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中了毒箭不仅没死,还能刮骨疗毒,为何?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华佗对关羽说:“你中的这个弩箭,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
关羽与曹仁之战,曹仁在军队的箭上涂上了毒药,但是中箭的关羽为何没死、还能让华佗“刮骨疗毒”呢?
▲关公刮骨疗毒。(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在陈寿的《三国志》里面,也是有写到关羽中了毒箭,但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不是华佗,而是军中的军医。
对于关羽刮骨疗毒的这段故事,《三国志》原文记载如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关公刮骨疗毒,勇气可嘉。(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这段话的意思是: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
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这里的“医”,显然不是华佗,否则《三国志》会标注其姓名。当然,不管到底是不是华佗来诊治,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关切的是,既然箭上涂了毒药,为何没把敌人毒死?
▲关公刮骨疗毒。(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曹仁的正规军队,在武器管理上面需要标准化,曹仁军里箭簇应该用的是“川乌”,而不是“草乌”,草乌是野生的,毒性强,川乌则人工栽培,适合军队武器的标准化。所以,关羽中的箭毒可能没那么凶猛。
第二,关羽先前“水淹七军”围攻樊城,曹仁军队的箭簇多多少少泡到了水,毒性就减弱了。加上箭泡过水之后需要烤干,乌头碱遇热也容易分解,所以射到关羽身上的箭,毒性就没有立即致命。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前不久,刘备刚刚夺得汉中后自称“汉中王”,蜀汉气势正盛。关羽率军从江陵北上,发动襄樊战役。
▲关公发动襄樊战役。(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关羽率军进攻荆州北部的樊城,当时樊城是曹操部下曹仁驻守,曹操派左将军于禁进行援救。于禁七军火速增援曹仁,关羽与于禁交锋,时至八月,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汉水骤涨,水淹七军,于禁束手就擒,部下几乎全部投降,副将庞德被活捉不降,最后被关羽所杀。
关羽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而曹操所指派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反而投降了关羽。与此同时,自许都以南,曹操阵营治下的梁、郏、陆浑等地的盗贼皆回应关羽的印号,愿为其支党,关羽一时威震华夏。
这使曹操与群臣商议迁徙汉献帝所在之许都以避关羽兵锐锋芒,司马懿、蒋济等人劝阻,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服,可遣人劝孙权在其后方干扰、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许诺“封”江南之地予孙权,则樊城之围自然解决,曹操同意。
▲关公发动襄樊战役。(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关注【无风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