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留遗憾,舍弃获精彩

2017年3月,美国《内科学年鉴》刊登了Kuehn的文章,宣布美国要开展人体子宫移植。这个计划基于瑞典医生在2013年成功实施的子宫移植,而这一壮举的基础则是2002年瑞典医生开展的大鼠子宫移植。其实,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功能性子宫和卵巢移植模型,是早在1993年,于芝加哥Rush医科大学器官移植中心诞生的,项目的第一研究人正是笔者。但这个研究的论文投稿被美国《移植》杂志(Transplantation)拒绝了,理由是:重要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存在疑问。当我接到这个无知的评语及荒谬的拒绝时,没有抗争,没有坚持,选择了放弃。一个创造世界第一的事实,被世人忽略,一个让人类受益的手术,被延误了数年。

1989年5月,我加入Williams教授的移植团队,我的职责包括随时待命,奔赴器官供体捐献者所在医院,和心肺团队一起配合,实施肝脏、肾脏、胰腺等腹腔脏器的获取手术。在器官获取手术前,一个常规动作便是检查腹腔内所有部位,确保没有肿瘤等禁忌症。每次,我均按SOP从肝、脾、胃、小肠、结肠、直肠循序检查,最后到达卵巢及子宫。当触及到光滑的子宫时,我心里总是一震,这个器官将随着捐献者的躯体进入坟墓,太可惜了。

在回程的小飞机上,吃完可口的航空饮食,伙伴们都睡了,我的大脑仍在不停地思考:子宫,如同“房子”,孕育好胎儿后,就进入休整状态,能否将子宫移植给缺子宫的患者,让她们利用这个“房子”,生产后,再将“房子”移除。

回到Rush,将肝肾器官交接完毕,我一头扎进图书馆。让我惊讶的是,文献报道,全世界有两万人先天子宫缺失,或双角子宫,无法孕育,更不用说大量的子宫切除患者,这说明子宫移植有临床需求。我明白,一切研究要从动物实验开始。这个手术的成功,不仅仅是把子宫和卵巢移植上去,而是要能受孕,并能生产出健康的子代。我借阅了几本大鼠兽医教科书,开始储备知识。

1993年开始,Williams教授任命我为移植实验室副主任,主管显微手术及病理实验室。当时我们有多个器官移植项目在进行,方案中有数百只大鼠的额度。于是,我从Charles River公司购买了40雄、20雌Lewis纯种大鼠,开始了子宫及卵巢移植的伟大尝试。

显微手术是我的强项。没有失败,第一只接受子宫及卵巢的001号受体大鼠都成活了。

20天后,根据我学习的知识,判断001受体大鼠出现发情期,遂将两只雄性大鼠在晚上六点钟放入001大鼠笼内,我和同事在一旁观察,确认交配成功。接下来,我开始计算时间。大鼠的妊娠周期是21天~23天,001预产期正好是1993年的圣诞节。我每天观察,令人兴奋的是,001的腹部逐渐隆起,成功受孕了!

1993年圣诞节前,在全体实验室同事的见证下,我对001实施了剖腹产,共有3只健康的子鼠诞生。虽然子鼠数量偏少,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子宫和卵巢移植。

我将技术传给其他同事,短期内,更多的小鼠出生了,并且是自然生产。

繁殖小鼠是违反规定的,我受到主管动物房的Carning教授质询,当他得知这是世界上首创性的工作时,他鼓励我填写IACUC表格,补救合规,既往不咎。很快IACUC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批准了“大鼠功能性子宫及卵巢原位移植”项目,功能性,意味着可以在动物房生产子鼠。

1994年,我完成了“同种大鼠功能性子宫及卵巢原位移植”的文章,投至美国《移植》杂志。那时,《移植》杂志是美国唯一的移植领域的杂志,已接受发表过多篇我的工作。

不久后,等到的却是一封拒绝发表的主编信,同时还有审稿人的评语:“这篇文章描述了同种大鼠子宫和卵巢移植模型,其中18个移植手术有15个成功,成功怀孕率达到46%,自然生产为28%,其余为剖腹产。大鼠子宫及卵巢移植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但其最终的重要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存在疑问。建议:这个研究对我们读者的兴趣不大,不建议发表。”

肖飞当年被退稿的信件

我很失望,很愤怒,骂了几句“短见、无知”,我放弃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免疫抑制剂的筛选,并陆续发表了20余篇文章,近半是刊登在《移植》杂志。

1998年,Williams教授找我谈话,他让我做一个选择,要么在美国跟随他当医生,继续临床和试验研究,年薪保持6位数,这是一条稳定的单轨迹人生道路;要么回中国专心主导免疫抑制剂爱若华的发展,前途莫测,但富有挑战。他告诉我:“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不是获取,而是会舍弃。”

于是,舍弃了稳定的收入、舍弃了医疗保险、舍弃了舒适的房子,我回到祖国,回到第二故乡上海,和中国科学家及医生一起,实现了爱若华从实验室到临床、到产业化、到市场的成功转化,为征服风湿病及肾脏病增添了有效武器,使百万病人受益。

2002年圣诞节前夕,收音机里播报了年度重大医学突破,其中一个就是“瑞典医生成功实施了大鼠子宫移植”。我听到了,虽有一丝心酸,但我笑了,科学研究的特征是:可重复,并且可以用数字表达。我的研究被成功重复了。

原美国科学院主席及《科学》杂志主编Bruce Alberts教授这样定义科学:Science is an amazing human invention —  a huge community effort to discover truth through repeated cycles of testing and self-correction。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雅罗等,也曾被多次拒绝否定,因为他们超前的发现及发明无法被同行理解,但科学反复验证、自我更正的本质,让真理最终显现。

放弃是被动的,会伴随终生遗憾,甚至从此消沉;而舍弃是主动的,会带来新的希望,甚至一生的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