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脉络
部落政权历史沿革
时代:
旧石器、新石器时代
主要历史事件:
云南境内原始居民与祖国境内其他地区的原始居民之间已经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滇池周围、大理点苍山麓、维西戈登村、剑川海门口、昭通闸心场、元谋大墩子等
建制:
无资料
治所:
无资料
土著及社会:
氏族、部落群体杂居,各族群间频繁的迁徙对流
原始社会,多民族共同杂居
时代:
黄帝、夏、商、周
主要历史事件:
西北甘青高原氐羌部落群体,“迁徙往来无常居”游牧生活。公元前七世纪中叶,秦国征服临近氐羌部落,“畏秦之威”,部分氐羌便向西部和西南地区流徙。
建制:
无资料
治所:
无资料
土著及社会:
部分南迁氐羌与与原地氐羌成为西羌。
《逸周书·王会解》说:“成周之会,卜(濮)人以丹砂(献)”,孔晁《注》说:“卜人,西南之蛮”
时代:
东周
主要历史事件:
楚昭王七年(公元前509年),楚人迫使居于江汉之间的濮人西迁至岷江、金沙江、朱提江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被称为僰。
建制:
史称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说:“僰,羌之别种也”
治所:
无资料
土著及社会: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皆氐类也”。主要分布在大理州、楚雄州、滇池周围地带。氐羌系统群体是近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少数民族的核心。广东、广西的东南沿海地带和越南北部地区,先秦时期分布着的民族群体被成为“百越”。
僰族是云南的主体民族
时代:
秦
主要历史事件:
公元前279年,庄硚(又称庄豪)率军过黔中郡,渡沅水(今湖南沅江),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将兵至滇池,以兵威略定属楚。欲归,会秦司马错攻楚,黔中道塞,遂以其众王滇。
建制:
庄豪治滇
治所:
呈贡、晋宁
土著及社会:
进入阶级社会
1、滇国,属地为滇池为中心的滇东、南、中一带,发达的农业生产
2、云南西部、西北部百蛮随畜迁徙的情形下,僰族出现了能冶青铜器、种植水稻的大波那(大勃弄,今祥云弥渡一带)的奴隶制农业社会部落。
时代:
汉朝
主要历史事件:
西汉武帝元年开西南夷,司马相如持节入滇,诸君长皆请为内臣,叶榆张叔盛览至若水,从司马相如学,文教自此始。
建制:
汉朝未置建制
滇国与白子国二国角立
滇西昆明部落群部落林立,有酋长
治所:
滇国常羌治滇池
仁果治白崖
土著及社会:
滇国
大波那
昆明部落群(滇西一带)
时代: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
主要历史事件: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武帝遣使至滇,常羌问使者曰:汉孰是孰与我大?使者还报。帝怒其不逊,伐之,滇王举国降,滇豪氏至此绝。帝嘉仁果为众所戴,以玉印册之为滇王。滇始为汉属地,置吏、入朝。
建制:
滇国绝
仁果都白崖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置益州郡,领24县。
益州西部尉下管不韦、巂唐、比苏、叶榆、邪龙、云南6县。以叶榆泽(洱海)命名的为叶榆县。
治所:
益州郡治所在今晋宁县东北。辖叶榆县。
仁果都白崖,号白子国。
土著及社会:
益州郡地广人散居,汉王朝管理鞭长莫及,百蛮随畜迁徙。白子国区域相对强势。
伐滇兵将留居云南各地,昆㳽(洱海流域)僰族地有大姓。巂(叟)族、僰族杂居
哀牢部落(今保山、云龙、永平一带,彝族祖先部落之一)
时代: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
主要历史事件: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国王柳貌内附,东汉王朝在哀牢夷设置哀牢、博南两县,与益州西部尉管辖的6县合并,增设永昌郡。
建制:
益州郡
永昌郡
叶榆改属永昌郡
治所:
仁果之子孙世守白崖
永昌郡治所设在不韦县,辖叶榆县
土著及社会:
永昌吕氏为南越国国相吕氏后代,因反抗汉帝国入侵失败被流放至与南越具有亲缘关系的滇越之地(今腾冲)。
