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审美:在身、在心、在境

文丨思同

近年来,国人的审美备受非议。

许多媒体或评论家,都纷纷说中国人失去了审美力,中国人的美感已消失。他们列举了一些现象,比如土豪金的室内装修、浮夸奢华的土味大牌穿着以及某些古代佛像被修补得惨不忍睹的现象。

无可争议,这些确实是当下人们不良的审美习惯所造成的。

但中国人不懂审美吗?

绝对不是!

滚滚长江,涛涛黄河,曾经有诗人如屈原、帝王如宋徽宗、诗圣如李白,能写下那些千古绝唱,能绘出秀丽山河的人,怎么会不懂审美呢?

再来看看我们的各大园林,从故宫、颐和园再到杭州的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无一不彰显了中国人诗意的审美观念。

那些错落有致的斗拱,那些庄严壮丽的坡屋顶,那些姿态各异的假山奇石……一步一景,移景换情,每一处都是优雅与舒适的美。

也许中国人没有把美独立分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进行研究,就被人误以为,我们没有“美学文化”之基础。

但其实不然,中国人的哲学观,饱含了浓郁的美学原理在其中,正如庄子的“游鱼之乐”,不正是说明情景相融的一种生命诗意之美吗?

中国的审美是整体的、动态的、体验感的。

所以,中国人不是不懂审美。只是更愿意把美赋予在生命的发展和关联之中。

单独去谈论一池水,一座山、一丛竹对于中国的审美都毫无意义。

只有把所有的物体加之一起,并把人的心情和感受放置其中,用生命去感悟当下,才能知道何谓美。

中国人的审美一直不差,只是现在因为发展得过于迅速,接受新鲜事物太多太快,造成了美学文化上的断层与缺漏。只要把缺漏补上,那中国的审美就是高水平的。

什么是美的?

用西方的美学原理,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关于如何界定美的名词,包括配色原则、黄金分割法则、构图原理、光影关系等等。

但中国的美学理论里,似乎没有这些。

王羲之的草书是一种美,颜真卿的楷体也是一种美。

翩若游龙是一种美,庄严肃穆也是一种美。

再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把“体验”、“感悟”融入到了美意之中。

一块单独的石头也许并不会带来多大的美感,但与那蜿蜒的廊道、茂盛的水草、秀美的窗棂以及五彩的锦鲤放在一起,就会觉得这样的“怪异”的石头,也变得有了诗意之美。

而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心情是愉悦的,这就是生命之美。

所以,美是什么?

是一种生命自适的状态,是一种与环境互通的感受,是一种关于天地生命的觉悟。

抛开这些,去谈美,去定义美,对于中国人的美学思想而言,是不成立的。

但,西方的美学,我们不认可不接受吗?

那也不行。

虽然中式审美与西式审美在方法上有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后都通过外在通达内心,让思想受到启迪,感受美的存在。

如此看来,好的艺术作品,是不分东西方的。正如吴冠中这些优秀的艺术家,采用西方的美学手法,也一样能把中式诗意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美无国籍,美无国界。

只要能启迪思想,陶冶身心的,那就是美。

如何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 美是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审美

《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审美的观念亦然。

没有发展目光去看待事物,就无法分辨出究竟是美是丑。

美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如春天发新芽,夏季赏荷花,秋季采黄菊,冬季飘白雪。

自然是有生命的,不断变化的,所以美在变,人的观察也随之改变。若没有了变化,则毫无生机,没有新生,则无法讨论美。

“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哪怕是静物,放在不同的空间里,由于时光的变化,光影的变化,它的美态也是在改变的。

所以,不要用凝固的、刻板的眼光去审美。

尊重变化,敬畏生命,才能正确的审美。

美是以小见大的:用一颗心品美

古典园林造景,搬山、取水、纳翠,把大自然的美好都放在了一个小小的院子里。

通过这些美景,我们就能感受到原来大自然是这么美的。我们甚至能通过精巧秀美的一山一石,想象出壮丽山河的美景。

而这样的造景方式,不正是以小见大的典型吗?

