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天籁之音

家乡的青龙潭修茸一新,环境更加美好,村里的张杨李赵君们喜欢在晨起午后来到潭边散散步 、赏赏风景、吸几口新鲜空气。

对我来说,最难忘的是以前在龙潭边朗读的美好时光。我小时候不勤于读书,只喜欢在家门口的小河里抓鱼。一有空就静守小河边,等待鱼儿出来"搬姿"。有个周末,我一大早起来,捲起裤脚淌在小河里抓鱼。那天河里鱼特别多,把掌大的鲫壳鱼,指头长的尖嘴鱼,水草丛中双手一摸就是几条,正起劲时抬头一看,母亲正板着脸盯着我。“阿兴,一大早不去上学在这儿抓鱼”母亲生气地吼道。“今天周末”,我爱理不理的答道。“我知道是周末,但你听听,你的同伴正在龙潭边读书呢!”母亲很生气的边骂边进了家门,对我抓的半桶鱼却一眼不瞥。一种很忧然的失落感顿时向我袭来,抓到这么多鱼儿,本来想,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不但没受到母亲的表扬,相反挨了一顿责骂。想着,想着也就没心思再抓鱼了。立起身发呆,这时突然听到耳边一阵阵读书声从青龙潭边传来,仔细一听还能辨出有我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读书声。“对!母亲说得对”早上这么好的时光,应该去读书,不该在这留恋鱼儿。我对自己这样说着,立刻洗净手脚上岸,穿上鞋袜,提着半桶鱼回了家。将抓到的鱼往放到厨房,找到书包,抓了两本书绕到了龙潭边。看到很多人已在大声的朗读了,有大的、小的,中学生、小学生,同村的、外村的,一个离一个几米,围绕着龙潭边走边读,大家都像在背诵比赛一样的放开嗓子高声朗读。

上了高年级以后,我也逐渐养成了晨起午后去龙潭畔朗读的习惯。夏天天亮得早,一到周末,村里的读书人就不约而同的来到龙潭边朗读,出太阳时,龙潭边青龙庙里上香的香客敲响了庙里的大木鱼。“咚咚咚”的木鱼声伴着朗朗的读书声经青龙山回荡传到村里,村里的老人们乐哈哈的称这声音为梵音,一听到这声音就知道是周末了。

说到读书声,村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村里有个好做善事的老先生叫杨玉甲,一生以行善为乐,做过最大的公益之事是将村里村民上山打柴的路打通,原来青龙山没路,村民上山打柴很不方便,老先生约上村里的旺户赵美林,两君作为倡首。四处募捐筹资,将上山砍柴的路打通,人和骡马ji能走。历时四年工程完工后,杨老先生每天早上都沿着修好的山路,到山顶上的一个石洞里诵经。几年后将石洞命名为元一洞,并将这三个字镌刻在石洞门口的石壁上,先生诵经的声音很大,青龙庙的木鱼声响起时,两种声响时常共鸣回荡青龙山上,最后传到村里伴随着村里的缕缕炊烟飘向远方。

细考“元一洞”的“元一”二字,:“原始,最初”,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可以引申为“抱元守一”之意,“在于深根固蒂,守中抱一而已。”何谓守中?曰:“勤守中,莫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源,万事毕。”故老子所谓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中心之心既实,五行之心自虚,此老子抱一守中、虚心实腹之本旨也。虚心守中是劝导众人顺应自然,发掘自身的个性,明白自己的特征的思想与方法,如果每个人都能顺应本性,持守本性,发扬本性之优点,则能达到万事成功的地步。修己有容承接守中之意,即去恶留善、发挥个人长处,同时以容纳天下的胸怀成就大器。

可以推断当初杨老先生诵经,可能也就是诵老子著作罢了。老先生的诵老子经典和今天寺庄学子的朗朗读书声,都是在学习,在探索万物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寺庄学子读书之“朗朗声”以青龙庙里香客敲木鱼发出的“咚咚咚”佛之音来伴凑,成为天地万物间最美妙的天籁梵曲,祝愿这天籁之音能在青龙山下、青龙潭畔、寺庄村里永远的飘荡下去。                                                                                                                                                                       2017 .6.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