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让孩子学会追问,这就是他思想的能力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现在,家长们大都知道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爱提问的孩子不像老一辈那么不耐烦了。但“爱问”就一定是思维发达的象征?

有一段时间,朋友的女儿来我家待了几天,我发现她很爱提问。做作业几分钟就要问一次,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这道题是什么意思之类。她已经六年级,记得鲁鲁在四、五年级时就已经很少问这类问题了,作业都是独立完成,他“工作”的时候,我是很少进他房间的。

我带她上街,她也很爱问,几乎不停在说话。但我发现,和她很难交谈下去。她问完一个问题,只要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就马上跳到另一个问题。她问的问题也很简单,譬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干脆就是她自己已经有了判断,需要得到一个确认而已,譬如“这东西很好吃,是吧?”“这东西很好玩,是吧?”很奇怪,这种句型在鲁鲁那里几乎不会出现,同样的事物,鲁鲁可能会问“这东西什么味道?”“这东西怎么玩?”

她虽然在不停地问,但似乎对答案并不关心,往往我还没解释完,她又跳到另一件事上,这让我觉得很累,很空虚,因而变得烦躁起来。

我感觉到,我和她之间好象有一道墙,我在墙这边,她在墙那边,我们之间对话就像隔墙喊话一样吃力。很多时候,她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她好像就是自问自答,我的回答根本是可有可无的。

她似乎不停地在辩识,却没有思考;不停地在发问,却根本没有倾听。这让我对“提问”这件事有了新的感悟。如果一个孩子的思维仅仅局限于知道这个事物的名称,而不去对它的样貌、本质作更多的观察、思考,并且因为轻易知道了答案,就急于转到下一个事物,这必然错失深入理解的机会。而且,提问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只有心灵开放,相互流动,才能从问答中吸收到充足的营养。

知道一个概念,只是进入大千世界中一个很小很小的房间。浅层次的提问,不过是在一个又一个小房间里穿梭,既未真正停留过,也带不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我不知道她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是这样,也许她与父母的交流模式就是这样,就只停留在表浅的层面?又或许她提问并不是真正有什么疑惑,只是想通过提问来与对方建立关系?

孩子的精神基因,主要是通过与父母的交流获得,从这个意义来说,家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与孩子交流,不仅是教他学习知识,学习为人,而且有更深一层的心智开发作用,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

提问这件事,确实不只是涉及智力,还和孩子的心理状况很有关。曾有一个朋友的小孩,我和他说话或者玩游戏时他很安静,但我一转身做其他事情,或者和别人说话暂时顾不上他,他便马上会发问,问的都是极浅的问题,似乎就是随口找一个问题来问。如果我仍然没有理他,他会很生气地大声打断我和别人的对话,非让我立即回答他不可。这种情况下的提问,就不是一种真正的交流和探讨,而是对你的能量的吸附,这会让人非常累,时间长了几近枯竭的感觉。

孩子之所以不停地想吸引大人注意,是因为他内心没有安全感,他害怕没人理,害怕被抛弃。由此可见,获得充分尊重,与父母有着良好关系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可以放心地从父母身上移开,去关心周围的大千世界,因而具有更强的探索和追问的能力。而他的独立,也让父母轻松。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也能从中获取营养。

前段时间整理日记,正好看到2004年和鲁鲁的一篇对话《树一直在长》,可以看出我和儿子的对话方式,我们彼此都获益良多。当时鲁鲁8岁,上四年级。

附:我与儿子的对话

树一直在长

和鲁鲁议论古树,我说树每一年长大一点,越老的树越大。

鲁鲁:“树每一年都在长?一直都在长吗?”

我:“是,一年一个年轮,一圈一圈的。”

鲁鲁:“树可以一直长,那人可不可以一直长呢?”

我:“不可以,人长到一定时候就停止发育了,越老可能还越矮,最后就萎缩了。”

鲁鲁:“为什么?”

我:“我也不知道。科学上好象有一个解释,我看见过,但忘了。不仅人,猪、狗、猫之类都是这样。大概,假如一直长,食物也满足不了,空间也满足不了,上帝安排的吧。树不一样,树越长得高大越好,它本身就是资源,不会危害别的生物,所以就让它长。动物太大了对自身和别的生物都不利,如果一头吃草的动物长到楼那么高,一天就把一大片草吃光了,怎么行?而且它自身的骨骼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海里的鲸鱼如果上了岸,没有水的浮力,骨头都会被自己的重量压断。所以就不让它长了。自然淘汰吧。”

鲁鲁:“那树就不会被淘汰吗?树可以长到天那么高吗?”

