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国风:用音乐,让年轻人听懂中国传统文化

继《偶像练习生》掀起男团风暴后,近来持续刷屏朋友圈的《创造101》毫无疑问正在成为下一个现象级节目。而从457家公司及院校的13778名练习生中脱颖而出101名练习生中,来自SING女团的三位成员赖美云、蒋申、许诗茵以独有的电子国风风格成为《创造101》舞台上最特别的一抹中国红。

《创造101》发起人黄子韬在采访中表示,“我想要做的团体是真正的C-POP团体,里面音乐的因素有中国风,她们跳的舞蹈里面有中国风,她们的MV拍摄都是中国风,一条龙属于真正中国人的东西。我相信如果这种东西当他出现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沸腾的。”这也说明,作为女团选秀节目中唯一一个主打中国风的团体,SING女团成功树立了自己的艺人标签。

站在偶像产业爆发的风口,不同于其他日系韩系欧美风的入局者,SING女团不仅凭借电子国风的音乐路线突围而出,更解锁了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当代年轻人的新姿势。

01

亚洲首个电子国风女团的崛起

据统计,仅在被称作“女团元年”的2016年,就有200多个偶像女团相继投入市场。这些女团背后,一部分是由资本或者互联网巨头公司加持,另一部分则是跟着感觉走的女团创业者。但现实是残酷的,对于尚未成熟的市场而言,留下来的只有部分实力不错的女团,大多数只能黯然离场。

SING女团由酷狗音乐旗下的齐鼓文化全力打造,于2015年8月10日正式出道。当然,诞生于“女团元年”之前的SING女团一开始走的也是日系甜美少女系风格,经过两年的持续探索,2017年首度开启“电子国风”路线,公布“电子国风三部曲”音乐计划,并已先后推出《寄明月》、《如梦令》等大热单曲,成功从一众日韩女团中脱颖而出。

通过在作品中融入大量的电音和中国风元素,在歌词、旋律、编舞、造型、创意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审美,被媒体冠以“亚洲首个电子国风女团”的耀眼标签。

在《来到分叉路口的偶像女团市场,该如何拿到下半场竞争的入场券?》一文中音乐先声曾提到,目前国内女团乃至整个偶像造星工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都是缺乏传播度高兼具口碑的作品,而作品作为团体标签化、个性化凸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缺失了将会大大削弱团队的竞争力和辨识度。

SING女团之所以能熬过女团“寒冬”、冲出重围,一方面得益于酷狗音乐和酷狗直播的互联网平台基因,以轻运营的方式实现圈粉和变现,线上线下结合,深化粉丝与偶像间的情感连接;另一方面,更是抓准了“电子国风”这个差异化风格,并以扎实优质的音乐作品真正确立了自己在国内女团市场的地位。

可以说,国内女团爆发的“天时”,诞生于互联网平台的“地利”,以及主打电子国风的“人和”,共同造就了SING女团的成功崛起,且缺一不可。

02

为什么说电子国风将成为下一个音乐潮流?

说起“电子国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但说起“中国风”,大多数都应该略知一二。

2003年,周杰伦发行专辑《叶惠美》,其中一曲《东风破》不但成功打破了他“咬字不清”的诟病,更向人们展示了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后的音乐美感。接下来,周杰伦在之后发行的每张专辑中都会至少加入一首“中国风”的作品,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风”音乐风格。

随后,2004年底,王力宏推出了他采风归来后的专辑《心中的日月》,一经发行便大获成功;2005年1月,陶喆的《太平盛世》发行当天就冲破80万张,并斩获第十七届金曲奖获最佳国语流行音乐演唱专辑;2006年2月,林俊杰推出第四张专辑《曹操》等,融合西方摇滚和中国传统文化;内陆也涌现了胡彦斌、许嵩、女子十二乐坊等一大批中国风歌手和团体。

在欧美和日韩流行音乐的强势冲击下,中国风不仅给华语流行乐坛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向,也使得两岸三地的音乐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风发展至今,由于主流层面的创作渐弱,更多走入了古风音乐。虽然也诞生了《倾尽天下》《锦鲤抄》《牵丝戏》等古风佳作,但仍处于圈地自萌的状态,还没有真正突破圈层走向大众。

而SING女团的“电子国风”刚好打破了这个困局。一方面,国际知名DJ频繁来华演出,EDC、Ultra等顶尖电音节的引入,本土电音节的扩展,为电子音乐在国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的全新曲风,使得电音有了民族化的表达,更易于受众接受。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内音乐产业的复苏,当K-POP、J-POP纷纷走出去的时候,更加需要具备本土特色的音乐风格来引领C-POP市场,而“电子音乐+中国文化”为代表的电子国风很可能是下一个音乐潮流。

03

让年轻人听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姿势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都与其背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传承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变成让年轻人喜欢、让外国人听懂,就是当下文艺工作者需求去解答的难题。

从去年开始,以《中国诗歌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综艺纷纷迎来口碑和收视率丰收,既让大家找回了诗意中国,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而对于音乐产业从业者来说,怎么做才是让年轻人听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姿势?SING女团或许可以走对了路子。

以SING女团的单曲《寄明月》为例,凭借眼前一亮的电子国风旋律,舞蹈版MV一经发布就吸引了B站上众多知名up主的翻跳和翻唱热潮,更在Bilibili官方盘点“那些年风靡b站的神曲神舞”中排名第二,超过《极乐净土》与《PPAP》,话题人气两不误,受到了国内年轻群体的追捧。

同时,这首单曲MV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也突破252万,以鲜明的电子国风特色在海外市场成功圈粉。在歌曲评论下方,很多来自中、英、日、韩,甚至包括越南、泰国、西班牙等各国网友各种语言的留言霸占了歌曲MV评论区。

各国网友们纷纷表示,“因为这首歌想要开始探索中国文化”、“从不追女团,因为SING对中国女团大有好感”。更有有网友说,“在这首歌里看到了中国特色风格的造型和中国传统元素,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感。”

MV中,听觉上在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下融入新潮的电子节拍,视觉上辅以汉服与红灯笼、相思树、油纸伞、花瓣、明月等不同元素,配以欢快活力的扇子舞,创造出了古老与现代结合的视听盛宴。而SING女团借“电子国风”成功探索出了属于中国人的C-POP,做到了民族文化的世界表达。

这也告诉我们,只有用年轻人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才能抓住年轻人;用世界语言讲述本土故事,才能抓住全世界。

排版 | vision

想与更多业内人士共同交流,后台回复“加群”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