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垚:走进历史文化的伍子胥
走进历史文化的伍子胥
肖
垚
“波神”“奇”在哪里?何以为“神”?传奇背后是否深藏着某种文化价值?反复品读《劳动时报》10月23日、10月30日“漫话·说史”版刊发的文章《波神传奇》上下篇后,我不禁浮想联翩。
以前也读过伍子胥的故事,也曾有幸游览过苏州、杭州有关名胜古迹,但似乎印象不深,觉得他虽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却离我们太遥远。
如今读完《波神传奇》,觉得伍子胥的形象突然生动起来,似乎已经真正走入内心深处。这或许是“波神传奇”的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使然。
传奇的主人公伍子胥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其故事之所以称“奇”,我以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他的出身可谓奇显。伍子胥出生在世代为宦的楚国贵族家庭。曾祖伍参尽管当时只是一位身份低下的嬖人,但凭着他对春秋时晋楚之间那场著名的邲之战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走进了中国古代战争史。祖父伍举、父亲伍奢都任过楚王室高官,伍奢曾任平王太子建太傅,地位显赫。算下来,伍子胥属于“官四代”了。
二是他的逃亡经历可谓奇险。太傅伍奢犯颜直谏,被污为太子同党,伍氏家族遭受灭顶之灾。侥幸逃脱的伍子胥先随太子建在宋、郑、晋国间流亡,后又力保太子遗孤,亡命天涯。晓飞老师的新作《波神传奇(上)》选择新的视角,以文学笔法对伍子胥逃楚奔吴途中的奇遇进行了精彩而生动的描绘,细腻刻画了伍子胥身处逆境时的人物性格,这是对史载的疏忽或跳跃部分合理有益的补充,充分展现了伍子胥无比艰难的反抗之路。
三是他的功业堪称奇迹。伍子胥昭关脱险后,投奔吴国,为报阖闾知遇之恩,助其夺得吴国王位,受命担任吴国都城总设计师,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七荐孙武整军经武,吴国迅速崛起并称霸于诸侯,开创了苏州历史上最具王者之气的时代。夫差任期,伍子胥因诤谏遭吴王猜忌疏远,终被赐剑自戕,一世孤雄壮烈的传奇人生戛然而止。而伍子胥临死前一语成谶,之后吴国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所灭,目光短浅、刚愎自用的二十五世吴王夫差把他父亲创下的强大王朝断送了,令人扼腕叹息。晓飞老师近作《波神传奇(下)》,全方位演绎了这一段传奇经历,其中涉及多则有名的历史典故,用“新卧薪尝胆”统领全文,寓意新颖,趣味性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伍子胥是春秋晚期中华大地闪亮登场的一位重要政治明星,也是勾吴国“称霸”过程中众多历史人物中最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像一条金线,将专诸、王僚、阖闾、孙武子、夫差、伯嚭、勾践、范蠡、西施等一大群历史名人串联起来,共同将那一段吴越历史演绎得波澜壮阔、险象环生。正如苏州学者吴恩培所说,伍子胥“作为一个政治上的漂泊者,因楚国的政治、文化旋涡而逃亡奔吴,接着就卷入了吴国的政治、文化旋涡,死后又卷入了越国的文化旋涡。”伍子胥的命运悲剧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深深地烙在了那个历史时代,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叹息。
伍子胥死后,在古吴、越等地掀起了一系列的祭祀纪念活动。“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苏州民间故事》详细记载了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传说《伍子胥之死》。胥王庙里封他为镇湖的湖神,又称涛神。胥口伍相国祠有联语:“孝当竭力,忠则尽命;身为相国,死为涛神。”作为春秋勾吴国的敌国——越国,在古杭州也拉开了祭祀伍子胥的帷幕。传说深受钱塘潮水之患的古越人,在无法找到科学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开始嗔怪、怨恨“在水底阴魂不散驱水为涛”的伍子胥,到后来转为求助、祈祷倔强刚烈“御灾捍患”的伍子胥,并最终冠之以潮神、水仙的称号。古越人把杭州祭祀伍子胥并为之立庙的那座山叫“吴山”或“胥山”,伍公庙后殿为潮神殿,为吴山独有。吴恩培认为这“是一种宗教式的灵魂抚慰”。
伍子胥是一位个性鲜明、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人生经历较复杂,可谓曲折而悲壮。《波神传奇》里的伍子胥形象更加丰满,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浸透着儒家人文理想,绽放出人性的光辉以及力量之美、智慧之美、艺术之美。
先秦诸子及后世史家给于伍子胥崇高的评价,举世瞩目的上海博物馆藏楚国楚竹书,《鬼神之明》篇中第三简有曰:“五(伍)子疋(胥)者,天下之圣人也。”专家分析《墨子》的这篇佚文是现存文献中最早将伍子胥作为“圣人”的记载,也是对伍子胥的最高评价。司马迁称赞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
从文化的视角看,伍子胥身上包蕴着传统道德“忠”“孝”的对立与统一。在不同的区域文化背景下,所表现的文化价值取向各有侧重。吴文化弘扬他忠孝统一的完美价值观,作为吴国的大臣,灭楚既为父兄报仇雪恨,又是对吴国的忠诚不贰。在楚文化里,忠与孝在伍子胥身上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形态,二者之间他只有取舍,不能双全。如忠于故主楚平王,就是不孝;而要尽孝复仇,则是对故主不忠。而越文化,则崇尚“人神共居、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对于自然灾害,受科学文化知识限制的古越人,只能祈求潮神伍子胥的保佑了。
其实,走进历史文化的伍子胥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人物,而已成为一个历史文化符号,“伍子胥信仰”从早期的吴越之地逐渐向中原传播,早已融入了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如今,苏州、杭州、湖北、河南、山东等地都在充分挖掘并弘扬老祖宗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伍子胥文化成为当地发展旅游文化经济的宝贵资源。
刊发于2020.11.12《劳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