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好友什么的相聚一起养老靠谱吗

图:Grandma Moses

说5个姐妹相约一起选了个云南的房子准备一起养老。

虽然是个某装修节目的软广,但选题本身值得探讨,尤其引发了很多的评论。

你大致可以猜到,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羡慕。美好,梦幻,理想中的养老生活。

正如过去几十年奇迹般的发展,今日中国在世俗生活层面也开始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实验。不再像以往那样,到了差不多的年纪结婚生子,传统的束缚力量跳不出老家,在陌生的城市里,个人已经不受约束了,甚至连舆论都变得十分敏感,年轻和不再年轻的人们站在了后半生的分岔路口,结婚生子,丁克,不婚。

没有任何理论保证过哪种生活方式一定更幸福,所有人都期待有个正确的答案,可惜没有。但人们依然期盼着能有哪怕一些启发来供参考,当下行动的参考。尤其是结婚生子与否如此慎重的选择。

传统价值观和舆论可能都有它们的强烈倾向,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们还可以沉下心来,更加冷静和理性地端详摆在眼前几条路。

从结局看,都是死。人必有一死是一件值得反复强调的事。并不是你我不清楚,而是很多人似乎有意无意忽视这样一个重大意义的结局。

为何说重大,因为这大概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平等了。这对芸芸众生而言,是个强烈的安慰。其次,如果生命无限,整个人的行为乃至经济学都要崩塌,所谓意义正因为生命有限。因此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会自然变得平和一些,不只是生理上的变化,心态上也逐步开始在生活中自动过滤那些原本以为非常重要的事不过是小事一桩。

认识到自己会老会死的一个极为可怕的负面就是很容易就陷入虚无。在那种无论如何都坚持一切都毫无意义的人眼里,实际上选择孤独终老是最不害人的,要死也不能拖累别人。但更严苛地审视这种心态,又是一种不诚实,既然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为何不立即自杀呢?所以,虽然不是绝对,但可以有个大概的推测,那种颓丧的所谓人设多半是凹造型上瘾,不同于自我感动,但也是一种寻求存在感的方式。

自欺欺人是无害的,只是诚实地活着会更开心一些。并且除非是有着极为强烈的成就意图,普通人很难在长期的单身之中寻找到意义,最多是在工作和其他领域升级打怪,攀登高峰,直到把自己累到干不动为止。或许才恍然大悟,一辈子都在忙活啥。

的确有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一辈子单身,在其作品被广为传颂的时刻,似乎这种生活方式也变成一种令人垂涎的选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普通人孤独终老是没有任何话题性可言,一个死在穷山沟里的光棍新闻标题都不给,只是大片大片地默默死去。

人固有一死,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活着的时候生活质量差异。这也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多亏了经济的发展,其实在今天的中国想要饿死已经很难了,那么比什么,比拥有的物质吗?那是没有尽头的。比是永远比不完的,也没有标准。好在这一点很多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在交了一大笔虚荣费用之后。但紧接着是什么,是欲望的下降,是物质上的无欲无求,并非真的无欲无求,而是商品的带来的快乐刺激越来越短暂。当然还有部分人,尤其是没钱的年轻人,对待购物像吸毒一样上瘾,在借贷无比方便的今天欠下一堆债务,人生毁掉大半。

人到中年,危机来自何处,主要是经济上的压力,不要觉得没有孩子就没压力,不要那么天真,既然剥去了情感的陪护,纯经济型养老,需要的钱不会少。其次是意义危机,这个跟钱无关,随着身体的变化,环境反馈的变化,比如以前还挺受欢迎,现在无人问津,照镜子的压力越来越大,若是还有一些身体疾病,只会让人更加恐慌。就着人均寿命掐指一算,还有几年呢?坐在空荡荡的客厅沙发上问自己,就这么等死了?吃喝玩乐也都重复好几遍了吧,事业?什么事业,钱既然都够了,动力何在?还能折腾出什么了不得的重大意义的成就?意义湮灭,日复一日都要面对这样的拷问,每过一日,就越衰老越接近死亡日。

