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谷场小米粥
花生豆藏进了小米粥
芥菜疙瘩浸透了酱油
端起碗
喝一口粥
想起了小时候
长大了要离家往外走
多少次
一步一回头
禁不住地泪流
抬起头
望望天空
咽下泪
继续走……
如果说豆豉咸菜温婉含蓄,蕴涵着家的温度;芥菜疙瘩生硬倔强,浸染着离家的忧伤;那么一碗小米粥则能沁入脾胃,滋心润肺,可以回味故乡的温柔,消解离家的忧愁。
人对小时候的回忆,对故乡的依恋,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无限延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的东西,会让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东西肆意流淌。
从去年胃病后,天天必吃小米粥。今年老家新割的谷子嗑米之后,姐就给我寄了十斤,吃完又寄了十斤。现在每天小米粥成了标配。
小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除了种小麦、玉米、红薯、高粱之外,谷子也是必种作物。水田种稻子,山地种谷子。
我们村三面环水,北靠大山,东望东岭,所以山地、岭地、良田以及沙土地,样样俱全。童年时代踏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山地,每一寸岭地,每一寸沙土地,童年无忧无虑快乐的好时光都留在了这山、这河、这岭、这地。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有块种谷子的山地,和父母去山上收过谷子,因年龄太小,终是印象模糊。后来父母觉得上山还得蹚水,甚是麻烦,就不再种山地了,谷子就种在其他地里。
春天播种,秋天收谷。小小的谷子苗,像狗尾巴草一样,小孩子很难将二者分开。到谷子地里除草,很容易把谷子当草拔了,把草当谷子留下来。所谓“良莠不分”就是这么得来的。
谷子在刚结穗的时候,样子也像狗尾巴草。随着它们渐渐长大,就容易分辨些了,谷子越来越长,越来越壮,而狗尾巴草是依然是小小的,短短的,细细的。
秋天谷子成熟的时候,滥竽充数的狗尾巴草就彻底暴露了,谷子变成金黄色,又大有饱满,沉甸甸地,而狗尾巴草还是又细有小,轻飘飘地。
谷子收获之后,先要将谷穗剪下来摊在地上晒干,然后把谷粒从谷穗上或捶打或碾压下来,最后再去掉谷粒身上的那层外皮,才称作小米。
说起来晒谷子脱粒,就不免让人想起来那遥远时代的打谷场,那个同样承载了童年欢乐的场地。
村委会统一集中配给每家每户一二分地,作麦场和打谷场用,所以家家户户的打谷场都连在一起。麦收前就会把打谷场(那时叫麦场,用来晒打麦子,秋天打谷子的时候再叫打谷场)用遛柱(老家发音“绿柱”)压好,麦收完了,秋收打谷子和大豆子的时候再用。
打谷场被遛柱压得硬实平整,堪比混凝土,对于天天在泥巴地里的娃们来说,有这样平整宽敞的地方,就可以随意打螃连(侧手翻)、捉迷藏了。冬天闲下来的打谷场,就成了孩子们学自行车的好场地。
打谷场上大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孩子们忙中偷懒,四处寻找小伙伴撒欢。
谷子脱粒的方法根据各家谷子的多少和自家工具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夫妻二人拉遛柱,有的用牛拉遛柱,有些地方还用毛驴拉遛柱,谷子种的少的人家,不值当上打谷场,就用村里的石碾碾压。
脱粒完成之后,还要趁风扬一番,去掉穗柄等杂质。这个扬场也需要技巧,有些不会扬场的人,会扬一身的谷粒谷皮,迷了眼睛。
去掉穗柄的谷子,上面还裹着一层硬皮。这层硬皮是要去掉的,要不熬出来的粥会扎嗓子。
谷子营养价值高,一般谁家母牛或者母猪快生崽子的时候,都会提前准备好谷子,待生产的时候,主人就会大锅开灶,熬一锅谷子粥给母牛或者母猪喝,这是学了北方妇人坐月子。
以前,北方妇人坐月子,滋补必吃的两样东西就是小米粥和荷包蛋,直到现在,这两样也是女人月子里的最佳食品,好消化,易吸收。
在没有嗑米机器的时候,去皮都要用石碾。橼子笤帚碾沟沟,一圈一圈推碾走,里扫扫,外开开,这石碾吱吱嘎嘎,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谷子被碾了一阵子之后,随意抓起一把,放嘴边一吹,皮能吹掉的时候,就可以用簸萁颠掉谷皮了。
现代去谷子皮都用嗑米机,省掉了很多人力和麻烦,但一定程度上也省掉了当年那些单纯快乐的时光。
经过这一道道工序,小米终于脱壳而出了,颜色黄中透着微白,光滑细腻,要是把手埋进小米里,顿觉柔滑松散,手拿出来的时候,像涂了一层护肤的脂粉,连擦手油都免了。
淘洗之后,大火烧开,小火细细熬出米油。小米可以和很多食材一起熬,花生、大米、红枣、桂圆、红薯、山药、南瓜等等,看你自己喜欢什么口味吧。
寒冷的天气里,喝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胃一下子就暖了,心一下子就满了。
吃过各地的小米,都不如老家的沂蒙山的小米,沂蒙山的小米是能熬出油的小米,也是饱涵浓浓乡情的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