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数据精确度谬误
-- 共1200字 / 阅时3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对以偏概全、偏向样本、滥用数据,三类谬误做了介绍。这期我们再介绍几个与“数据”相关的谬误。
01.
由于忽略统计数据(数值)的误差而得出精确结论的错误,我们称之为精确度谬误。
阿强和大华两人进行了专业的智力测评,阿强得到的智力商数(智商)为90,大华的为110。
所以就可以得出:大华比阿强聪明得多。
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呢?
其实不然。
一般情况下心理学界通常把智商的平均值设定为100,而普通人的智商大多在100±20之间。
这意味着智商在80~120这个区间内的人,都是普通人,彼此之间并不会有多大的智商差异。
阿强的90和大华的110,虽然差了20个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谁比谁更聪明,更谈不上“聪明得多”。
如果说“阿强为70,大华为130”,在这种情形下,得出“大华比阿强聪明得多”的结论或许能成立。
毕竟100±20的一端为<80,属于智力低常;另一端大于120,属于智力超常,这样的明显区间才能显现出差异。
02.
伪造数据谬误,指为了强化某一观点而刻意杜撰数据、或片面截取数据的错误论证,属于虚假论据谬误的一种。
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一直是个问题,媒体对此也很给力,恨不得煽起种族对立的情绪。
就某年警察执法当场射杀的数据统计结果——
纽约时报:黑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2%,但在被射杀的人中却占了30%。
华盛顿邮报:黑人只占美国人口的12%,但在被射杀的手无寸铁的人中占到了40%。
得出结论:美国警察执法时对黑人更容易实施暴力。
乍一看,种族歧视很明显。黑人被警察射杀的几率着实很高。
不过在这背后,媒体却刻意地隐藏了一些数据没告诉读者——
比如,美国有三亿多人口,而那年被警察当场射杀的人约1000人,这两个数据差距太大,没必然联系,无法作比。
再比如,被当场射杀的人中,大多数(>50%)是白人,黑人占30%左右,这30%里70%的人当时持有致命武器。
如果上面这些数据被忽略了,仅是片面的截取利于观点成立的数据,就犯了伪造数据谬误。
03.
数字陷阱,指的是由于数据诱人而将原有目标给扭曲了的错误思维形式。最常见的是返券销售。
一位先生看中了一双运动鞋,标价600元,A店搞活动“八折”,B店有同款鞋子,也做活动,不过不是打折,而是售价对半返券,相当于五折。
于是他在第二家店下了单,花了600元,得到了300元的购物券。
一拿到购物券,就被激起了消费欲,他决定寻找合适的东西给用掉。经过准确计算,他决定再花600元给妻子买一双,同时再得到300元的购物券,然后用前、后两次购物券,加起来600元刚好能为儿子也买一双,这样购物的结果就是花了1200元买了三双价值1800元的鞋,相当于6.7折。
结果到了家,妻子不喜欢鞋的颜色,儿子不喜欢鞋的款式。返券购物又不能退,整得挺尴尬。
当然了,如果这位先生给妻子和儿子买回去的鞋子,他们正好都喜欢,也是挺不错的。
原本这位先生的目的是“买那双运动鞋”,若围绕这个目标,以8折买到,花480元足矣;但是,因为5折购物券,愣是花了1200元,多花了720元。最终,也没落得个好。
最开始,是为了“买鞋而花钱”;拿到购物券后,成了“为花钱而买鞋”,这就掉进了数字陷阱。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精确度谬误、伪造数据谬误、数字陷阱的相关知识。下期 [周三] 栏目,我们再介绍几个与“类比”相关的谬误。
# [周三] 栏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