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再论“道与术”的综合辩证关系
东方既白 著
近期通过对老子《道德经》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的解读,整体诠释了“无为与有为”、“道与术”、“务虚与务实”关于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性关系,仅仅几天就引起了广大网友强烈的反响与热烈的讨论,这很令人欣慰,但也有一丝淡淡的隐忧。欣慰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努力奋斗,大家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同已经达到了广泛的普及,对于“脚踏实地,狠抓实干”的务实性作风也都落到了实处,隐忧的是虽然大家对国学的热度已经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但是对于国学内涵的广度和深度,及其整体思想的把握上还稍有欠缺。以至于大家碰到“无为与有为”、“道与术”、“务虚与务实”的综合型问题讨论时,明显出现了人为割裂的“选边站”现象,出现了非此即彼,非无即有的“偏科”问题,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当今的世界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再借助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内容解读,整体梳理一下“无为与有为”、“道与术”、“务虚与务实”关于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性关系。
首先我们还是从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原文说起,其原文是这样说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概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状态给人以便利,“无”的状态则发挥了它整体的作用。”老子这句话中“有”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无”指看不见、摸不着有用的空间。“利”指便利,能带来利益的便利。“用”指作用、用途。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有”的状态、“有”形的部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无”的状态、“无”形的部分是可以使“有”的状态、“有”形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总结起来就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为以为利,无为以为用”的意思。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饮茶之道,亦是如此。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因为,“有”和“无”是相对而生的,不可分裂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样,实体的“利”和空间的“用”也是不可分裂的。因此圣人常常以自然规律为准绳,以无为本,以有为末, 本末兼顾;时人则常常以自己偏好为依据,以有为本,以无为末,本末倒置,常常看重的只是“有形之利”,而忽视“无形之用",看不到无形空间蕴含的巨大功用。其实这跟“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的道理是一样的。
圣人说:“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得到鱼的人高高兴兴的大吃大喝了几天,最后鱼都吃光了,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靠着鱼杆天天打鱼,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盖起了房子,有了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个故事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有之以为利),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无之以为用)。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做事的最终目的,“有之以为利”,捕鱼的方法方式是做事的手段,“无之以为用”,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真正学会捕鱼的方法。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因此《淮南子·说林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大道如网联四方,长路如虹曲又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故,《庄子》在谈到哲学的作用时才说:“无用者,正所以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这段话,可以称得上是对哲学最好的诠释。“有用者,其用有尽”,“其用有尽”怎么办呢?不如站在更高的、整体的层次和维度,把“有用者”前后左右相关理的空余部分也整体利用起来,使多个看似独立的、断裂的“其用有尽”的“有用者”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战术体系,进而发挥“以道统术,以道御术”的整体效能,故“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
老子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才少年王弼亦和老子一样崇尚“以无为本”的本体论,都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世界的现象,即各种具体事物都是“有”,“无”是“本”,“有”是“末”。“无”是“万物之宗”,“无”能生“有”,他们所说的“无”,就代表了其所谓的“道”。而“道”又整体统筹了关于“有无”对立统一、综合辩证的转化关系,因而,“有为”和“无为”的对立统一转化规律也必须以“有无”对立统一、综合辩证的转化关系为基本原则进行转化,这是由上下继承关系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无”的状态时就是“无为”的法则,“无为而无不为”,“无之以为用”,“有”的状态时就是“有为”的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之以为利”。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为以为利,无为以为用。
因此真正读懂了老子的《道德经》之后,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有一个相同的答案,那就是如何统筹兼顾“道与术”、“有为与无为”、“务虚与务实”以及“因与果”整体循环过程中,综合辩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道”?什么是“术”的问题。首先声明一点,道是不能包含术的。道好比真理,术好比手段 ,真理怎能包含手段。就好比渔网是不包含鱼的,买了网不去用网捕鱼也不一定会有鱼之利,反之有鱼而没有合适的网去捕捞,可能也无法得到有鱼之利,这是个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
言归正传,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术”呢?道就是道理,就是规律。只有掌握规律,做事情才能简便,才能成功,才能事半功倍。术就是技术,就是方法,是能力,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故“道”乃规律,“术”乃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行其道,将理想变成现实,然而有术无道,体不附魂,只能手忙脚乱,乱创乱试,事倍功半。反过来亦是如此,有道无术,魂不附体,只能坐而论道,束手无策,无法行动;
