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肉搏及受伤死亡的医学机制
在高海拔地区肉体鏖战8小时,会如何?
残酷、恐怖、魔鬼、地狱,日常生活的词汇可能都难以形容。
医学上如何看待这样的场景?
把一个南方都市生活的人,放到高海拔地区,啥都不干,坐在那里,你就要面临三个可能要命的问题:氧气稀薄(高山病)、紫外线超强(晒伤)、湿度下降(脱水)。
在海拔3000米左右,你的血氧饱和度就可以掉到90-96%。如果你活动一下,你就开始呼吸频率增加,过度通气,二氧化碳排出增加,体内PH值增加,不可避免出现高海拔症状,例如嗜睡、睡眠缺氧症。
当然你的机体不会坐以待毙,它会迅速动员肾脏加快排泄碱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你多喝水让肾脏更快的工作,也可以吃点乙酰唑胺这个药物促进这个排泄过程。
而作为高原的常驻民,人家的依仗不是肾脏,而是体内更高浓度的红细胞,组织里也有更密集的毛细血管床。看看这高原红脸就知道了。
好,那么高原肉搏呢?
你自己嘴里含一个酸奶吸管,用逃命速度跑一个100米折返,可以体验一点吸不到氧气、张大嘴的窒息感。
低氧环境下做这种极度消耗体力的事情,本身就是致命的。
而受伤流血、红细胞丢失会加速加重缺氧,加重加速脱水休克,这将迎来两个魔鬼:
1. 高海拔脑水肿 这是由于缺氧,毛细血管扩张及渗透,引起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所致。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甚至神志改变昏迷。有时患者共济失调,控制不了行走路线,一头扎到班公湖里也是不可避免的。
2. 高海拔肺水肿 也是因为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肺组织水肿,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呼吸衰竭,神志改变,甚至死亡。
要从两个魔鬼手上脱身,你需要吸氧、下撤、地塞米松注射或者服用一些硝苯地平,还需要便携式高压氧仓。
便携式高压氧仓
但在肉搏战过程中,你可能没得选择,而持续的奔袭与运动又加重了以上致病过程,所以地狱或者魔鬼真不足以形容战斗的残酷性。
一个流血的伤员,处于缺氧环境、掉到湖里爬出来、没有后援帮助撤退、饮食保暖不足,死亡将如潮水般袭来。
班公湖海拔4242米
参考资料《野外救援医学》
学习急救,关注夜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