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故事 | 《中古姓氏佚書輯校》的由来
李德輝 輯校
198.00圓
本文為《中古姓氏佚書輯校》後記,題目為編輯所加
這本書是我主持的2017年度全國高校古委會資助項目的結項成果,是我獨著或與他人合著的第八種古籍整理著作(前七種分别是《李賀集》〔校注彙評本〕《晉唐兩宋行記輯校》《全唐文作者小傳正補》《全唐五代筆記》《唐宋館驛與文學資料彙編》《元和姓纂新校證》《漢唐兩宋行記叙録》)。其來源始于我和陶敏教授自2001年到2012年這十二年來的學術合作,與導師陳尚君教授多年來對我的學術指導也有着非常密切的關聯。如果説,陶老師的研究是這本書的近源,那陳老師的研究就是它的遠源。推源溯流,飲水思源,世上萬事皆有根源,並没有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我不能不追述到我的二位恩師,對他們的引導和教育表示由衷的感激。
早在我1998年9月進入復旦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學位的時候,我就多次聽到本師陳尚君先生在不同場合下談到了唐人林寶的《元和姓纂》一書,從不同角度指出了此書的重要性,並由此而談到了岑仲勉先生的名著《元和姓纂四校記》,説此書是岑先生的學術代表作,二十世紀文史考據學最傑出的成果。又認爲林寶和岑仲勉的這兩本書,都有着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却爲世人所忽視,常常以爲冷僻無用之書,其實是個很大的誤解。由於對其學術價值缺乏應有的認識,又妨礙了人們對此二書的充分利用,讓這兩部名著長期處於無人理睬的尷尬境地。後來,我又於2001年7月進入湘潭師範學院(2003年秋,與鄰近的湘潭工學院合併組建爲湖南科技大學)中文系工作,跟隨陶敏先生研究唐代文學,主要從事唐代文獻史料考訂和唐代文學的跨學科研究這兩項工作。在長期的文獻閲讀和檢索過程中,我看到陶敏先生很多的論文和著作,都高頻率地引用到或提及《元和姓纂》一書,附帶還提到很多的姓氏書。陶先生爲了考證這些姓氏書中所記的人物、史事,用到了大量的石刻史料(主要是唐人墓誌),此外,《全唐文》《全唐詩》中的衆多資料亦徵引繁多。查考這些姓氏文字的來源和文獻流傳,發現都是些唐宋古人編撰的佚書或亡書。像他這樣的對於中古姓氏書的頻繁徵引和嫻熟運用,不能不引起我的關注和思索,至于他所擅長的將地下之石刻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的研究方法,尤其賦予我以文獻資料運用上的直接的啓示。我注意到,他和陳尚君先生合著的《唐才子傳校箋》第五册,他和我合著的《元和姓纂新校證》,以及他独著的《全唐詩人名考證》《全唐詩人名彙考》《全唐詩作者小傳補正》,提到的姓氏書,引用的石刻文獻,尤其繁多,考證亦頗精密,爲我的研究樹立了榜樣。2001年以來,我跟隨陶敏先生陸續完成了《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全唐五代筆記》《全唐文作者小傳正補》《元和姓纂新校證》等四個課題。由於研究的需要,我無數次地翻閲過《元和姓纂》一書,不僅從中瞭解到《姓纂》本身的巨大學術價值,更由此而逐漸認識到古姓氏書輯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使用的是中華書局1994年版的《元和姓纂》,其實主要是岑仲勉先生的《元和姓纂四校記》,孫望、郁賢皓、陶敏先生1980年代應中華書局之約完成了此書的整理,以校理岑先生的《四校記》爲主,對於《姓纂》本身的諸多問題,限于整理目的和全書體例,而未能一一涉及。2009年到2012年這三年,我全力編撰《全唐文作者小傳正補》,考證三千多位唐文作者的家世、生平,期間需要大量使用《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辯證》等記載先秦兩漢、魏晉隋唐人物事迹的學術著作,對姓氏書的内容和編撰體例的瞭解,因此又增添了一層,對其意義和價值也有了許多真切具體的認識,于是逐漸萌發了要整理姓氏佚書的願望。