我:“不能。树也不能无限地长,长到太高太大,它脚下的土地也承载不了,能量也供应不上,自然就会枯萎;树的体积如果太大,风的阻力也大了,就会折断。所以,总是有限度的,总有一种机制在制约它。”

世界要平衡发展,不可能让某一种或某一个东西过份强大,过份强大的东西,无论周围的环境还是他自身都不能支持,所以过于强大是要遭天谴的。这也是个真理吧。

2004-11-28

其实,在儿子问我这个问题之前,我真没有仔细想过,我最初的回答也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儿子的追问让我的思路深入下去,想清楚了一系列的问题,也纠正了当初的偏差。好的追问是对思想的启发,是一种滋养而不是掠取,因而好的交流是种享受,不会觉得累。

很多时候,我对儿子是抱有敬意的,觉得我不能轻易去塑造他,他本身的灵性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我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帮助他更自由地吸收周遭的营养,同时将一些遮蔽天性、扭曲天性的东西去掉。

我与儿子的对话,很多具有哲学意味,越小孩子的问话,往往越是本质。因为孩子是从完全无知的状态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他所认识的每一件事物,要形成完整的印象,要知道它的全部,就要一层一层深入下去,就必须去问为什么,这就是哲学所要做的事。孩子都是哲学家,他们的深刻程度会让你惊叹,而他们赋予世界的想象力,更会让你目瞪口呆。

记得还是在鲁鲁8岁多时,有一天,他正在洗脚,突然问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宇宙是怎么来的。”

我说:“我也一直在想,但是没有想出答案。不仅是我没有想出答案,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想出来。解释倒是有很多,但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譬如,《圣经》说宇宙是上帝造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说要有日月星辰,就有了日月星辰;中国神话说天地原来是一片混沌,盘古一斧头劈开,轻的东西上升为天,重的东西下沉为地;现在的科学家说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也有的说不是。总之,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过这个问题,但还没有谁能找到最终的答案。也许永远不会有确切的答案。”

“那就只能猜了?”鲁鲁的语气并无沮丧,反而有点兴奋。

“嗯,只能猜,就看谁猜得合理。”

“那我猜啊,上帝的几百代以前的最大的那个上帝,有一天吃苹果,削了一块苹果皮一扔,就变成了一个宇宙。又削一块,一扔,又变成一个宇宙。他又吃饭,饭粒一撒,落到苹果皮上,成了一颗一颗的星星。”

“哦,你这个猜想倒真是新奇。上帝之前还有上帝,宇宙还是一个一个的!”

确实,我们从来都把宇宙想象成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但谁又能证明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不可能是封闭的、和别的宇宙并列存在的体系呢?上帝既然能够造我们这个宇宙,为什么不能造其他的宇宙?这块苹果皮和那块苹果皮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既然有我,为什么不可以有它?而且,上帝又是从哪里来的?“上帝之前那个最大的上帝”,他是谁?

鲁鲁是在追寻一个“终极”问题,就在他洗脚的时候!

我回答不了他,没人能回答他。上帝看人,就犹如人看蚂蚁。在宇宙面前,人类的渺小是无法言喻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永远也不可能有最终的答案。但渺小的人类仍然可以探索伟大的世界,这个探索本身,就使得人类从渺小中挣扎出来,成了所谓的“万物之灵”。

孩子的精神基因更多地来自于后天浸润,得益于日常活动中的认识和感染。譬如这次洗脚时的交谈,并非一次刻意的传授,但这种随意交流所达到的效果,是任何所谓的正规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孩子一定要和父母在一起。父母一定要自我提升。这是让孩子获益的最好方法。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天赋,给孩子天生的灵性提供舒展的条件。

孩子天生都有追问的能力,他所作出的任何追问都有意义。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认为思考一些问题是无用的,就不会把思维的能量供应给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和思考也就慢慢萎缩,直至消亡,人也就彻底失去追问的能力。所以,大人反而不是哲学家了,哲学已经被作为一个赘物自动萎缩掉。

哲学是这样,其他的思想呢?当我们认为思考是无用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去思考,当我们的周围充斥着不思考的人,这个气场就必定是浮躁的、空虚的。这时候,我们再要求生活在这个气场中的孩子去思考,去写出有思想的好作文,他能做到吗?

不好意思,自己给自己打个广告,没有需求的请自动飘过~~

【预告】

鲁稚老师作文课《怎样写出好作文》(第二期)即将开讲。

课程形式:微信语音授课。内容适合1-6年级孩子,特别适合亲子共听。

时间:2017年1月4日开课,每周三晚8点(北京时间)上课,每次1.5小时。

听课费:十次课共360元。

有需要的家庭请在后台留言,也可加微信:sancaogugu 咨询。

课程内容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