开始了长达50年的友谊,马乔在摄影方面受陈复礼的支持和影响颇多。
▲潮剧《东吴郡主》剧照(2009年)。马卡摄
生于1955年的马卡是马乔的小儿子。因为父亲经常摄影,马卡很小就开始摸相机,1975年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那个时候,马卡借过钱去买胶卷,找各种关系去汕头公元感光化学厂找那些边角料的相纸;还跟年轻伙伴一同猫在潮汕人称为“福州眠床”的下面,用厚厚的被单包住眠床四周洗相片。
▲潮剧《金山战鼓》剧照(2016年)。马卡摄
1979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马卡到广东潮剧院研究室抢救传统表演艺术,这是马卡接触潮剧的开始。在礐石的汕头戏校,他将许多老艺人最拿手的表演程式全部拍摄下来,从拍照到冲洗相片,都是自己操作。
因为拍摄演出剧照的需要,马卡常常随团外出,亲眼见证了潮剧的繁荣和联结乡情的重要。1981年,广东潮剧团从泰国演出归来,随即北上赴上海演出。大家坐绿皮火车到了上海,刚下火车,这些拉着旅行箱、穿着喇叭裤和花衣裳的潮剧人就成了一道抢眼的风景。
▲新编古装潮剧《绣虎》剧照(2020年)。马卡摄
在上海的演出很轰动。“长长三圈排队买票的队伍,场面非常震撼,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马卡说,当时的上海有30万潮汕人,他们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去的,许多老潮汕人由子孙陪同前来观看潮剧。他们的后代,许多都不再会说潮汕话。演出结束后,观众潮水般涌向台前与演员握手。剧场还将空置的三楼开放,以提供更多的票位。那一次,潮剧团在上海演出了半个月。
▲2018年12月,广东潮剧院庆祝建院60周年晚会中的老生表演。马卡摄
后来,马卡调到汕头特区宣传部门。虽然换了新的工作岗位,但他的镜头依旧时时对准潮剧,广东潮剧院一团的剧照还是习惯请他去拍。他总结经验说,是听着音乐拍人物,“听到锣鼓响起来,或者戏的曲调即将进入激越的节奏,我就知道舞台上的人物将会有一系列出彩的动作、走位等,这时候按下快门,肯定精彩。”带着感情和思考拍出来的作品,自有温度和深度。
▲2007年3月,汕头戏曲学校近百人的演出队伍,带着《桃花过渡》《梅英表花》等优秀潮剧节目,来到汕头市陈厝合小学演出。马卡摄
马卡以前拍剧照,一般是摆拍。现如今,技术的提升使拍动感照片成为可能。马卡愿意尝试拍有身段变化的潮剧舞台,将那些寻常的眼光捕捉不到的人生、表情、角落定格在自己的镜头中。
▲2006年,广东潮剧院一团赴泰国演出。马卡摄
马乔1984年离开工作岗位,马卡此前数年已开始接棒,父子两代摄影人对潮剧、特别是广东潮剧院的影像记录有了连续性。如今,马乔当年留存下来的影像唤醒了潮剧的辉煌记忆,再现艺人在新中国的生活历程,折射出彼时社会生活的碎片。那些作品因其久远、稀少而令人倍觉珍贵,且印象深刻。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 制作/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