2012年農歷十二月,陶敏老師的癌症到了最後關頭,全身劇痛,都痛到了無法挪動脚步的程度。12月31日凌晨5點40分,他從科大東苑他的家中給我打來電話,叫我過去聽他交代後事。主要是講一些他手中的未完事宜: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我負責續完他的未完稿《元和姓纂新校新證》,並代其撰寫《前言》一篇,説明我和他此次再作新校新證之原委。他還讓我撰寫研究論文一篇,並且建議我將文章發表到《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簡報》上去,向學界説明我們對此書的系統看法,和做新校證的必要性、可能性,後來因這本書在遼海出版社順利出版,我就没有再去撰寫這個擬定要寫的姓氏學論文了。2012年12月31日那天上午8點多,我和陶敏老師併排坐在他家中的沙發上,親眼看到陶老師的手提電腦中,已經有了這個新校證的書稿的大部,正文已經做到了第十卷。他爲了説明他的研究工作進展的具體情况,還把相關文件都一一打開給我看了,並教我怎麽操作,發現他竟然連版都排好了,只剩下少部分未能做完。另外,書稿的撰寫由于他開始得比較晚(2011年纔開始),加之那時候他又身患癌症,有病在身,未能來得及做全面細緻的加工,校證工作做得較爲簡單粗糙,留下不少遺漏,因此他特地交代我,要我將稿子從頭到尾再仔細地修訂兩遍。陶老師生前還準備向中華書局的編輯俞國林先生寫信,介紹他對自己這部未完稿的安排,説明他委托我來續完此稿。他對我説,此稿已經説好了,確定在中華書局出版,是他2007年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做客座教授時,在一次飯桌上和中華的徐俊先生和俞國林先生説定的。我續完以後,書的作者署名,我排第二,陶老師列第一。以上所述,是陶先生臨終之前對我所作的學術交代中提到的四件事情之一,列於首位。
2014年下半年,我完成了手中的科研項目,開始著手續完陶先生的遺稿《元和姓纂新校證》,爲此而需要大量地翻閲查找以《元和姓纂》爲中心的中古姓氏書。由於長期的接觸,我把《元和姓纂》這本書都讀熟了,翻爛了,對姓氏書的感情因此也更深了。2016年以來,又經進一步的文獻查閲和調查研究,將姓氏佚書作爲科研項目的决心更加堅定了。2016年以來,以姓氏書的輯佚和校勘爲中心,我陸續從中古目録學著作、類書及其他子史集部著作中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姓氏佚書和數十篇單篇文章。在不斷的文獻接觸和閲讀理解中,我逐漸感到,古代姓氏書,是一個有獨特價值的文獻類别。雖然現存文獻保存相對完整的著作只有《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辯證》《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姓氏急就篇》等寥寥四部書,但典籍中保存的佚文及稱引之文,仍有不少。儘管資料很有用,但是内容冷僻,年代久遠,其中冷僻的姓氏、稀見的人物,相當繁多,不便理解,文獻分布又過於零散,很不便於閲讀和利用。要對這些文獻史料善加利用,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從文獻輯佚的角度,對這些文獻進行系統的搜集整理,并借鑑文獻校勘和考證的功夫,對這些史料做系统的校勘、標點、考證、辨僞。
