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留下一条家法,朱棣偷偷改了4个字,结果给子孙惹来4场横祸

朱元璋驱逐胡虏开创大明,功业煌煌,最终未能入选四大明君,未能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驾齐驱,有几个重要原因。除了臭名昭著的残暴嗜杀,还有一个毛病是心胸狭隘,猜忌疑虑之心太重,对于他人严重缺乏信任感,恨不得把兵权、相权全部攥在手中,给谁都不放心。洪武年间大杀功臣,根本原因就是想收回权力,集中皇权。
朱元璋把统兵大将屠戮一空,又把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杨宪等宰相全部宰掉,并永久废除宰相的职位,彻底实现了大权一把抓。但堂堂大明帝国,
事无巨细全靠他一人裁决,繁重庞杂的工作量,天长日久谁也受不了。于是,不知不觉间,他身边的宦官逐渐走上台前,成为他的重要助手。
但朱元璋马上意识到,宦官阶层同样会给皇权带来威胁,历朝历代宦官专权乱政之惨祸,实在数不胜数。朱元璋处心积虑想了一招,来防止后世皇帝宠信宦官,“洪武十七年立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从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就成为大明朝历代相传的家法,想以此来警告约束后世皇帝和宦官。
朱元璋死后,他儿子燕王朱棣和他孙子建文帝,为了皇位大打出手,数年征战之后,朱棣赢得胜利,是为明成祖。朱棣不仅继承了老爸的雄才大略,还继承了老爸的疑虑猜忌心态。
加之他是谋朝篡位上台,朝中大臣对他持反对态度者不乏其人,因此对大臣的猜疑防范之心,比之朱元璋有增无减。
在此背景下,朱棣开始重用身边宦官,把他们作为可信赖之人。于是永乐年间,原来在皇宫中深藏不露的宦官们,开始大模大样参与政事。闻名世界的七下西洋,就是由宦官郑和率领执行的。很多宦官被安插到军队中担任监军,代表皇帝监督武将言行。在特务机构锦衣卫之外,在开设一个级别更高的东厂,首领也是皇帝的亲信宦官。
同时朱棣为了掩人耳目,免得背负违背朱元璋家法的恶名,他还郑重其事明发旨意:“朕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表面看来,大义凛然冠冕堂皇,口口声声谨遵祖训,其实他暗中使出偷梁换柱的法子,把朱元璋家法中“干预政事”四个字,偷偷改成了“擅调发”。
这样一来,家法中的“不得干预政事”,就变成了“不得擅调发”,实质含义已经有了本质区别。朱元璋说的是宦官根本不准染指政事,而朱棣的意思是宦官可以参与政事,只是不得擅自做主。朱棣耍了个文字游戏,自以为很聪明,却不料他这一改,从此开启了祸乱之源,把大明江山推进万丈深渊。
以朱棣在位期间为转折点,失去约束的宦官,此后如同猛虎出笼,肆无忌惮祸乱朝纲。明朝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为猖獗的时代之一。巧合的是,明朝接连发生四场惨烈阉祸,出现了有名的四大权阉。明英宗时期的王振,一手导致土木之变,致使大明皇帝变身敌国俘虏,明武宗时期的刘瑾,贪婪纳贿,富可敌国,明宪宗时期的汪直,权倾朝野,擅作威福,天启皇帝时的魏忠贤,残害忠良把持朝政。
每一次阉祸,都给明朝带来不可弥补的重创,让朱家皇室子孙吃尽苦头。朱棣作为这一切灾难的始作俑者,他自诩的英明之君形象也因此大受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