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说武康大楼和电影之缘
最近很火的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八佰》这部战争大片带热了疫情后的电影市场,也唤醒了人们对那个英雄抗战年代的追忆,成为了新的打卡地。
图|四行仓库因为电影《八佰》在近段时间成为了红色打卡点
武康大楼与电影之缘
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优雅的武康路上,也有着一座闻名于国内外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 武康大楼,这座建筑也和电影有着特殊的缘分,有不少老电影人曾居住过这里,也有很多现代经典影视剧在这里取过景,那么今天就跟你们一一盘点开来。
淮海中路1842-1858号
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1994年,武康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它旧称东美特公寓,又称诺曼底公寓,建于1924年,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克利洋行邬达克设计,高30米,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9755平方米,属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公寓住宅,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
图|20世纪30年代,武康大楼的影像
建筑为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依楔状地形布置,楼身狭长似船。其前部为骑楼,骑楼形式为连续券廊。立面作横三段划分,第一、二层处理成基座,连续半圆券廊,水泥仿石墙面。三层挑出长阳台,四至七层挑出小阳台。一、二层水泥墙面, 三至七层为清水红墙外砖。顶层由连续的挑出阳台和女儿墙构成双重檐部水平线脚。
1930年,又在该楼东侧再建五层混合结构新武康大楼1幢,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底层为商店,二至五层为住宅。1945年抗战结束后多为政界名流居住。1953年改名为武康大楼,许多文艺界名人在此安家。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曾居住过武康大楼的老电影人
吴茵(1909—1991)
祖籍江苏吴县,生于天津,原名杨瑛,电影表演艺术家。13岁来到上海。1934年参加影片《新女性》的拍摄,自此从影,改名为吴茵。
表演真实,以饰演老年妇女而享誉影坛,有“东方第一老太”之称。尤其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塑造的张母和在《万家灯火》中塑造的智清母亲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55年以《乌鸦与麻雀》中的精湛表演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员一等奖。1991年获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
钱定华画
王人美(1914-1987)
湖南长沙人,原名庶熙。1927 年底赴上海就读于美美女校(后改为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1931年随明月歌舞团加入联华影业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相继参演了《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名誉理事。
刘为民画
孙道临 (1921—2007)
浙江嘉善人,生于北平,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翌年起先后在上海清华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等机构参加电影表演。
一生在近20部影片中 扮演性格、身份各异的角色。导演并主演《雷雨》《非常大总统》导演《詹天佑》等影片。此外曾为《王子复仇记》《白痴》等外国影片配音。曾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中国电影100年杰出贡献奖等。
刘为民画
应云卫 (1904—1967)
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上海,中国早期话剧、电影导演和戏剧活动家。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1934年加入电通影业公司。
次年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教务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 会、中华剧艺社,任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三、四队总队长,执导《保卫卢沟桥》等剧和电影《塞上风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南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顾问、中国电影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先后导演了《妇女春秋》《周信芳舞台艺术》《武松》等故事片和戏曲片。
钱定华画
郑君里 (1911—1969)
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原名重,又名千里。1927年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1932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从此开始电影艺术生涯。
1948年执导 故事片《乌鸦与麻雀》,该片在1957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1959年导演故事片《聂耳》,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上海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著作有《论抗战戏剧运动》《画外音》《角色的诞生》等。
陆小弟、陆旻画
武康大楼和现代影视剧
武康大楼受到众多影视剧导演的青睐,出现在很多经典电影镜头里,如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中,王佳芝叫一辆黄包车前往福开森路(武康路旧称:福开森路)。
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喜欢你》中,男女主角坐在公寓里一起看日落,公寓的取景地正是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还出镜了科幻电影《上海堡垒》,片中的武康大楼,尽管硝烟弥漫,却也不失雄伟挺括的气质。
武康大楼破茧换新颜
2019年,武康大楼再次进行了修缮,成为上海首个试点历史建筑修缮、旧住房改造和高空坠物整治“三合一”的大楼,增设了房屋安全管理的信息监控系统。
图|完成“三合一”改造的武康大楼
图|修缮后的武康大楼露台
创新的商业空间
与一般历史建筑不同,武康大楼自建成以来,底层就规划为商业空间。上世纪20年代大楼初建时,底层设有酒吧、餐厅、食品店等,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到衡山电影院看场电影,轧马路,喝咖啡成了当时的时髦青年们爱做的事情,而今,武康大楼的底商更为活跃创新,咖啡馆、杂货铺、书店、冰淇淋店、音乐唱片店百花齐放,成了新一代最时髦的打卡网红地标。
老麦咖啡馆
TheCottageCafe
曾在40多个国家生活旅游过,任世界银行高管职位的老麦开的咖啡馆,热爱摇滚、艺术、淘物的他将原来在桃江路的咖啡馆搬于此地,店里充满了复古风情的咖啡馆,呼应着曾经的邬达克手笔,店中间的“老麦杂货铺”贩卖收藏品、老古董及世界各地淘来的好玩的东西。
拼花的复古瓷砖地面,粗棉布围挡的墙裙……从吧台旁的楼梯拾阶而上,二楼是梯形的阁楼,窗外正对着武康路,可以看马路对面情侣嬉闹,看游客驻足留影。让人不禁感慨,是生活着,而不是活着。
大隐书局
书店位置并不显眼,门头很小,据说名字灵感就来自“大隐隐于市”。店内采用唐宋风浓郁的设计理念,色调古雅,移步换景,大众阅读区和茶室阅读间并存,醉花阴、山亭柳、青玉案、月下笛……每一个典雅诗意的阅读间名字都取自宋词词牌或元曲曲牌,图书与文创产品、古色古香的器物和谐配置。书局常年聚焦都市人群,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舒适的交流、学习、歇息之地。
酷矿手作霜淇淋
CORNER CONE GELATO
武康路上最值得体验的网红冰淇淋店,和老麦咖啡馆的装修如出一辙的都是复古工业风,因为冰淇淋的颜值太高,又在武康大楼底下,引得沪上潮流男女争先恐后甘愿排上个把小时的队,30多元的一个售价比较辣手,但为了发个朋友圈晒一下也是值得的。
元龙音乐书店
如果你对上海书店有所关注,或许不会对“元龙音乐书店”这个名字陌生——2016年6月底,这家开办了23年的书店被封上前门。要进书店,需绕至弄堂里,再穿过厨房、卫生间——成为全国都有名的“后门书店”。
借着武康大楼业态调整的机会,徐汇区主动向元龙音乐书店伸出了橄榄枝——去年十月份,元龙书店终于落户武康大楼,送给音乐迷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书店的音乐书籍种类很多,在这里可以找到平时在一般书店找不到的作品,书店入口有一面音乐史的纪念墙,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36位中外音乐家的肖像陈列在上,引得路人好奇驻足探究。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喜欢这样的武康大楼呢?平日里工作忙,但周末闲暇时间,可以带着家人在这里看看建筑、追忆回顾那些老电影人曾留下的痕迹,品品咖啡、吃吃甜品、听听音乐,不失为一件乐事。
来源:慢品上海湖南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