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中的漕运和制船——中国水运网
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人们多从艺术的角度评价其为“美术作品中的瑰宝”、“传世国宝中的精品。”笔者以为,《清明上河图》的主题是“上河”,反映了宋代漕运制船方面的历史,是研究、考稽、复原北宋汴河船只的重要文物。
[NextPage]
【一】
宋代的繁忙漕运激起了画师的创作欲望
五代、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由西安、洛阳东移至开封,汴京成为当朝的国都。“长安便于守,洛阳便于利,开封便于战。”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藩镇称兵倡乱的战祸根源,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战略部署,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奇剧,集“八十万禁军”驻扎在京师一带。这样一来,几十万大军、皇宫官衙、黎民百姓(北宋时东京有人口150万)的食用粮物供应,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军国要务。
“建国之基,惟汴是赖”,汴河是开封通往富庶江南的主要运渠。由于汴河引斗水升沙的黄河为水源,泥沙淤积严重,所以自北宋前期起,每当秋冬枯水季节,都要停航清淤。经过疏浚整治后,第二年春天,装载京城急需的粮、盐、茶、料等大量生活物质的漕船,便沿汴河“纲运沓来”。据史载,到北宋叶仁宗时,就已“岁漕米八百万石”。伴随运河船只的来去往返,行远访近、迎宾送客也成为时尚新景。码头、桥埠、渡口,船拥人堵,热闹非凡,异常壮观。久而久之,每年春天,人们多去汴水沿岸,或观赏“头纲”、“初漕”的盛况,或购买事需人用的物品,或郊游,或聚别,年积岁累,积淀形成了一种春日情结,也就是“清明习俗”。
这种习俗反映了京城与汴水、汴水与漕运、漕运与清明、清明与上河,这种多层次的相互依存关系。史书又载,每当皇帝一时兴起,便会举行“放水入河仪式”,这一日,“开封城万人空巷,运河两岸则人头攒动,拥挤非常……”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清明时节,汴京人走出城门,踏青祭祖、争睹漕运新船和水载百物众宝的繁闹景况。汴渠,当为画师心之所系;汴水的浪花,荡击着作者心灵;激越的号子,震撼着作者创作力。
[NextPage]
【二】
长卷的巧妙构图表现了汴渠的漕运船桥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明上河图》绢本,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展开画图大作,从结构上看,全幅由卷首的郊野、卷中的河流、卷尾的城街三部分组成。中间的河流,包括两岸的港湾、码头、渡口、纤道、店仓、河上的桥、水中的船等,占据了整个画幅的五分有三,超过了一大半。位于整卷中心线上的是一座凌空飞架、长虹卧波的桥梁——虹桥,虹桥是汴京东南的第一大粮物集散地,是都城东郊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在虹桥下的水面上,有不同运停状态、不同视角的25条船,其中货船12条,客船10条,舢板小舟2只,画面上2条运米的漕船正打开棚侧的舱门往岸上搬卸粮袋。
从内容情节上看,第一段郊野是画作的启始,田园寂寥,阳气初动,时至清明。第三段城街是画作的尾部,城楼巍峨,路衢纵横,店铺林立,有序而止。第二段的河流是画作的主体,河宽水长,波流涟急。一朵朵飞溅的浪花,一湾湾旋转的水涡,漪澜成文,细微至极。河中之船,有漕、货、客、渡、舢等不同船种。舟停舟泊,拴船的绳桩,登陆的跳板,装卸工扛着沉重的粮袋麻包,压得直不起腰来;舟行舟运,六人掌控的头梢,八人摇曳的尾橹(尾梢),纤夫们在纤道上弓着身子,艰难地移步前行。长长的纤绳,悠悠的思绪,似乎在诉说一个个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