因此,我们提倡有方法的“道”和能够承载道的“术”,即“道与术”要对立统一起来看待,要综合辩证起来运用,每一个人都要处理好“道”与“术”之间的综合辩证关系,有道是:有道而乏术者必招人陷害,且不能发挥其所长;精于术而乏道者亦不能长久;精于术而明道者乃高人也!故,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道用于解决原理问题,术用于是解决技术问题;道用于是解决长远问题,术用于解决当前问题;道用于解决系统问题,术用于解决局部问题。
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所以,“道”与“术”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又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道为上,术为下——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道为本,术为末——本末有序,不可倒置
道为柔,术为刚——至刚至柔,刚柔并济
道为虚,术为实——虚虚实实,亦虚亦实
故从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和整体发展观的角度来看,“道”又是眼光,大局观,战略观;“术”是手脚,实践论,是战术。道统领术,术服务服从于道,在得道、循道的前提下讲究术,道需要也离不开术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因此,“道”与“术”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关联性的关系:
第一、是继承性的问题:道出自于术,之后发展壮大,高于、胜于术,但这也并非厚此薄彼,非此即彼,而是说要继承中完善,完善中发展道的高度。
第二、是相对性的问题:不同层次的道与术可分小、中、大,当开始时小术发展为小道,如果我们把小道看作是中术,再发展成中道(也可看成大术),最后发展为大道,这个过程可以不断演变、止于至善。
第三、统一性的问题:道与术构成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整体循环系统,在其互相变化运行中,可以逐渐实现从混沌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甚至包括世间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整体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道与术的系统运行规律体现出了方向性、目的性的总体规律,即小术归于小道,小道归于中道,中道最后归于大道。对于这一点,类似佛家的“万法归宗”,道家的大道至简,大道同源,以及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
但但这样说,可能还是不太容易被常人所理解,那我们不妨以当下比较通俗的概念进行一下互解,用哪个概念来互解呢?“务虚”和“务实”就比较恰如其分。
无有、虚实都是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
所谓“务虚”,是相对应“务实”而来的。正如“道”与“术”的综合辩证关系一样,“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整体战略和决策环节而言,因此是针对实际事物发生前的“无”的阶段,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即具体落实过程使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方式、工具、材料,人力等等。
没有具体的“务实”,一切“务虚”就都是“空谈”,所务之“虚”就可能是浪费时间与浪费精力。没有结果的“务实”即使做得再多,花去的成本再多,对于事情与问题的改变都是毫无用处的,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如务虚会就是讨论一些大家的大胆想法,不一定有实施的可能性,就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提出建议的会议。
无为的阶段去务虚,有为的阶段去务实
生活中,那些但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把握“务虚”与“务实”的人。比如推杯换盏中谈定了生意,点火吹雾中交换了信息,互摸麻牌中定下了合作的基调......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人在局不在饭,凡人在饭不在局”的深层次含义,因为对于心中有目标的人来说,什么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无中生有”的阶段就“务虚”,在“有中化无”的阶段就“务实”,做一个“务虚”与“务实”兼备的人,做一个能随时切换“务虚”与“务实”模式的人,“务实”是为了更好验证“务虚”的价值与意义,“务虚”是为了更有效、更有结果的“务实”。
一场好的饭局,不止在饭,更在于局
具体如何能做一个"务虚"与“务实”兼备的人呢?就是要学会做一个能综合辩证看问题的人。要在“务实”的立场看“务虚”,务实者若是陷入过于务实的处境,越容易变得目光短浅,思考无力、不善于总结、缺乏全局观,进而导致智慧增长的受限。在“务虚”的立场看“务实”,“务虚”者首先也应该是一个务实者,务虚者应该注意不能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因此善于“务虚”的人,有一种洞见未来的能力,他们的设想和规划往往代表了一种前瞻意识。
故老子才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这跟佛教“因果”说法的道理是一样的,修习佛法的人大部分都明白“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道理,菩萨为什么“畏因”?因为有因必有果,有过也必有因,“畏因”怎么办呢?那就打个提前量,“因上努力”,“因上努力”了,把所有隐患的排查干净,消弭于无形,自然什么都不做就会有好的结果,最终达到了“无不为”的结果,自然而然也就不用太关心结果了,可以心安理得地“果上随缘”了。因此,儒家说“尽人事,听天命”,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一样,我们也要整体看待和诠释“道与术”、“无为与有为”、“务虚与务实”关于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性关系,而不是人为割裂地认为“科学技术”和“西医手段”就一定是西方的专利和特权,别人不能有,更不要认为“大道战略哲学”和“中医辩证思维”就一定是东方的专属和特长,别人碰不得。其实这在达到“混沌无极”层次的“得道高人”看来,都是事物的一体两面,都是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性关系,都是可以借鉴过来合理利用的,关键是什么人用?以什么合理性发展战略对“它”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布局。
在“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的综合过程中“元亨利贞”
因此在决定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敬爱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把这当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因为小平爷爷早就站在战略的至高点一眼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无论是计划和市场都只是手段而已,没有人为割裂地“属社”和“属资”的问题。4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实践也已经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无限,虽然美欧气的要死,至今不愿意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引用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的话: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体,第一进出口大国,欧盟承不承认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明显的、现代版的“掩耳盗铃”吗!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才实事求是地采用上百年时间的“西学东渐”来补足我们哲学思维的一些“短板”,才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来增强我们的国体,这就是我们在总体的层面上在践行“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的整体辩证思想和哲学智慧的明证,否则有道无术,魂不附体,只能坐而论道,束手无策,无法行动,也终究无法长久。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西方的科学(术)没有在好的发展思想(道)的指导下进行发展,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危机也是巨大的。工业化飞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弱肉强食文化让人类的冲突不断升级,这些危害会越来越凸显,以至于到了有术无道,体不附魂,只能手忙脚乱,乱创乱试,事倍功半的瓶颈,也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
