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今年澳洲的房产糟心事儿! 他们有家不能回, 开发商跑路留下烂尾房……
近6个月来,悉尼连发两起高层公寓楼居民紧急撤离事件,皆因楼体开裂、存在安全隐患导致。上周出事儿的Mascot Towers还因建筑质保期已过,业主需要自掏腰包对大楼进行维修,但其实该楼的楼体问题早在2011年就暴露无遗。近来澳洲购房者们遇到的糟心事儿还远不止这些……
1
事发建筑安全隐患已有8年
6月13日,悉尼内南区高层公寓Mascot Towers内发现墙体裂缝,当局担心楼体出现位移,楼内122户居民被紧急疏散,寒风之中有家不能回。
事发后,建筑工程师紧急搭建了临时的支撑架构,警方发言人表示楼体不会立即坍塌。但是新州救援和消防局的局长Adam Dewberry表示,“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修复过程。”事件还在“不断的发展”,目前尚且不知居民们何时可以回楼居住。
今日,据《澳洲金融评论》(Financial Review)报道,一份最新文件显示,Mascot Towers结构位移问题其实早在2011年就出现了。
该建筑的物业记录显示,2011年3月,所有业主曾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委托MES咨询公司(MES Consulting)的工程师调查地下室裂缝和洗车间的漏水问题。结果调查后还发现了该建筑的公共区域走廊存在煤气表故障和泄漏现象,后者是由于“施工和施工格栅密封不良”造成的。
业主委员会会议记录显示,同年10月份,该建筑还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缺陷,包括楼体周围的结构位移、消防系统故障、游泳池漏水和花园灌溉系统故障。甚至,该公寓两栋大楼均未安装热水泵,无法有效把热水泵入高层公寓,导致住在高层的居民热水压力非常低。
当时开发商J & B Elias同意进行免费维修,并表示,“业主同开发商之间存在合作精神”。然而,维修后的缺陷竟然仍“低于澳大利亚一般工业和建筑规范的标准,完工后又出现了问题”。此后,业主委员会便开始担忧开发商的承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业主们找到的工程师表示,公寓楼的众多缺陷的“维修工作量非常大”。
而此时的开发商J & B Elias,似乎已经跑路……
《澳大利亚人报》在事发后便走访了Elias家族公司的三个地址,均未得到答复,看似已经搬离了他们在悉尼西部Homebush的地址,人去楼空,只剩下一堆未开封的信件。而Mascot Towers开发商旗下的另一家公司Oribe也已于6月9日注销了注册。
2
先交100万,修好500万
该公寓于2009年完工,现已超过6年的建筑质保期,维修费用只能由业主们买单。目前看来,包括地面层、夹层以及第二层的楼板都需要大量维修。
据了解,工程造价师团队给出的维修估价为410万澳元,最终费用或高达500万澳元。业主们需在6周内筹集100万澳元,平均每户需拿出8196澳元,用以支付“结构变形缝缺陷的维修、紧急支撑和工程的额外费用”,以及律师费、行政费、5000澳元的媒体顾问费和10万澳元的“各种”费用。
在这一些列修复工作完成后,住户才有可能回楼居住……
有租户表示自己的物品至今仍被锁在楼里,抱怨大楼管理管理方只将信息通报给业主,无视租户的权利。
也有业主表示大楼问题已经影响了他的贷款申请,银行拒绝为他提供房贷,或迫使他宣布破产。
这是近6个月内悉尼被迫疏散的第二座居民公寓楼,早在去年圣诞节期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Opal Tower也因楼体开裂,百余户居民被迫在平安夜晚紧急撤离。
3
开发商接连“破产”
Mascot Towers和Opal Tower的业主一筹莫展的同时,澳洲还接连出现开发商“破产”,而这些项目的投资者甚至连自己房子的影子都没见着,就直接陷入绝望……
近日,墨尔本Doncaster Hill地区的一家地产开发商Nicson Property Group已停止运营,名下价值3500万澳元的开发项目也随之停止。该公司一向专注于在墨尔本内城区建造公寓及联排别墅。
4月10日,澳洲最高法院下令对Nicson Property Group进行清算,并任命Mackay Goodwin为清算人。
ASIC文件显示,该公司欠参与Doncaster Hill项目的Kyriacou Architests至少14万澳元。
Nicson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为 Johnson Tran,亚裔。此前参与的建设项目总价值超过1.8亿澳元,包括位于Doncaster、West Melbourne和Elizabeth St等地的酒店,以及Footscray的一个拥有70栋联排别墅的住宅零售综合体。
6月5日,另一家墨尔本开发商Zealous Group也宣布破产,并已被联邦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交易停止,员工被解聘,名下11个未完工的联排别墅项目成了烂尾房。
该公司在Bentleigh、Brighton和Hampton等区都有项目,好几处房屋几个礼拜前便开始停工,买家们将不得不通过保险索赔来弥补损失。然而,这些烂尾房却没有任何一家建筑商愿意接手。
而这样一家开发商此前也曾获得2016年澳大利亚住房产业协会(HIA)排屋/别墅开发类的一等奖。
在这之前,另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Steller因两位联合创始人决定散伙,开始出售资产,多达76名建筑团队员工被解雇。Steller在墨尔本东南区有不少中、大型公寓楼项目,去年有价值40亿澳元的项目正在筹备中。
房地产专家兼买方代理Catherine Cashmore表示,在皇家金融服务委员会重击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之后,近期房地产行业的动荡并不令人意外。
据她所说,如今买家很难获得适当的融资,但“开发商的日子更加艰难”,因为银行仍坚持在提供融资前,开发商需先进行预售,“而他们并不确定自己即将进入的市场会如何变化,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Cashmore指出,一些开发商几年前就进行了这些开发,但如今人们无法获得融资,市场也出现了低迷,可他们仍必须解决问题。 “这可能会让整个项目偏离轨道,让你的利润化为乌有。”
在Cashmore自己的开发部门,去年共有14名购房者因无法获得贷款而没有达成协议。
要知道,这些开发商曾经带给买家们的是对未来的憧憬,是一个又一个的安家置业之梦。
如今,买家们面对一片空架子,心急如焚。他们之中有人已等待两年,投入了全部的资金,等来的却是无尽的绝望。
一系列的房产“糟心事儿”让澳洲再次意识到当今建筑业合规和执法体系方面的种种缺陷,何时才能有一套更加统一的标准和更加完善的制度,在支持地产开发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可以做的更好!
编辑:Ji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