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一、名家注释

张介宾注:“方,法也。阴阳之道,凡病治脉药皆有关系,故必当详别之。中外,表里也。微者调之,谓小寒之气,和之以温,小热之气,和之以凉也。其次平之,谓大寒之气,平之以热,大热之气,平之以寒也。盛者夺之,谓邪之甚者当攻而取之,如甚于外者汗之,甚于内者下之。凡宜寒宜热,宜温宜凉,当各求其属以衰去之,惟随其攸利而已。攸,所也。别,必列切。”

二、调气之方,必别阴阳

本段经文源于《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之一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这是七篇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该七篇的内容与其他篇章有所不同,有些基本概念的讲述方式也不相同,因此造成很多概念理解起来有很多困难。也许是由于这两部分的作者不同,但它们仍是同一时代的著作,而且是同等水平的古代圣人们的杰作,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医经典进行了阐释。这里摘选的一段经文主要是讨论中医治疗原则的,看似文字很普通,但如果仔细斟酌,其中包含着很多深刻的中医理论。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经文首先还是谈到了阴阳的问题,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题目,每当对经典有新的认识的时候,再重新思考阴阳五行理论,还是能发现很多新意。

阴阳代表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峙的一对相反相承的事物、现象、概念等,阴阳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为根,既对立又统一。五行的概念是在阴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阴阳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以进一步说明阴阳之间这些变化的具体过程,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此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阴阳五行还有纵横经纬的关系。阴阳概念的初始源于太阳的阴阳变化。释字:阳者,《说文解字》:“高明也,又日也。”又有“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之说。这些解释都说明了日为“阳”,以及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为“阳”。与之相反的“阴”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释字:阴者,《说文解字》:“暗也。暗者,闭门也。闭门则为幽暗。故以为高明之反。水之南,山之北也。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注云。日之所照曰阳。”

这里说得很清楚,所谓“山之南,水之北”就是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为阳;“水之南,山之北”则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为阴。而阴阳的多少则与太阳的升降高低有关,太阳光线直射越多的地方阳气就越旺,而太阳光线直射越少的地方阳气就越少。阳气旺盛多实,阳气不足多虚。太阳是沿着上下(南北)方向运行的,也就是常说的“经”的方向,这也是六经理论的基础。所谓六经是指三阴三阳,三阴源于一阴,三阳源于一阳,六经是源于一阴一阳,换句话说六经就是阴阳,是太阳升降运动变化的结果。阴阳之“经”的变化不单单是六经,在人还包括有十二经脉,对应天之十二星次;在人有二十八经脉,对应天之二十八星宿等。可以说“经”的变化是跟太阳的运行变化息息相关,也可以说“经”的变化也就是天之气的阴阳变化。

五行与阴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五行本意是5种具体物质,其性源于地之阴,五行属性是由于其内部阴阳的多少而决定的,五行的运动形式对应天上的5颗行星,五行星又称五纬。

释字:纬者,《说文解字》:“织横丝也。”《周礼·天官·冢宰体国经野疏》:“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周礼·春官·大宗伯日月星辰注》:“星谓五纬。《疏》五纬,即五星。言纬者,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旋为纬。”因此,五星的运动方向是沿着东西方向横向运行的,与“经”正好形成了阴阳的对应关系,“经”的运动形式是南北方向纵向运行的。中医理论中六经与五脏也是一对阴阳关系,六经代表气的阴阳变化,对应自然界中太阳的阴阳变化。五脏藏精,其阴阳变化是因为五脏之精化气形成的。应该说五脏在内,六经在外,五脏之精是人体六经的根,六经的变化则是反映五脏藏精的阴阳状态,是其外在的表现。

阴阳的变化尽管是多样的,但不离气的表里、寒热、虚实。五行的变化也总不离精的生、长、化、收、藏,五行与阴阳理论自然是相互交叉的,相互结合的。但在临床上还是根据阴阳五行的不同,分层次对中医生理进行分析。

下面举例说明其阴阳五行的不同,人体有十二经脉,分为手足三阴三阳,之所以称为经脉是因为其运动形式总是头与足,头与手的连接关系,是人体上下(南北)之通道。十二经脉上有五腧穴,从中国古代术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六”与“五”的关系,是动与静、体与用的关系。五腧穴是该经脏腑的五行属性的变化,这是“纬”的运行方式的变化,其五行属性就是生长化收藏,当该脏之精的生长化收藏发生变化而失去其平衡时,就会在相应的五腧穴上有所反应。同时,就五腧穴的任何一个穴位来说,又有该穴位的气的虚实变化,也就是说,五腧穴除了有生长化收藏的属性外,当五脏之精发生病变时,反应在不同的五腧穴上还有其阴阳的变化,这就是五腧穴的气的虚实变化。这也是我们在临床上扎针的时候所采用的补泻手法,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五腧穴之气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可见,就一个穴位的性质的分析有多种层次的不同,无论是哪一个层次都离不开阴阳五行的变化,阴阳代表“气”的变化,五行指示“精”的状态。