做不到假装不知道,再多的酒精也没用,只是加速灭亡。

有孩子的人当然也会死。我们从30岁开始算,在未来的大概四十年内,每一年的生活都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一种生命力是蓬勃,是让人期待,是希望。一个成年人眼里的这些加上肩上的责任感足以描绘一个普通人这一生最重大的意义了。若是还有其他富裕的精力再去改变世界,那就是奇人了。

个体是极其受限的,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生活不是电影,在一个半小时里完成各种精彩,高潮迭起,圆满结局。不是的,生活要乏味得多,无论多有钱多成功,生活就是起床之后的16个小时(假定睡足8小时),谁还能每天把日子过得波澜壮阔吗?不会的,只是平淡无奇。这种受限其实来自宇宙的设定,逐渐衰老的生活需要新生命的唤醒,不仅是经济上的养老需求,更多的是情感,是人类天然对新生和希望的拥抱。

从古至今,从帝王到普通百姓,都有永生的野心。宫廷炼丹,民间煮药。但仅仅是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大自然早就给予了各个物种永生的秘诀了,就是繁衍,就是基因的复制和延续。也正因此,肉身的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而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新陈代谢。

生养孩子累不累,累,没有标准的累,与家长对孩子的期许成正比的累。所以也可以不那么累。但已经足够吓退很多人了。尤其当下男女对立严重,没有任何男性敢公开建议生孩子好。我也不敢,我顶多在熟人之间给出自己的建议。好在也仅仅是建议,不是干预。

的确,今天的年轻人粗糙地估计一下自己的收入,好像可以在彻底干不动之前攒够养老钱,那么纯经济的角度看,养老不需要下一代。虽然实际上的经济变化要比预想的复杂得多,各种难以预料的坑随时出现。总之,能攒够很多钱养老只是极少数人可以达到的,多数普通人是做不到年轻时攒够养老钱的。要认清这一点。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多了一个选项了,可以不要孩子,现在走在这条路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个实验其他发达国家其实有人走过,也有过调查这个群体晚年的幸福程度。但有什么用,人是不耐的,大多缺乏长远目光,都是即时满足。我们也必将看到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一堆选择了丁克或者单身人的晚年生活,陆陆续续地呈现出来。

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拭目以待,自己选的路自己负责。

那么几个好闺蜜好朋友们聚在一起养老靠谱吗?这是一个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很自然的梦幻选择。请注意,门槛不低。即便如此,我的理解是,虽然比一个人孤独在家养老强,但不靠谱。

第一,朋友之间时刻黏在一起必然会出事的。一天两天很新鲜,但这种过于亲密的友情岁月撑不了多久。人和人之间没有那么多话聊,熟人之间尤其是,多年不见才更亲密,感情回暖。天天在一起很快都只会互相暴露各自身上的缺点了。第二,其实这就是熟人组了个养老局,还需要花一大笔费用雇佣干活的人,跟养老院在本质上区别不大。再说养老院的约束好的一面是人心会更老实,这种朋友之间的,一旦有了矛盾,说解散也就解散了,完全不稳固的模式。所以我是不看好的。

养老需要什么,需要的是一定数量的钱,更需要的是家人情感上的牵挂,这条情感线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是晚年幸福的根本所在。你若问,你怎么知道,你又没老过。是这样的,这件事即便要科学地研究,也只是一些社会的跟踪调查,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调查都证明过这一点,更何况调查也未必都能获得真心话,也就是说把那些嘴硬撒谎的结论都算进去,其实结果就更可信了,人的晚年幸福,需要亲情需要友情。人之将死,没必要骗人。

当然,我们在探讨这种事情举一些个例就没劲了,有子女不孝的老人,甚至被殴打,也有貌似安享晚年的单身富人。但在分岔路口的慎重选择上,我们依靠什么,我认为并不是国外的一些调查,只是人到中年之后有孩子和没孩子对比的一番彻彻底底的对生活的反思。生活意义感缺失的中年人扪心自问,相信心里有数。

最后,以上的分析可能都是错的,你不同意很正常。在这件事上跟任何观念抱团或者怄气都毫无必要,因为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无论主动被动你都得走上某一条路,而最终结果也只能是自己负责。

上篇:???????七个问号,卖菜是有多特殊

推荐:我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所以比较开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