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肝炎的未来”,也该是没有歧视的未来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疾病在2015年造成134万人死亡,与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主要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死亡人数不相上下。

世卫组织曾于2016年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计划,数据显示,乙肝和丙肝影响全球3.25亿人,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每年导致约38万人死亡。

(图源:世卫组织微博)

我国曾是肝炎大国,特别是乙肝。1990-200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曾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现今我国仍有七千多万乙肝病毒携带者。

尽管近年来我国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在逐年下降,但对肝炎患者的歧视、病例基数较大、治疗的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正确认识病毒性肝炎仍然十分重要。

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感染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其中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型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每年有14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在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每年导致约38万人死亡,主要是由于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

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图源:123RF)

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如注射毒品,不正规的纹身、纹眉、穿耳孔、割双眼皮,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等都存在乙肝和丙肝的感染风险。此外,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因此,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和这类患者的正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吃饭、共用办公用品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都是安全的。

我国已于2010年取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仅特警职位,民航空勤人员及血站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需检测乙肝项目。

但对乙肝病人的歧视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每年因发现职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强行辞退的新闻仍是屡见不鲜。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联合国于2015年9月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认识到抗击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性,承诺在2030年之前终止艾滋病、肺结核、疟疾及其它易被忽视的热带病的流行,同时也承诺抗击病毒性肝炎和其它传染性疾病。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部门战略》(Global Health Sector Strategy)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实现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病例减少90%,相关死亡率降低65%。

因此,如果预防得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没有病毒性肝炎的世界。

接种疫苗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因为慢性乙肝感染的发生与感染年龄有关。在1岁以内感染的婴儿中,约90%的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在1~4岁感染的儿童中,20%~5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而成人感染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不足10%。

(图源:123RF)

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甲肝疫苗已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我国已有戊肝疫苗,可自费自愿接种。

母婴阻断

由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母婴阻断措施至关重要。世卫组织建议所有孕妇都应进行乙肝常规检测,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应确保住院分娩,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图源:123RF)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饮食清洁

由于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因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也十分重要。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

尤其在一些洪涝灾区,更要注意做好环境卫生,加强对水源和粪便的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图源:123RF)

目前针对丙肝尚无疫苗,因此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包括拒绝毒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如何治疗病毒性肝炎?

治疗的前提在于检测。2016年,全球约2.92亿慢性乙肝感染者中,仅有10%的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2015年,7900万慢性丙肝感染者中仅有20%的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图源:123RF)

因此,建议易感染人群(如有输血、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使用消毒情况不明的器具文身、纹眉、修脚等行为的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偶或所生子女)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乙肝和丙肝检查,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甲肝和戊肝绝大多数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经及时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半年内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者有肝衰竭危险,应予以重视。

丙肝患者在三到六个月以内口服抗病毒药物,积极规范治疗,95%以上的患者可以治愈。

(图源:123RF)

乙肝虽难以完全治愈,但是抗病毒治疗可以成功地控制感染。在慢性乙肝感染者中,有15%~25%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过早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肝细胞癌病例由乙肝感染造成。

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病毒,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因此,不能因为乙肝不能治愈,就消极治疗、自行停药,通过治疗把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发生肝硬化、肝癌和各种肝衰竭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总之,大家应该对病毒性肝炎有科学正确的认识,不要歧视肝炎病毒携带者。普通人应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注意规范治疗,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吸烟、酗酒等会进一步伤害肝脏的行为。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hepatitis report, 2017.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www.who.int/hepatitis/publications/globalhepatitis-report2017/en/ (accessed Dec 8, 2018).
[2]王晓军,张荣珍,胡苑笙,梁晓峰.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2004(08):290-292.
[3] WHO. SDG 3: Ensure healthy lives and promote wellbeing for all at all ages. https://www.who.int/hepatitis/publications/global-hepatitisreport2017/en/ https://www.who.int/sdg/targets/en/ (accessed Dec 8, 2018).
[4] The Polaris Observatory Collaborators. Global prevalenc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2016: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3: 383–403.
[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世界肝炎日 | 关于病毒性肝炎你知道多少,2020-07-28,
https://mp.weixin.qq.com/s/T9M1vkdZsPUqp3z8uYV9cQ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