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之”法与“走之底”法,难点在哪里?

书法三昧
公众号

“之”法与“走之底”法

“之”与“走之底”在汉碑隶书中出现次数非常多,而且写法也比较多样。从笔画来看,即是点、撇、捺的组合,其中捺其实就是一个倾斜的波画。点、撇、捺这三个笔画,每个都有多种形态,组合在一起,自然会带来多种形态变化。

1.1 “之”法

且不说清秀一路隶书与朴拙一路隶书相比,“之”与“走之底”有较大差别,即使是清秀一路隶书中也有着不小的差异。(如下图12-1、2)

图12-1 《曹全碑》“之”、《礼器碑》“之”
图12-2 《孔宙碑》“之”、《小子碑》“之”
通过图12-1、2中的比较,可以看出“之”的写法,《曹全碑》与《孔宙碑》相 近,《礼器碑》与《小子碑》相近。
首先,前二碑中第二个点作点状,后二碑中第二个点作短竖状。其次,前二碑的撇与捺是续接完成的,相接处只有一个交叠;后二碑撇与捺之间多了一个短竖(也常写作短撇),撇与捺的交接处是在短竖上。再次,前二碑中撇画的弧度是上拱的,后二碑则是略有下陷的。
图12-3 “之”写法示范
不过,“之”与“走之底”的书写,其难不在单个笔画做到精到,而是难在将这些笔画串成一体,使之一气呵成,有舟行水面、乘风破浪之势。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写“之”时,第一笔先字写中间的点(在《曹全碑》《孔宙碑》中为点,在《礼器碑》《小子碑》中为短竖),然后逆锋落笔写前一个点,注意映带,提笔凌空,至撇画位置逆锋入纸,写撇画,行笔至撇画末梢后,顿驻,翻折笔锋,然后完成捺。(图12-3)
1.2  “走之底”法
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提到,走之底的捺如同一个斜波画,秀逸一路隶书中的走之底各有不同,情态各异。走之底除了捺,还有四个既像点也像撇的笔画,各个碑 帖不尽相同。
图12-4 《曹全碑》“遭”、《礼器碑》“造”
如图12-4中,《曹全碑》的走之底,是三个大小相似的点由内向外,然后写一个撇(或斜竖),这四个笔画都是斜向平行的,如“遭”字。《礼器碑》的走之底,则是三个点由外向内,长度则是一个比一个长,第四个笔画则是顺势作撇,如“造”字。
图12-5 《孔宙碑》“速”、《小子碑》“近”
《孔宙碑》的走之底,则是由内向外四个撇,每个撇方向相近,大小则不同,如“速”字。《小子碑》的走之底,则是前三个点由内而外呈灯泡光的发散状,第四个笔画作短撇,起笔处在第三个笔画里,如“近”字。
以上所述的“走之底”的微妙变化,只要细致观察,是不难发现的。
写走之底,单个笔画一一写美观并不难,难的是像写“之”字那样首尾贯串,前后相接。因此,需要将这些用笔动作反复加以练习。

E N 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