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 慢性病康复的重要锻炼手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招式动图
太极拳与慢性病的康复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柔和的运动,既有强身健身的效果,对于慢性病的恢复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逐步增强病人体质,所以中医学把太极拳纳入康复保健的体系之中,作为重要的理疗手段,现在中国很多疗养机构、康复医院都引入了太极拳锻炼手段。但太极拳不能代替中西医治疗,慢性病应首先是在医生的正确护理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慢性病人练习太极拳要根据是何种慢性病来选择适当的太极拳。一般慢性病患者应选择较舒缓、起伏小的拳种,还要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练习。慢性病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慢性病有不同的特点,某些特殊种类的慢性病恐怕就需要特殊的关照。比如下肢活动不便,当然就不能像平时练太极拳那样蹲得那么深,甚至还可以坐着只做上肢的练习,要因人而异。
一般的慢性病,比如心脏方面的、呼吸方面的、神经方面的,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需要特殊注意的,只要依照要领做就可以。有相当一部分打太极拳的人可能是慢性病患者,他们已经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治疗慢性病的手段,所以不是可以打不可以打的问题,是如何打好的问题,讲究方法的问题。如果你的慢性病是下肢的关节炎,并且已经很厉害了,那么在做屈蹲、蹬腿的时候当然就要减低一点儿了,不要让它的负荷太重。慢性病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是一个积极的方法,应该配合一些舒缓的运动,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慢性病康复的医疗手段。
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采自“吐纳术”和“导引术”,因此它的呼吸法和近年来采用的“气功疗法”的呼吸法是同出一源的。不过,太极拳是“动中求静”,姿势繁复,初练时应该先把姿势大体练正确,动作连贯起来,呼吸可以任其自然,只须“存想腹部”,待套路熟练后再配合腹式深呼吸;“气功疗法”是“静中求动”,姿势单纯,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一开始就可以讲究“调息”。
另外,气功的深呼吸与太极拳的深呼吸有很大的区别,气功的深呼吸,不需要配合姿势上的要求,太极拳的深呼吸要适应拳势的要求。所以,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更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并且调整呼吸,进一步使动作与呼吸自然协调,做到“形神合一”。
《太极拳论》关于呼吸方法的主张,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气宜鼓荡”、“气遍身躯”之说。
“虚领顶劲”是头顶百会穴微微上领,领起周身精神振作,不可硬往上顶;
“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腹实胸宽,用意识引导呼吸似乎有徐徐送入腹部脐下的感觉,不许使力硬压小腹,要求“以意行气”、“身动、心静、气敛、神舒”,十分自然;
“气宜鼓荡”在腹式深呼吸时,膈肌的升降活动使肺部和腹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逐渐形成内气鼓荡,这样就使“气沉丹田”有升有降,不致形成始终“气沉丹田”有降无升的片面性,但必须注意动作自然配合呼吸,并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致使发生流弊;
太极拳是“以意调息”的深呼吸运动,是通过橫膈膜(即膈肌)的不断升降和胸、背及腹部肌肉的弧形松沉和旋转运动,向脐内“丹田”和脐后“命门”之间的神经丛加强作用,使“命门火常炊”,肾上腺素常旺,因而促进了内脏作自我“按摩”运动,加强了血液循环,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有利于增进健康,对防治多种慢性病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由于此式呼吸使肛门括约肌一紧一松(紧的时间短,松的时间长),可以治愈内痔,改善泌尿系统的功能,能治愈小便频数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