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培训机构凉了,中学生补习还有哪些高性价比方法?
最近,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培训机构都开始收缩业务,甚至关门倒闭。不少家长对此拍手叫好。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上每每有这样的新闻,下面评论区也有很多持反对意见的留言。
有的家长说,“等你的孩子即将面临中高考时,你就不会说支持取消培训班了。”
还有的家长趁具体执行细节还不明朗,赶紧把秋季办报了。
当然,更多的家长担心的是自己工作忙,辅导孩子学习又不专业。没有校外培训班,到底该如何给孩子开小灶呢?
关于这些现象,我作为一名在教培行业混迹多年的资深宝妈,倒觉得不必要那么焦虑。因为培训机构教授的内容,市场上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1、教育自媒体风靡,更优教育资源更低成本
疫情在线授课,让很多老师意识到把经验和知识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能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还能够收获不菲的收入。现在,只要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抖音、B站等头部自媒体平台有很多老师通过专栏课程、在线直播、短视频的形式给学生们讲题。
武汉某小学英语教师,在今日头条上做英语口语专栏,一年收获粉丝183万。抖音上还有一位北京四中的名师,入驻平台不到4个月,就收获了近50万的粉丝。网友普遍反馈,一线名师的分享深入浅出、既专业又生动。关键是很多是免费的,就算是一些付费的专栏课程也不过几块钱一节课。
专业水平不比培训机构差,但是价格却只相当于教培课程的1/10,甚至1/100。
教学自媒体,是当下国家鼓励的教育模式。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学生,但不贩卖焦虑,不需要昂贵的成本。所以,各大自媒体平台都在网罗名师开讲。现在教培行业被国家管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老师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我知道,有些家长可能会寄希望于培训机构能帮忙管孩子,盯着孩子学习。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靠外力管控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反而会削弱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2、名校名师著书,浓缩汇集数十年的教学精华
还有一种形式——名师著书。这种形式看起来比较传统,但整体质量非常高。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还没有培训补习这一说,母亲每学期开学都会去新华书店给我挑一些教辅书。所以我很早就知道北京海淀、湖北黄冈的教育很有名。
名校名师,这个招牌非常实,很难掺什么水分。因为只有日积月累的教学成果、独树一帜的教学经验才能撑得起名校、名师的称呼。
近些年,教辅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翻看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名师们写的书,她们对知识的讲解并不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他们的书读起来并不显得枯燥,晦涩,相反有大量举一反三、引经据典的例题,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方式和知识面。
这些名师的书往往浓缩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但售价也不过几十块钱。相比较校外动辄一年上万学费的培训班,是不是相当划算?
校外培训,你有多大的概率能遇见真正经验丰富、教育有方的资深老师呢?
这里就给中学生们推荐一本非常系统、干货十足的大语文教辅书《高中基础知识一本就够》。这本书是人大附中的高级语文老师刘准根据自己二十余年教学积累以及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编写而成。
我推荐这本书,并不只是因为它有干货。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和堆砌,这没什么新意。很多中学的语文老师都能做到。这本书最值得一提的是以下3大特色:
1、相比较基础知识,更注重基础能力
看起来,基础知识在高考中只占30分,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但细究起来,这30分往往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而后面的古诗词解析、现代文阅读、作文,哪一项都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
基础知识很重要,但并不代表要对这些知识点死记硬背、反复强化。因为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考知识”,而是“考素养、考能力”。
《高中基础知识一本就够》这本书就很强调基础能力的培养。我问了几个身边的高三、大一学生。他们给到我的反馈是“字词音这么枯燥的基础知识点,都能给出这么详细的解读,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在一般的教辅书里,不可能做到这么细致。”
比如讲虚词,书中引用《清稗类钞》的故事,钱谦益降清后,曾经贴了一副对联在门口“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有人在联下各添1个虚词,“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对联的意思就发生了根本改变。
现实生活中,虚词也同样很重要。没有虚词,我们就很难表达出情态。一句“肚子饿”,后缀加上“吗、啦、吧、哟、嘛……”是不是表达就立刻显得生动鲜活起来?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这才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在。
2、引入文化生活场景来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点
语文学什么?我想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文学的修养、审美的情趣、还有对世界的认知。这些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学语文我们一定要结合文化生活场景来学习。在语言和生活环境中对比解析知识点,通过举例、比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质与本末,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比如在讲解语言的修辞时,作者讲到一个例子。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解说员用一段诗意的文字形容夺冠的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传到日本后,日本网友纷纷感慨中华文字之美,令人赞叹。这句充满诗意的赞美,正是源自曹植的《洛神赋》。
再比如,讲解文辞赏析时,作者用身边常见的酒和茶举例。五粮液,原来的名字叫”杂粮酒“;碧螺春,原来的名字叫“吓煞人香”。两相比较,是不是顿时觉得,换个名字,连带产品的美感和品质都提升了。
书中提到现代文阅读时,还会补充文学史、文学地域性、文学奖项等等知识增量。这些都是大多数学校忽略的教学方式。一位同学跟我分享,她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诗词鉴赏部分。因为学校里只会把修辞手法和作用列出来,然后就着真题讲解。而这本书花很多篇幅在传达诗词的审美,阅读观感很棒。
3、分版块、成体系地归纳知识点,提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的综合性比较强,一个题往往要涉及几个知识点。学生用强记的方式,很容易记不住,或者搞混了。如果按体系来梳理知识点,就很容易理解知识、突出重点,把书本越读越薄。
《高中基础知识一本就够》这本书的作者刘准深扎高中一线教学多年,对高考语文大纲可谓是驾轻就熟。刘老师把高中基础知识拆分为17个专题,包括古诗词的韵律、意向、流派、词牌定格、鉴赏;文言文的字词选择,句式设计、词类活用,逻辑展开;传统文化中的称谓、官职、纪时、节日;现代汉语中的字词音、句子成分和类型、修辞手法;文体的演变与发展,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等。
一个已经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看完这本书说,“我高中学语文知识点,就靠强记和刷题。通过讲解真题来查漏补缺,其实并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很多知识都没有贯通起来,现在看来挺割裂的。以至于到了大学,很多课程都要深扎到最基础的点去研究,系统性地学习。”
一本教辅书好不好,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书中的文字在追求专业度的同时,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每天睡觉前,孩子翻上几页并不觉得有压力,但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当下,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这样一本名校名师打造的,既专业又与时俱进的教辅书,的确值得很多中学生入手。不仅适合高中生读,初中生也可以用来提升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