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作者:李广生
去山西当然是要看大院的。发财之后,荣归故里,置地、盖房、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光耀门庭、告慰先祖,这不仅是山西人的观念,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晋商在全国各地苦心经营,一车车白花花的银子运回家乡,三晋大地留下许多气势宏伟、建筑精美的私家宅院。
去看哪所大院成了难题。乔家大院,名气最大,开发最早,值得一看。但与当地人交流,得到的信息是,和王家大院相比,乔家则是小巫见大巫,王家大院更值得一看。尚在权衡之时,另一个当地人却说,真正值得一看的其实是常家庄园,规模更大,大得惊人,有江南园林之美,要不怎么叫庄园呢!乔家、王家、常家,去哪一个,还真是颇费踌躇。
最后决定去王家。乔家是商人,靠经营票号钱庄起家。看过平遥古城,再看乔家大院,估计已没有多少新鲜感;常家的特色是园林。既然是园林,怎么也好不过江南和京城,不看也罢;倒是王家,几世经营,历时三百年之久,亦官亦商,必当有可观者。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王家大院依山而建,以堡命名,形成几个封闭的建筑群,高墙环绕,壁垒森严,蔚为大观。如果说乔家大院是宅院的话,那王家大院则是堡院。进入堡门,里面房屋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交错,青石铺路,灰砖筑屋,井然有序。大门通着小门,大院套着小院,院落之间,既彼此独立,又曲径联通,设计精巧,匠心独具。几乎每个院落,都是前堂后寝的格局,有三、四进房屋。主人的卧室在最里面,窑洞造型,地势最高,建筑最好,雕梁画栋,尽显奢华;旁边是小姐的绣楼,小巧精致,刻绘精美。登楼的台阶有十三级,据说小姐十三岁就要进入绣楼,从此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养在深闺,直到出嫁。再往前,依次为儿子的房间、管家的房间、佣人的房间。建筑一个比一个小,规格一个比一个低,以示长幼尊卑。
最有特色的当属司马院。司马院是王氏十六世孙王寅德的宅院,占地不大,但设计精巧。门楼典雅庄重,既不张扬,也不寒酸。跨进大门,一条狭长的甬路,左侧是三扇造型各异的小门,三扇小门通往四个院落,所以有“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之称。四进院落各有主题,分别是:加官、进禄、增福、添寿。听着虽然俗气,但建筑和布局一点都不俗气。花墙、照壁、砖雕、石刻、匾额、楹联、游廊、阁楼、佛龛、书斋等,一应俱全,细节之处,尤见精妙。每一块空间都得到巧妙利用,没有丝毫的浪费,也不显得拥挤,错落有致,堪称绝妙。
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院落,各具特色,没有重样的,但总体风格又保持统一,让人叹为观止。
王家大院的雕刻是需要细看的。石雕、砖雕、木雕,无一不是精品,可称之三绝。王氏祖先似乎对雕刻情有独钟,门楼有砖雕,廊窗有木雕,墙上嵌有石雕,题材多以富贵吉祥为主题,有五子登科、马上封侯、蟾宫折桂等等。每一块雕刻都惟妙惟肖、神灵活现,人物的表情、动物的造型,以及山川河流、衣带饰物,无不生动活波、纤毫毕现,可见当时工匠的造诣之深,亦可见主人的品味之高。
王家祠堂供奉三位祖先,中间一位名为王实。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镇,所以这里的王家被称为静升王家。王实是静升王家的祖先,元朝时他从太原迁至静升村,靠种地和卖豆腐为生,慢慢地就在这里扎下根。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到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王家发展到鼎盛,大兴土木,广造宅第,形成现在这样的格局。
王家大院的楹联甚多,遣词造句,颇见功力,内容多为述祖德、明家训、劝勤俭、扬积善、教耕读等。敦厚宅正厅内楹联:铭先祖大恩大德恒以礼义传家,训后辈务实务本但求清白在人间;凝瑞居正厅内楹联:先祖先贤成由勤俭败由奢岂敢相忘,后世后学幼当教养老当敬首在言行;清芬院楹联: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人间自有其道,贫而不移富而不淫世上疑无不能;还有郑板桥的真迹:搜尽奇峰打草稿,摘来红叶补烟霞;尤其喜欢这幅:簏簌风敲三径竹,玲珑月照一床书。对仗工整,用字精巧,意境幽美。匾额也很多,讲究用典,无一语无出处,但基本出于儒家经典,如“视履”“佇月”、“凝瑞”、“迎紫”、“宁远”、“敦厚”、“平为福”、“三省四勿”等。
离开王家大院,驶向晋祠。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