因此,站在“混沌无极”的终极维度和层面来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现代科学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术”进“道”退,发展的结果就是文明停滞、冲突不断、人类灭亡;“道”进“术”退,科技停滞不前,发展也同样会停滞。人类文明要想更上一层楼,一定是“道”和“术”的齐头并进。万幸的是,我们的老子早就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告诫我们,要整体看待和诠释“道与术”、“无为与有为”、“务虚与务实”关于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性关系。时至今日,我们也幸不辱使命,不仅采用上百年时间的“西学东渐”来补足我们哲学思维的一些“短板”,而且还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来增强我们的国体,时至今日,我们也幸不辱使命,不仅采用上百年时间的“西学东渐”来补足我们哲学思维的一些“短板”,而且还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来增强我们的国体,而且在取得巨大的成功实践和茁壮成长之后,又能及时冷静地回过头来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过犹不及”问题,适时地“正本清源,拨乱返正”,系统性、全面性地调整各领域存在的“本末倒置”的问题,进而在“以道统术”的总体战略下齐头并进。
故,现在国家推行的诸如“房改”、“教改”、“医改"等等很多重大领域改革举措,都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以前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果,进行的简单直接的否定,或者再完全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在以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疏导和归拢,进而再整体回归到“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的整体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上来。这正是我们马克思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正是我们“五行生克,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模型体系所蕴含的道理。“生”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壮大,“克”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生”,而不是“生”的反义词“死”,“克”是为了在克制调节和梳理归拢的基础上,达到整体性的发展壮大,所以“五行生克”之所以选用“生克”,而不用具有反义词意义的“生死”,是有极高的哲学智慧在里面的。故“五行生克”中的“生与克”又有点“术与道”的意思暗含其中。
五行生克,和而不同,和合共生
因此站在国家和民族整体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站在大历史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立场来说,我们的“西学东渐、融会贯通”也算是“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的综合施治过程,我们的“改革开放,发展生产”也就是“增强国体,培元固本”的伟大成功实践,都正当其时。而现在国家推行的诸如“房改”、“教改”、“医改"等等很多重大领域改革举措,也都是“以道统术、正本清源”的合理回调,也正恰逢其时。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整体践行“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的整体辩证思想和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科学实践过程。
所以英国哲学大师罗素说:“老子的睿智将救赎西方文明,人类的希望在中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在《历史研究》这本书中提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文明必将成为世界主流”。就连美国最有名气的预言家珍妮·狄克逊也说:“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我想他们说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其原因正如庄子所言“无用者,正所以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尽,无用之用,其用无穷,故能成为大用。”,故最大的依据可能就是我们中华数千年文化所追求的“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总体性规律,这是宇宙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发展过程的总体规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目标。
美国预言家珍妮·狄克逊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我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一直在用无数次的盛世之治来成功践行这一点。所以我们中华文化和中国人始终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高度,以无限的大局观认为西方的科学理论和东方的人文理论相互结合,才是人类前行的正确方式。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与生俱来的“无用之大用”,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担当。
然而,就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进程而言,我们和世界各国人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除了中国人在“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的道路上“先行了一小步”,其他世界各族人民似乎还没有看到这个“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术证道,道正术正”的康庄大道,还在“以有为本,以无为末,本末倒置”的“虚妄之相”里打转转。总之,只要全人类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理论指导下前进,则前进的越快灭亡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