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入关受阻,此人突发奇想,利用恶劣天气成功破解难题

1948年11月上旬,东北全境解放,东北野战军已成为全军的一支强大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入关。

当时,敌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已成为惊弓之鸟。中央军委决定,速调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一起发起平津战役。

为此,东北野战军主力奉命于11月下旬迅速秘密入关。

11月下旬,东北已是寒气袭人的季节,河水虽已结冰,但尚未封冻,人员不能从冰上通过。大凌河便是大军入关道路上的严重阻碍。

该河全长380多公里,河幅宽约60多米,枯水期水深约1米左右。

为保障东北野战军迅速向关内开进,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命令组建没有几天的工兵一团,开赴位于锦州东北的大凌河渡口,执行架桥任务。

该处没有公路桥梁,原有一座英国人架设的铁路桥被国民党军炸毁。

工兵一团抵达大凌河渡口后,陈正峰团长便带着参谋人员到河边踏勘。

据当地老百姓介绍,非洪水期人畜虽可徒涉过河,但必须是熟知河底情况的人才敢摸索着走。显然,大部队行动,汽车、火炮、辎重是无法通过的。

参谋人员冒着严寒破冰下水调查,发现河底均为流沙,不宜架设各种类型桥架的军用桥梁。

怎么办?陈正峰召集干部们开“诸葛亮会”,共同研究架桥方案。

当时,工兵团刚刚才组建起来,虽然人员已经基本到位了,但是设备落后、材料匮乏、技术简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都与部队的工程需求不相匹配,是不折不扣的一穷二白。

最让人头疼的是,对于眼前的大凌河来说,如果继续采用列柱、架柱、堡篮桥脚架等这一套常规方法来架设军用桥,河底情况都不允许。

更何况架设浮桥既没有相应的材料,也根本锚定不住。

陈正峰说:“情况就是这样,任务无比艰巨,只有请大家开动脑筋,共同想办法才能克服这道难关啊!”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凝重,时间不等人,毕竟千军万马等着过河呀!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陈正峰团长操着一口陕西腔慢悠悠地说:“我倒是想了个办法,不知行不行——”

他话还没说完,众人就纷纷说道:“团长,你就快说吧!”

“我注意到一个情况,”陈正峰说,“刚才下河探河底的同志一上岸,衣服立即结了一层冰,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现在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时节,不是正好可以被我们当成架桥的有利条件吗?”

他看了看众人疑惑不解的眼神,说道:“你们想想看,用一些容易找到材料做‘骨架’,在河面上架一座冰桥,这不正好可以行得通吗?”

陈正峰这一番话,引起了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大家马上围绕着冰桥的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看完全可行,就这么干!”

大家讨论后认为,东北有的是高粱秆、苞米秸,在它们上面泼上水,一层压一层,很可能行得通!

众人说干就干,高粱秆、苞米秸很快备齐了,堆在岸边如同一座座小山。

陈正峰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指挥大家将高粱秆、苞米秸捆成一束一束,作为“桥板”。

桥轴线定下后,战士们破冰跃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将一束束的高粱秆、苞米秸顺着桥轴线数设在冰面上,露出冰面部分。

紧接着,战士们用脸盆往上泼水,泼完水,再将高粱秆、苞米秸顺着桥轴线放,再往上面泼水。

这样反复进行,桥一层一层地高了起来。

当桥“架”到五六十厘米高时,陈正峰命令团里的司机开着一辆载重汽车试着过桥,没想到试了之后完全没问题。

就这样,经过两三天的奋战,一座近80米长、60厘米高、5米宽的冰桥架成了。

大凌河的水悠悠地从桥下流过,冰桥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东北大军各路人马车辆日夜兼程,从大凌河的冰桥上通过。

在大军入关受阻的情况下,陈正峰突发奇想,利用恶劣天气这一条件,率领全团指战员成功破解了架桥这一难题,受到东北野战军首长的称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