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的重要手段——设色

色彩是这个世界最美丽的华裳,是古典诗歌最美妙的装点。自古以来,我国诗歌就和色彩结下了不解之缘,像《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等不胜枚举。浓烈的红与绿可以铸就绚烂,简单的青与白可以造就绝色。

为什么我们在诗歌中要注重景象色彩的描绘呢?
      第一是色彩可以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做到诗中有画,诗歌因此往往比绘画更具别样的含蓄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也许就是因为那些浓淡相宜的色彩太多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才挥之不去。
      其次是色彩可以表明写作的季节,如“绿杨阴里白沙堤”表明是在早春,“接天莲叶无穷碧”表明是在仲夏,“霜叶红于二月花”表明是在深秋,“千树万树梨花开”表明是严冬。
        更重要的是色彩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外现,寄情于景,色由心生。色彩的描写往往可以表明作者当时的心情,处境。
         简而言之,色彩入诗,就会使诗歌意美景丰,余韵无穷。景物都不能脱离色彩而存在,人对景物的感知,主要是凭借视觉对色彩的感知,写景状物“设色”是最重要的手段。
        表示色彩的词语主要有两种类型,为记忆方便,我们姑且称之为“明示型”和“暗示型”。明示型的如红、绿、青、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同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以用翠、碧来代替。暗示型的如“春色”“秋色”“残月”“昏灯”等暗点色彩的词语。
       在实际创作中,形象布局是很重要的,通过分析色彩词语,明确诗歌形象,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掌握诗歌情感做好充分准备。
        从色彩上描写诗歌景象有以下几个方法:
         1、明确修饰对象
        以几句诗为例进行说明: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老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明代谢榛认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从色彩词语的运用效果上分析,司空曙的诗句写了雨夜、昏灯、黄叶树、白头人,运用色彩描写,“白”“黄”是直接色彩,“雨夜”“昏灯”是暗点色彩,作者善状目前之景,诗歌形象具体鲜明,无限凄感见于言表。司空之诗比韦、白多了夜雨和昏灯两处暗点色彩的意象,为诗歌景象笼罩上黯淡凄迷的色彩。
        王勃的一首《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与司空曙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一派萧索肃杀之景,一个独立山中眺望长江肠断天涯的游子形象便跃然纸上。
       再来看贾至的一首诗:
                                  春思二首(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梨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其中的草色青青柳色黄一句所写的景物特点是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这首诗中描绘的对象是柳,那为何柳色黄所表现的并非衰败之景呢?因为这里的黄所修饰的柳是春天的柳,正是带有色彩的词语所修饰的对象决定了景物的特点。
       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着重带有色彩的词语所修饰的对象
       2,谋划场景
        仅仅凭借修饰对象来描写诗歌景像还远远不够,再让我们回到前面两首诗上来,看看司空曙的昏灯摇曳在何时,王勃的黄叶飘零在何地。夜雨独坐,他乡漂泊都是诗歌描绘色彩再现的场景,即诗歌中设置的场面和情景,也可以是作者描绘色彩时交代的背景因素,是我们描述形象必须关注的对象。
       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诗中的“夜雨”飘摇在平明送客的情景中,“夜雨”为平明送客营造黯淡冷清的氛围。
       黄庭坚的“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幾复》),在江湖而听“夜雨”,更增萧瑟之感。画面黯淡凄迷,不同于王维笔下的“渭城朝雨”,同时又与上句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清新明丽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是写黄叶,苏轼的“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所设场景为归家途中。一小棹划向远方,尽处林木数点。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曾独往,何有解作挂猿枝。后面这几句所写之景应为他想象之景,他想象的画面的黄叶灿烂,明丽动人的江南水乡。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南绿如蓝”那样热闹的景象,可他一但静静地发呆,便在《秋思》里写道:“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此景虽有红叶相衬,可是白色的月光照在长满青苔的地上,还是让人倍感清冷寂寥。
       可见用同一色彩修饰同一对象,是不同的场景,使诗歌景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满眼黄叶可以是天涯游子眼中的寂寥悲景,也可以是唱响归客心头的欢乐乐曲。满山红叶也可以是故人相逢的绚烂美景,也可以尽是离人眼中泪。这就说明,抓住色彩描写景物时,除了修饰的对象外,还有我们设置的场景。
      3,诗歌的组合关系
     下面让我们从色彩词语的运用上来比较一下两首诗: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前一首诗歌描绘的是新绿的柳枝上黄鹂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下白鹭在飞翔的画面。柳枝新绿,黄鹂欢唱,晴空万里,白鹭飞翔。诗中“黄”“翠”“白”“青”四种色彩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清新明丽的草堂春景图。后一首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读完没有一个怨字,但处处弥漫着怨情。三四句用“白”“青”“黄”“黑”四种颜色营造出肃杀凄冷的氛围,让我们体会到征人所怨究竟为何,征人远戌,离家万里,那深深的思念岂能不怨。此诗巧妙的运用色彩词语,收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上述两首诗中的色彩词语各有一组,每个组合各有四个色彩词语,其中有三个相同,只有一个不同,但是就是这个不同,决定了画面特点不同。这就是说,描写景物时除了注重修饰的对象,场景以外还要注重色彩词语的组合关系。
       更多的诗歌是通过两种颜色组成是画面来表现景象特点的。
       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这种情况被称为“异色相衬”。白居易笔下的《忆江南》,春花似火,生机盎然,春水荡漾,碧波千里,红花绿水交相辉映,景象更加绚丽夺目。几乎无需过多联想,江南绚丽春景已跃然眼前。
       古诗中常有红(暖)绿(冷)两色的映衬,“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这些作者或以红衬绿,使绿更加突出;或以绿托红,使红更加耀眼。或红绿相互映衬,使形象鲜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刚刚我们欣赏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范例。还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二首》)也是这种情况。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是以这种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有时候两种色彩不仅仅是相互映衬的关系,还有主次之分,比如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写的是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在这里,淡远的白云是火红的秋叶最好的衬托。
      上面各例是色彩的明显对比,还有一种是暗含色彩对比的情况,初看不觉得,一加玩味,就会感到富有含蓄的意境美。钱起的“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两句都未明写色彩,而雨后新竹含翠,夕阳在山见红,仍暗寓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画面的清新淡雅
       上面所讲诗歌都明显运用色彩词语,还有的诗歌只描写景物,不用颜色字,但由于各种景物的巧妙组合,在总体上形成了某种色调,因而也具有较强的色彩感。如前文提及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明月”“山林”“清泉”“青石”是一组为人熟知的自然景物,它们的形态,色泽易于联想: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在松林上,清清的泉水漫过青石淙淙流淌······一幅明净清朗的山水画尽显眼前。
        上述三个方面的讲解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诗歌创作中把握景象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从而突破描写景象的难关。
         在诗人笔下,色彩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色彩成为诗人的最爱。李白喜用“白”字,“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的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李贺则大胆运用各种艳丽色彩,成就其独特的冷艳诗风,“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新奇浓重的色彩渲染黯然凝重的氛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