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焦虑?说说3种过度焦虑,变坏为好

似乎没有哪一个时代,作父母像今天我们这样,来得压力更大,焦虑更多。

一方面孩子一孩化,哪怕二孩,父母间最纠结的问题,往往是生容易,养育难。

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所说:

“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这种变化当然是进步,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做好父母'的信息太多太杂,往往容易让家长陷入焦虑当中。”

换句话说,现在的父母,给孩子的关注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和希望,也在各种信息的刻意收集与留意下,产生比父辈们更强的焦虑。

在我父亲的那一代人,养育一个孩子,似乎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而身边的人,教育也是如此,哪里有什么教育不了的事情,有的话打一顿,解决不了?那就打两顿!

在今天,我们作了别人的父母之后,再来看父辈们的教育,总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但如果沿用父辈教育我们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却达不到当年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效果,还发现往往与我们知道的“新式教育方法”相冲突,一没效果二没方向,信息时代下的我们,只会更加焦虑。

三种过度焦虑下的行为

焦虑,带来的就是过度的行为:过度敏感、过度控制、过度保护,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极其不利。

过度的敏感,会让我们一碰到孩子的问题,就如临大敌,而且对我们的行为特别的谨慎,深怕我们的某一个行为和动作,给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

实际上,孩子并没有那么娇气,碰到成长中的问题,以平常心去面对,有时候甚至有一点点的情绪在里面,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比如,也许我们吼骂和批评了孩子,过后非常自责,这种自责是觉得,我本可以控制自己的,我本可以对你的态度更好的,所以我错了。

如果总是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孩子会感受到我们的这种能量,最终真的会觉得父母在亏欠他。

实际上并非如此,父母有了情绪后的释放,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要做的,是避免过度的反应,以及在事后,与孩子诚恳的沟通,疗愈孩子最佳的时间,一定是在事情刚发生不久。

孩子们对父母,天生就善于原谅,所以,不用担心太多,过度的敏感反而带来孩子的脆弱。

过度的控制,来自于对未来的焦虑,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走过的弯路。

过度控制下的父母,是直升机型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进行着监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俯冲而下。

过度控制型的父母,过于强势,带来的就是孩子的怯懦与自卑。

孩子变成提线木偶,所有的举动都被父母在高处控制着,一旦父母放手,他们将无所适从。

过度控制型的父母,往往以妈妈居多,爸爸则是弱化成为配角,因为爸爸常常发挥不好妈妈想要的效果,结果在家庭教育中,被边缘化了。

在过度控制型父母的心中,会有一个理想型的孩子,这个孩子:完美、乖巧、听话、聪明,这个想象中的完美形象,一旦与自己现实中的孩子比较,立刻就显出了巨大的差距。

这样的差距会让父母更加焦虑,也更加坚定,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殊不知,一个处处完美的孩子,是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如果真的有,这个孩子也不会呆在人间,而应该是在天堂。

打破这种完美形象,接纳现实中不完美的孩子,是这类父母最难跨过的心槛。

再来说说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常常更多是长辈抚养下的孩子,不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澡大小便,一切都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成长。

当然很多过度保护的父母,也是如此,在她们眼里,这个世界充满了无数的危险与可怕,我的孩子怎么可能自己去面对,他还那么弱小,他还需要父母的保护。

为了保护孩子,她们禁止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会为孩子做一切的事情,永远对孩子充满了害怕与焦虑。

这样的孩子,就活在父母、长辈所营造的温室里,只负责长大,不负责成熟,直到有一天,成为巨婴,或者永远在心理上是个孩子,再也走不出来。

如何摆脱过度焦虑

说了这么多,看来焦虑下的父母,很多事情都做得过了火。

但我们也要说,焦虑并非坏事,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它也带了我们重要的益处,那就是这件事情很重要,值得我们认真地对待和投入。

那么,摆脱过度的焦虑,我们可以这么做:

1、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才知道,2岁时有个魔鬼般的两岁,“说谎”只是孩子一种表达的方式,突然的发脾气是情绪能力成长中的必然等等。

当你了解了,你的焦虑将大大缓解。

2、对焦虑进行分类

不是所有的焦虑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赵昱鲲博士在《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中写道,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其中的关键在于焦虑的程度——焦虑程度要与事情的危险程度相匹配。

老虎会吃了你,是非常危险的存在;狐狸会吃了你家的鸡,会让你的财产受到损失;野猫会偷你家的鱼,也是一组财产损失,但是只需要你辛苦一些,打多点鱼就可以弥补了。

那么,你的焦虑水平应当和他们对你造成的危险相匹配:面对老虎产生的焦虑,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解决;

面对狐狸级别的问题,你应当高度重视、仔细研究,然后一步步地解决;面对那些野猫级别的问题,虽然也需要尽快地进行解决,但是却没有必要深夜不眠、大动干戈。

3、抓大放小

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性指标和能力,一定要放在重点,这是“老虎级别”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独立、情绪管控、表达能力、人生观等等,对于孩子今天有没撒谎,昨天有没打人这些,可以平常心对待。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些无法量化的能力,恰恰才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比如社交能力、专注力、想象力等等,能量化的如考试成绩、作业对错,反而应该置于次要方面,也就是说,不用在这上面过于焦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无法量化的能力上面。

以上,是对焦虑的一些思考,这里拿出来与你分享。

总的来说,焦虑是种新时代下的常态,我们面对孩子的教育,都会有焦虑,但焦虑不要过度,我们要学会对焦虑进行分类,抓大放小,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

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