三、定其中外,各守其乡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阴阳五行的任何运动变化,总要有内外表里的不同,这点很重要。中医辨证时首先要分出内外表里,“表”并不是单纯指表证,表里是相对而言,但是从人体的绝对位置来看,腠理、经络、六腑总是属于在表的标志,而五脏、骨髓、血脉属于在里的位置。通过对疾病所在表里位置的划分,可以判断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病位在表,疾病的严重程度总属轻微,尽管有时症状表现很重,但在入里之前病症容易治愈,一旦病邪入里,其位置在血脉、骨髓、五脏等均属难治。在表的病症都可以选择祛邪的方法治疗,例如,汗、吐、下三法就是典型的治疗在表、浮浅病症的方法。而当病邪入里后就不再适合汗、吐、下这样祛邪的方法了,治疗当以和解法或者扶正法为主要,目的是通过阴阳的调理达到平衡后,以求机体自身修复。

举一个例子,一个感冒的病人,症状表现发热、咳嗽、咽痛,甚至胸痛、咳吐脓痰等症,这时首先判断病邪的位置,然后选择治疗方法。如果病人病情还在表,可以选用小青龙汤之类发汗解表治疗。如果病邪已经入里,首先是入肺,西医诊断应该属于肺炎一类,中医的治疗方法就不一样了,例如,是外感风寒之邪,越过经脉入里,则多表现为肺气逆于上而发肺热,其治疗方法应该选用麻杏石甘汤之类方剂为主。病邪入肺的治疗相对邪气在表的病症要困难得多。如果邪气并没有完全入里,还只是在气管和支气管的部位,这些部位还是属于上六腑的位置,是三焦之腑的上焦。六腑的病症与五脏病症相比较,还是比较容易治愈的,比如说病人的症状还停留在气管和支气管的位置时,相对来说中药和针灸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预后也很好,对脏腑不会有任何损伤。但是如果邪气入里而成肺热之证时,单靠中医治疗难度就比较大了,疗程也会漫长,而且有可能有邪气缠绵不愈的现象。总之,判断疾病的表里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在临床上确立诊断、预后、治疗方法。

经文“定其中外”之后就是“各守其乡”了。“各守其乡”是指任何脏腑、气血、经脉、气穴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阴阳五行属性,而每一个具有阴阳五行性质的事物都要守住其所具有的属性,这就是平衡。例如,五藏的各自五行属性都要维持其本来的性质,不能过盛,也不能不足。比如肝藏五行属木,四时应春,其用主生,这个生的作用是指阳生在内,阴寒在外,在内的阳气与在外的阴寒达成平衡,这就是各守其乡的本意。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精与神,精在下主藏,神在上主明。因为精藏在下,所以神明在上而不浮;因为神明在上,所以藏精在下而不沉。这也是各守其乡的例证。总之,各守其乡就是说任何过盛与不足造成阴阳的不平衡。

四、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中医判断病症的轻重与西医不同,病位对于中医诊断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也是指导治疗的一个重要依据。病邪在表的病症易于治愈,疗程短;病邪入里则难于治愈,疗程长。在表多采用祛邪的方法,在里多采用扶正与和解的方法。祛邪的方法多用于急证,而扶正的方法多用于虚证,祛邪是在外力的作用下祛邪,扶正是病人依靠自身的力量使邪气无处藏身,邪气因为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与环境而自然祛除。

五、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

如果病邪轻微,只要应用微调的方法治疗就好,比如说锻炼、打坐,甚至改变生活习惯就可以治愈疾病。如果稍微严重一些的可以采用削法治疗,如果病邪过盛,就要勇而夺之,用祛邪于外的方法,即所谓汗法、吐法、下法祛邪。

《黄帝内经》中关于治疗方法是根据不同方向或者不同季节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中指出,东方气候风温治疗宜选用砭石方法,南方多热治疗宜选用针刺方法,西方气候凉燥宜选用药物治疗,北方多寒治疗宜选用灸法,中方其气平多选用导引按跷治疗。说明了不同的方法有其各自擅长之处,可以针对气候的寒热温凉平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治疗,同时也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全能的,都有其长处与短处,最好是要尽其所能发挥各自方法的优势。比如针刺疗法更适合清热,而对于寒凉的病症最好选择灸法或者药物疗法治疗,而使用针刺补阳会事倍功半,甚至会有损多益少。正如此段经文所云:“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照此行事,顺应自然规律,合乎道的法则,就会出现“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