基於以上的認識和考慮,我於2016年8月開始了這個項目研究,著手從事古姓氏書的輯佚工作。由於姓氏書的編撰和流行,主要的時代都在中古,故取名“中古姓氏佚書輯校”。2017年5月,我將這個項目向全國高校古委會提出申請,希望批準爲高校古委會項目。由于選題較好,編撰科學,9月份即得到批准,立項資助爲當年的古委會項目。同年11月,我將書稿的正文和目録提供給鳳凰出版社,希望該社能够出版此書。12月,也得到批准,確定爲該社2018年出版的圖書之一。因爲從立項資助到出版都很順利,我也因此而信心倍增,加快了整理進度。從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我利用教學工作的餘暇,全力從事此書的整理和編輯。到2018年2月,全部的輯佚工作已經完成。3月份,又完成了《目録》《前言》《引用書目》和《後記》等四個輔助性文件的編撰工作。隨後,又於3月中旬,將全套稿件一次性地發送給了鳳凰出版社的編輯李相東先生,交由該社編輯出版。到此爲止,就只剩下校對書稿清樣這項收尾的工作了,全部的項目研究工作結束了,算是大功告成了。
以上所述,即是此書的由來及編撰的經過。至於著作本身的學術價值,那就只能交給讀者去評判了,是者自是,非者自非,何必多言。
最後還得附帶性地提及一筆:《元和姓纂》是古代最重要的姓氏書,本來按照學理,作爲一部中古姓氏書的輯佚著作,本書是應該以林寶《元和姓纂》爲輯佚的重點的。但是由於《元和姓纂》一書,經過了從清代的四庫館臣到今人陶敏的反復整理和加工,加上本師陳尚君先生手中還有一部《元和姓纂》的校勘輯佚稿件。陳老師多年研究唐五代人的生平事迹,在此領域辛勤耕耘,積累深厚,早有全面輯録、恢復《姓纂》原貌的宏願,只是限於人事,未能較快地完成而已。但他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完成此書,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他曾跟我數次談到,他自己多年以來,一直在積極從事《姓纂》一書的輯校和復原,已經輯出的《姓纂》佚文,早在2014年就已多達五百多條,其調查研究之深入,輯録佚文所獲之多,由此可見一斑。成就如此至高,我顯然是無法超越他的。基於這種情况,爲了避免重複無益的勞動,本書特地回避了《姓纂》的輯佚。是爲説明,還得請讀者諒解。
李德輝
2018年3月20日初稿
2019年3月6日校畢 作者介紹
李德輝,1965年生,湖南汨羅人。200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目録
前言
凡例
帝繫
世本
太史公自序(西漢)司馬遷
漢書·叙傳(東漢)班固
潛夫論·志氏姓(東漢)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東漢)王符
風俗通·姓氏篇(東漢)應劭
世族譜(西晉)杜預
複姓録(東晉)傅餘頠
庾氏譜(東晉)庾某
魏世譜(東晉)孫盛
蜀世譜(東晉)孫盛
譜叙(西晉)華嶠
帝王世紀(東晉)皇甫謐
荀氏家傳(劉宋)荀伯子
帝系譜(南朝)張愔
陸氏譜(南朝)闕名
姓苑(劉宋)何承天
陶氏家傳(南朝)陶某
百家集譜(南齊)王儉
王氏譜(南朝)王某
姓譜(南朝)佚名
百家譜(梁)王僧孺
宋書·自序(梁)沈約
魏書·自序(北齊)魏收
劉氏譜(梁)王僧孺
姓氏英賢譜(梁)賈執
孔氏家傳(南北朝)闕名
大唐氏族志(唐)高士廉
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唐)高士廉
禮記注疏·姓族(唐)孔穎達
春秋左傳注疏·隱公八年(唐)孔穎達
周禮注疏·大宗伯(唐)賈公彦
姓氏譜(唐)許敬宗
唐官姓氏記(唐)李利涉
編古命氏(唐)李利涉
姓源韻譜(唐)曹大宗
劉氏譜考(唐)劉知幾
貞觀政要(唐)吴兢
大唐姓族系録(唐)柳冲
百氏譜(唐)裴揚休
皇室新譜(唐)李林甫
天下郡望姓氏族譜(唐)李林甫
百家類例(唐)孔至
姓氏雜録(唐)孔至
皇家永泰譜(唐)柳芳
《河南于氏家譜》後序(唐)于邵
