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语丝984:兰州,兰州,我来了
风在摇他的叶子,草在结他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白老师语丝984:兰州,兰州,我来了
唐代王之涣一首《凉州词 》写尽西北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而如今,这里却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初冬,我应中国研修网的邀请来兰州做学术交流。
以前来兰州多次,印象中,两岸是山,黄河穿城而过,城内高楼林立,街道狭窄。
外地人几乎对兰州的印象最深的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兰州拉面,一个是《读者》。
这两样,也是我的最爱。每逢加班结束,我总是喜欢到我们县城的兰州拉面馆,要一碗拉面犒劳自己,如今的兰州拉面在全国遍地开花,和兰州本地的拉面基本一个味。再就是《读者》,从高中开始一直陪伴我至今,现在我的案头还摆放着《读者》。兰州这两个特色,一样滋养着我的胃,一样滋养着我的灵魂。
研修网的强老师为了我的到来,安排得很细致周到。兰州的老师们学习热情很高,认真上进,相互交流很愉快。听任校说,这是今年兰州市面向全国招的一批高学历人才,市里很重视他们的培养和成长。相信若干年后,这一批人才会成为兰州教育界的中流砥柱。
每次来兰州总是匆忙,很少细细欣赏这座城市。下了高铁,坐上强老师安排的车,一路走马观花地欣赏一下兰州的市容市貌。司机师傅总会沿着黄河之滨走一段,边和我讲述一下兰州叫金城的来历,在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
看着黄河,真有一种君在黄河上游,我在黄河下游之感,这里和我们那里的黄河岸边有点相似之处,都有哺育的黄河母亲像,黄河母亲哺育着中华儿女,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共同的母亲的乳汁。
每次到兰州,都要品尝一下正宗的兰州拉面,好像到了本地品尝才正宗似的。就像到了西华的逍遥镇,不来一碗本地的胡辣汤,好像没有到逍遥镇一样。这里的兰州拉面的味道与我们那里基本上差不多,可能是心情的关系,觉得正宗的很好吃。接待的小张老师,让我品尝了地道的名吃陈云砂锅,红焖羊肉,黄河鲤鱼,都很不错。
学术交流很顺利,我的课很受这些新入职的小同行们欢迎,学校有围墙,教育没有边界,以我的27年的教育经验与他们分享,也是一种洛阳与兰州两地的智慧碰撞。
回程的时候,网约车师傅早早地等在宾馆门口,一上车,攀谈几句,他说,听你口音,你是河南老乡啊,我南阳西峡的。
我说,南阳的人,我的印象里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很豪爽。
他说,是啊,我87年来兰州,那时因为在这里当兵的姐姐,我来时十几岁,然后也在这里当兵,退伍,工作,娶妻生子,下海经商,但后来经商失败,现在开网约车,养家糊口。但我骨子里,不习惯这里,想回河南,但走不了,孩子已经15岁了,不过思乡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不说了,一言难尽,说多了都是泪。
听着老乡伤感的语调,感觉到他乡虽好,还是故土难离啊。我虽然也曾到处奔波,但毕竟未离故土,到别的地方,也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的,观赏风景,品味美食,体验文化,思乡了,就回来了,我这是旅游,而他是漂泊在异乡的游子,他乡成了故乡,真正的故乡成了异乡。
兰州,一个有着西北雄伟壮阔的性格,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与风俗。我来了,体验和品味这里的一切,然后又挥手告别。高铁载着我,两岸初冬荒凉山峦飞快地退去,黄土高坡的雄浑印我在记忆里,我来过,又离开,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再见了,兰州。
近期热点推荐
白老师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