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那些事
“午觉”一词脱胎于老祖宗提倡的“子午觉 ”,即每天的子时(夜23点至凌晨1点)和午时(中午11点–13点)按时入睡。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表达的是,天地之间 ,阳气衰少而阴气充盛,眼睛就会闭上 (指睡觉),当阴气衰少而阳气充盛,就会清醒过来。这是中医从阴阳角度对人睡眠的认识。
每天的子时和午时,刚好是阴阳交替的时间点。子时,阳气尽,为一天中阴气最为充盛的时刻,应《内经》所言,正是符合天地自然的入睡时间。根据子午流注,子时为胆经当令,在此时入睡可以使我们的气血尽可能的流入胆经,更好地为身体完成一整天的代谢、排毒。
注:子午流注,中医圣贤发现了一种规律,以“天人相应 ”观点为基础理论,根据十二时辰的流转,人体十二条经脉中的气血,也与之对应,有盛有衰 。
午时,阴气尽,为一天之中阳气最充盛的时刻,若按《内经》所言,此时人应该是处于清醒的状态,可为何还要午睡呢?以下告诉你三个需要午睡的原因:
午时,天地之间阳气盛极而浮,人体的阳气也浮于体表,若人体之阳浮散过多,则易感疲惫。午休一会,可以收敛浮于体表的阳气,引阳归根,使得人下午更精神。
中医养生提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憩,泛指小睡之意。想必大家都有过午睡时间过长,难以苏醒或醒后觉得头晕脑胀、神疲乏力。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阳气收敛过度 ,没有办法重振阳气,来支持人体继续白天的活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午睡时间过长,使得人直接从浅睡期进入了深度睡眠期,打乱了正常的生理节律。这其中就蕴含了养生最重要的四个字,过犹不及。
这期的推送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见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