大唐皇室新譜(唐)李衢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唐)闕名
敦煌石室所出姓氏書殘本四種(唐)闕名
諱行録(唐)佚名
唐會要·氏族(五代)王溥
謝氏系譜(北宋)闕名
文氏家譜(北宋)文彦博
《續家譜》序(北宋)范仲淹
《歐陽氏譜圖》序(北宋)歐陽修
蘇氏族譜(北宋)蘇洵
邵氏聞見録(北宋)邵伯温
馬氏南唐書·世裔譜(北宋)馬令
夢溪筆談·雜志(北宋)沈括
姓解(北宋)邵思
《楊氏世譜》序(北宋)楊傑
許氏世譜(北宋)王安石
麈史·姓氏(北宋)王得臣
朱氏世譜(北宋)朱長文
千姓編(北宋)吴可幾
《通志·氏族略》序(南宋)鄭樵
《古今姓氏書辯證》序(南宋)高棐鄧椿年
左氏博議·譜牒論(南宋)吕祖謙
《婺源茶院朱氏世譜》後序(南宋)朱熹
《湖州葉氏族譜》序(南宋)葉適
《家譜》後序(南宋)李石
代家德麟作《重修家譜》序(南宋)李石
《後杜應氏宗譜》序(南宋)陳亮
學林·同姓(南宋)王觀國
容齋隨筆·姓氏不可考(南宋)洪邁
容齋隨筆·唐書世系表(南宋)洪邁
梁谿漫志(南宋)費衮
路史(南宋)羅泌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氏族門(南宋)謝維新
闕里譜系(南宋)黄震
《姜山族譜》序(南宋)黄震
《王氏族譜》序(南宋)陳著
書《蔣氏族譜》後(南宋)陳著
書《河南上程氏宜振録》後(南宋)程文
古今源流至論·歷代世譜(南宋)林駉
古今源流至論·氏姓(南宋)林駉
游宦紀聞(南宋)張世南
群書考索·氏族篇(南宋)章如愚
《王氏族譜》序(南宋)劉辰翁
《泰和胡氏族譜》序(南宋)劉辰翁
《吴氏族譜》序(南宋)劉辰翁
《趙氏族譜》序(南宋)牟巘
題《西秦張氏世譜》後(南宋)牟巘
隨隱漫録(南宋)陳世崇
《王氏家譜》記(南宋)林景熙
《隱居通議·劉氏族譜》序(元)劉壎
《清江皮氏世譜》序(元)吴澄
《井岡陳氏族譜》序(元)吴澄
《廬陵王氏世譜》序(元)吴澄
《詹氏族譜》序(元)吴澄
《豐城縣孫氏世譜》序(元)吴澄
《鄧氏族譜》後序(元)吴澄
《羅山曾氏族譜》序(元)吴澄
《廬陵婁氏家譜》序(元)吴澄
《睢陽王氏家譜》引(元)吴澄
《青雲吴氏族譜》序(元)吴澄
《横岡熊氏族譜》後序(元)吴澄
《豐城徐氏族譜》序(元)吴澄
《珠溪余氏族譜》序(元)吴澄
《東川陳氏族譜》序(元)吴澄
《桐木韓氏族譜》序(元)吴澄
《宜黄譚氏族譜》序(元)吴澄
《竇氏世譜》序(元)吴澄
《龔氏族譜》序(元)吴澄
《宜黄吴氏族譜》序(元)吴澄
《龍雲李氏族譜》序(元)吴澄
《宜黄曹氏族譜》序(元)吴澄
《巴塘黄氏族譜》序(元)吴澄
《吕城劉氏族譜》序(元)吴澄
《金谿吴氏族譜》序(元)吴澄
《雲蓋鄉董氏族譜》序(元)吴澄
《中山趙氏家譜》序(元)吴澄
題吴德昭《世家譜》(元)吴澄
跋長清趙氏《述先録》(元)吴澄
題《盧龍趙氏世家譜》後(元)吴澄
趙郡李氏世譜(元)趙孟頫
《闕里譜系》序(元)趙孟頫
《張氏宗譜》序(元)袁桷
《廬陵羅氏世譜》序(元)袁桷
《臨川危氏族譜》序(元)袁桷
書《茅生家譜》(元)袁桷
書《江陵唐氏族譜》後(元)袁桷
題《潘伯潤家譜》(元)袁桷
書張子仁少監《族譜》後(元)袁桷
《防里歐陽氏族譜》序(元)歐陽玄
《彭氏族譜》序(元)歐陽玄
《白石周氏族譜》序(元)歐陽玄
《後林周氏譜》序(元)歐陽玄
《廬陵中州劉氏族譜》序(元)歐陽玄
題《劉氏族譜》(元)許有壬
題《莆田黄氏族譜》(元)許有壬
《孔氏譜系》後題(元)宋濓
南村輟耕録·氏族(元)陶宗儀
南村輟耕録·陶氏二譜(元)陶宗儀
《章氏族譜》序(明)王禕
《隴西汪氏世譜》序(明)楊榮
水東日記·陸放翁家訓(明)葉盛
水東日記·各姓宗圖(明)葉盛
大學衍義補(明)丘濬
稗編·氏族·論氏族譜(明)唐順之
續通志·氏族略·總叙(清)四庫館臣
續通志·氏族略·總論(清)四庫館臣
引用書目
後記
组稿:小孟
排版:小孟统筹:凤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