我们不能把一座山和一个湖放在自家的院子里。但通过精巧的园林布局,用小山、小石、小池也能造出别样的自然美景。

须弥芥子,佛法无边。

一个小小空间内,能藏有无穷的可能。我们无法看尽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但我们用一颗心,可以去感受这无垠天地波澜壮阔的美景。

  • 美是质朴的:去繁存简、去糙存精

为什么中国人曾经是审美佼佼者,如今却被人讥讽笑话呢?

因为我们想要拥有的太多。

美是天然去雕饰的。哪怕是人工制造,那也是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模仿,才制造出来的美。

而能让我们心生喜悦的,不是那些繁杂和模仿,是那些能打动我们内心的质朴与纯粹。

过度的装饰是一种浪费,太多的物质只会让我们迷失了审美的方向,丧失了审美的能力。

如此,污染、破坏、争夺也随之而来,这一切,都与美相悖。

想感受美,就要去掉纷繁凌乱,返璞归真,独留精华,感受最真实的状态,才能够找到美。

美的景致,我们不缺。

感受美的能力,我们也不缺。

而如何去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美,我想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也许我们曾经迷失过,混乱过,但美一直与我们同在。

·end·

(0)

相关推荐

  • 寇鹏程 | 中国古典美学精神

    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虽然最早产生于西方,但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并不是附会"美学"这两个字,而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基因确实天然就是美学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认为中国传统 ...

  • 如何理解对于美感的三个层次分类?

    美感的三个层次. 1.物感,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美感. 2.人生感.历史感,对人生和世界意义的感受. 3.宇宙感,对宇宙的无限和绝对的感受. 美感有不同层次.最大量的是对生活中一个具体事物的美感.比这高 ...

  • 徜徉于美学的海洋

    原创 柳淏君 稻花香里说丰年66 2月9日 徜徉于美学的海洋                 -读<美学散步>部分有感 2.19 柳淏君 朱光潜先生曾言:"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

  • 薛永武: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研究的未来趋势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随着美学对各种艺术和日常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我们应该加强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的研究,认真把握人才与审美的互动关系:而"人才美学"的提出也彰显了美学对人才学的渗透,体 ...

  • 凤凰诗文|漫叙庄子美学

    收录于话题 #美学随笔||凤凰诗文16个内容 #阅读漫谈||凤凰诗文11个内容 #随笔漫谈||凤凰诗文54个内容 #庄子1个内容 高山流水音乐:于秋旋-古筝 01 你好,庄子! 暴雨洪灾,病毒反扑,辛 ...

  • 中国人的审美,向来“病”得不轻!

    艺术需要阵地! ------------ 不知何时, 中国人的审美与病态挂上了钩, 似乎很早,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越国时的西施蹙眉捧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马未都曾对 "病态 ...

  • 节临王羲之丧乱帖,这是中国人的审美,原来一直都没有变过

    节临王羲之丧乱帖,这是中国人的审美,原来一直都没有变过

  • 花事,中国人的审美之道

    花事,中国人的审美之道 思量花材.选择花器.布置花供 插花无疑是一门手艺活 春节插花更是具有节日氛围 什么?不会插花?没关系! 我们早已准备了一份"插花攻略" 跟古人一起看看 那些 ...

  • 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文化评析·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 作者:龙其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编辑的 ...

  • 身体是色情的,内心是善良的。 (2020年1月12日)中国人的审美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

    (2020年1月12日)中国人的审美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以瘦为美,蜜桃臀是风景线,而现在追求的是大而美,下盘稳.小家碧玉不再是主流,细腰肥臀逐渐成为了优秀女性该有的标准形象. 看看马路上 ...

  • 中国人的审美,“病”得不轻!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不知何时, 中国人的审美与病态挂上了钩, 似乎很早,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越国时的西施蹙眉捧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马未都曾对 "病态美&quo ...

  • 中国人的审美,没救了!

    中国人的审美,没救了!

  • 探索审美新境

    许久之前,审美是地域性的,是民族性的:如今,审美是全球化的,是融合性的:那么,许久以后呢-- 从小,耳濡目染的接触中式传统家具:慢慢成长中,开始学习制作中式传统家具:长大后,从事制作和经营中式传统家具 ...

  • 2500 年了,她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审美家底!

    诗经,究竟有多美? 2500 多年了,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不读<诗经>,便不懂如何说话. 它是中国诗歌的开始,中国文学的总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