大师刻意安排的情节高潮,是画中的“虹桥抢险”—— 一艘紧急调头过桥的大船:只见画中众多人儿拨篙弄杆、抛绳扳舵,大呼小叫,手忙脚乱,惊恐紧张的气氛,险象环生的场景,令人拍案叫绝。汴河漕运,是京都的经济命脉,画师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来铺陈长河上下、城门内外的大都市繁华。三大段落的巧妙构图,如同文赋的起承转合,有铺垫渐启的序幕,有此起彼伏的发展,有引人入胜的重点,有惊心动魄的高潮,有嘎然而止的尾声。
在作者的心目中,关于“食为命”、“漕为本”、百船竞发、鲜活生动的汴河是需要浓墨重彩来表达描绘的重中之重。大幅画面的漕运河船,众生百态的800多个市井人物,正是伟大艺术品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NextPage]
【三】
绘图的写实手法保留了宋船的珍贵资料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生动完美、娴熟创新的技巧,形象直观、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各种视角的汴河船只,为后世留下了反映当时汴船型制、结构、属具、操驾等的船舶图样,成为研究、复原宋代古船的珍贵文物资料。
从大型船舶的文物出土讲,1974年福建泉州后渚港出土过南宋木造航海货船,1984年山东蓬莱水城发掘了元代水军海上战船,宋元之前、较完整的大型古船出土件却未曾见有。著名船史专家席龙飞所著的《中国造船史》说,写真的《清明上河图》所表明的汴河船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从图中可以窥见到当时船舶发展的许多技术成就:一是船型上有明确的客、货区别,其中客船总体布置精当合用,两弦有通风、采光的窗子。顶棚用苇席材料,有利于船体的稳定和安全。尾部向后延伸,相当于现代内河船常用的假尾。货船的顶棚用木板钉制,载货量大,装卸货物则通过开向两弦的舱口出入,较为方便。二是图上未见船帆,舟船的推进工具是橹(梢)、篙、纤等。船上的人字桅供拉纤用,此桅在结构上并不伸向船底,而是榫接在横于顶棚的圆木上,且起倒自如。(1999年安徽淮北柳孜出土了唐代隋渠运河上的八条船均无桅帆,就是很好的实物佐证。)三是众多船只的尾部都使用了平衡舵,并可升降,说明我国远在12世纪初就开始应用此种轻便高效、操作灵活、相当先进的舵型。(欧洲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国家,此时还处在“以桨代舵”的时代,直到15世纪时,才出现了尾柱舵,18世纪末,平衡舵才开始被视为一项新颖的舵型。)
傍岸停靠的众船均挽缆栓索于地桩之上,没有使用铁锚的情形。而在一条较小船只的艏部,却画有一具块状石锭。(古舟系石为碇,碇的作用是,或抛岸上或沉水底以固定泊位。)这说明,虽然我国早在汉代就已出现了木石碇(木石锚),五代时出现了铁锚,但到了宋时,铁锚还未达到船只普遍使用的程度。
图中的虹桥尤值得一提,由于汴河漕运是京师命脉所在,航运一日不可中断,原来建在汴河上的木柱墩的梁桥经常发生船只碰撞柱墩,导致船毁桥塌人亡的事故,这就迫切需要建造一种不用桥墩的“无脚桥”,于是,汴河虹桥应运而生。这座高大单孔木结构拱桥,由五排拱骨支撑,从物理学原理分析,它既减少了猛水冲击的阻力,又增强了桥面的承重力,高超的造桥技术,无疑是一个创举。为此,有专家说,虹桥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桥。
[NextPage]
【四】
钦定的画名明示了“上河”的主旨思想
张择端完成这幅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宋徽宗。酷爱书画、擅长丹青的当朝皇帝赵佶阅图后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用瘦金体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然后钤上了自己珍爱的双龙小玺,并作为“御府库藏”收存起来。可以说,皇帝依据画家的意图,亲笔签定了与主题相符、与内容贴切的画作题名。
《清明上河图》画名的五个字,直白明了地告诉人们,春时“清明”,汴京的老百姓出城“上河”,迎船看奇。舳舻相继南来北往的舟,商旅不绝东行西去的车,柴米油盐酱醋茶,珠翠珍玩绸缎锦,五光十色,昼火夜红。走在繁盛喧腾的汴河上,如赶庙会,似逛集市,胜过年节。发达的纲漕船运,营造出一派吉瑞太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