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3个“三点”式思维方式及应用

—01—

“只说三点”嘛,好是好,但是要如何做涅~?”

哦…也是也是,知道好,是一回事,怎么用,是另一回事。那么“只说三点”到底怎么用呢?首先,离不开对它存在的本质原因——为了表达更清晰更容易理解记忆——的思考;其次,使用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境。

就第一点“存在原因”,如果我不想说话也不想写字,那么就不需要所谓的“只说三点”,当然也就不存在让别人理解了,所以它用在我想清晰地向外界表达观点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脑子里面有东西要思考、或者想要往外面倒的时候,可以调用“三点”式的思维方式。

就第二点“具体情境”,如果我现在就是“只说三点”,完了,表达的框架是搭出来了,现在开始说了…说什么?这样的表达框架下面具体说什么内容呢,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填充。即针对一个主题,找对应的能够支撑它的理由或依据,不要跳离主题的出戏。

对遇到的事情或问题的思考谁都躲不掉,不管你愿不愿意;对观点(看法/态度/结论)的表达意愿毋庸置疑,不同人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敢不敢、能不能更恰当而已。掌握一些最简单的“三点”式思维方式,不管对于思考还是表达,都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02—

推荐的首个“三点”式思维方式是“2W1H”,即遇到问题,需要思考和表达时,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出发。What-是什么?-你和对话的人正在说的、做的是哪件具体的事(问题/现象)?;Why-为什么?-你们为什么遇到了这个事,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How-如何做?-你们面对这样的事有哪些具体的应对方式、或将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在使用时,把对应的具体情境信息添加进去即可。比如当前的“武汉病”,需要思考和表达时,就可以说三点:首先(What),它是新型冠状病毒,病症表现和危害是……;其次(Why),病毒的来源/起因是……;最后(How),我们需要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是……

这样的思考和表述,如果你是医生,那么听着就觉得你专业;如果不是,听着会觉得你讲的挺有道理(逻辑上理解起来通顺着)。

这个思维方式也就是经典的问题解决模式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比如用上面的案例做个套用,把问题定义为:如何制止“武汉病”传播?那么问题分析的维度就是:病毒的属性、传播途径、传播介质;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定点对抗杀死、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播介质。这样就可以对同一个话题进行深一层的讨论。

—03—

第二个推荐的“三点”式思维方式是:观点、理由、事实,即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时能准确地区分三者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到理性分析与判断,不至于被媒体、谣言、无良大V、砖家叫兽、广告等给带偏。观点,就是这个信息主要是在说啥、想要说的核心内容是啥;理由,支持、解释或证明上面观点的信息;事实,即客观物体与现象的真实情况,主要以数字、图表、时间轴等形式呈现。

比如面对“武汉病”媒体上各种来源的信息,有的仅仅说“和SARS一样很恐怖”然后给出的解释信息是大篇幅对恐怖状态的描述,看着吓人,使人不安。而有的信息会是:给出结论“它是严重,但没有SARS严重 ”;给出的支撑理由“两者的病理对比前者简单、细胞结构及转播方式对比前者范围小、症状对比前者重疾致死几率底”;给出的客观事实“对比的数据报告、结构示意图转播路径图、重疾致死病例统计数据”。

如果作为一个观众,看到第一种信息第一反应会恐慌,但如果用这个思维方式去套着分析,就能判断出它的可信度很低;而对应的第二种信息就更具说服力。同样的,如果你自己在表达一个观点或者看法时,想让听众有好的反馈,坚持用“观点、理由、事实”的思维方式,就没有错。

—04—

第三个推荐的“三点”式思维方式是:主体、客体、关系,即要分析一件事情,发表一个观点,可以从事件或观点的主体-发起者、客体-接收者、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关联,三个方面各自进行思考或阐述,形成简明扼要的三点。

再拿“武汉病”一事举例。问及“武汉病”的危害,主体方面讲:这个到底是个什么病毒、存活方式、传播方式;客体方面讲:健康的人体状态,常规的病症如何;关系方面讲:被该病毒入侵的人体会成为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影响,严重程度。问及“武汉病”的预防,主体方面讲:病毒自生的传播方式;客体方面讲:人体容易被入侵的途径;关系方面讲:链接桥梁是什么,哪些具体操作可以阻断。

如此思考和表达,就能清晰的使大家对该病毒有个认知,也可以有明确的预防建议,大家不至于漠视,也不至于恐慌。

当然,以上推荐这三个“三点”式思维方式——不是专门拿来说病毒的——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其他很多事情上都可用得上。先把这三个思维方式熟悉起来,便可逐渐搭建起你思考和表达的逻辑框架,待遇到具体的事项时,提取对应的事项信息、套用合适的逻辑框架,进行观点或看法的思考和表达,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