仁果之子孙世守其家(国),法不尚染,采不杀生,仍号白国。是时宗令治其归。
时代:
三国
主要历史事件:
蜀汉建兴二至三年(公元224~225年),南中(今滇东一带)夷帅高定、大姓雍闿、太守朱褒叛乱。益州大姓土豪雍闿纠集南诏反,诸葛亮南征,平益州、永昌、越嶲、牂柯四郡。
武侯定南中,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部,留老弱二线兵于大姓。
建制:
建宁国
南中平,置建宁、云南、兴古三郡,辖七县
治所:
白崖
云南郡治所在云南县(今祥云县),辖叶榆县
土著及社会:
诸葛武侯收用豪杰,于公元225年封白子国十五世龙佑那为酋长于其故地,赐姓张氏,仍统其民,号建宁国。
龙佑那又传十七代至张乐进求。
时代:
晋朝
主要历史事件:
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分益州置宁州,统辖云南、兴古、建宁、永昌四郡四十五县。
东晋永五年(公元311年),从云南郡分出东河阳郡。
魏末晋初,蜀汉灭亡,南中归附魏晋朝廷,朝廷命霍弋遣大姓与东吴三战于交趾,终全军覆没,仅孟干以身返。霍弋及其后代从蜀汉流官降格为大姓中的一员。晋南夷校尉杀大姓毛诜等,其遑耶夷帅于承陵起兵复仇。
建制:
白子国
云南郡辖九县,二万九千户,叶榆县仍属之。
叶榆县改属东河阳郡,宁州统之,至420年隶属关系不变
治所:
张氏据白崖
宁州治所移至云南县(今祥云县云南驿);
东河阳郡治所在洱海东面的宾川
土著及社会:
大姓先后归附成汉、后归附晋。大姓内斗,爨氏胜出。
时代:
南北朝
主要历史事件:
南北朝,爨氏归附南朝
建制:
白子国
李特据蜀曾在洱海区域分置汉州;齐国时置西河阳郡
治所:
张氏据白崖
西河阳郡治所在今喜洲
土著及社会:
同前变化不大
时代:
隋朝
主要历史事件: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南宁州总管府,叶榆县属之。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南宁州蛮酋爨玩复叛,太平公史万岁讨之,爨玩降,遂弃于域外。
建制:
白子国
南宁州辖区东至今贵州西部、东至今大理州
治所:
张氏据白崖
南宁州总管府于未县(今曲靖),叶榆县不变
土著及社会:
南宁州境外为昆㳽(明)、东爨、西爨、白子、濮部之地。
史万岁渡西洱河,曾驻军喜洲,虽无建树,但给唐初经营西洱河起到先导作用。
时代:
唐朝
主要历史事件:
1、唐初叶榆县羁縻匡州(少数民族内附部落中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地。
2、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昆㳽(汉之昆明)遣使内附。
3、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吐蕃兵至西洱河,诸蛮降附,置十五县。韦仁寿进兵西洱河,置七州十五县,各以其豪帅为刺史、县令(《资治通鉴》)。
4、《资治通鉴》曰: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梁建方击松外蛮,以通西洱天竺之道,群蛮震慑,亡串山谷。建方署其酋长蒙和等为县令,各统其部。因遣使诣西洱河,其帅杨盛大骇,具船将遁。使者晓谕以威信,盛遂请降。其他有杨、李、赵、董数十大姓,各据一州,大者六百,小者二、三百户。无大君长,不相统一。语虽小讹,其生也风俗,大略与中国同,自云本皆华人。其异者,以十二月为岁首。
《南诏野史》:唐太宗己酉贞观二十三年,张乐进求封为首领大将军。
建制:
叶榆县属姚州郡
武德七年置云南州,贞观八年更名匡州
杨盛降是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东洱河大首领杨敛皆入朝授官秩。
治所:
张氏据白崖
姚州治所在今姚安县北。
土著及社会:
昆㳽蛮在爨蛮以西,以西洱河为境。
喜洲属匡州,云南州改为云南县
古南中之地(滇东一带),盖以其在松州之外,故外称松外蛮
洱海周围土著部落、遗留兵将或其他华夏人迁移者均存,或者各据一地,各建城池村落,不相役属,且具中原文化。
时代:
公元七世纪(约684~710年)
主要历史事件:
公元七世纪(约684~710年),在洱海周围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民族部落,渠帅有六,号六诏。
建制:
唐贞观二十三年,建宁国逊位于蒙舍川蒙细奴罗,且妻以女。建号大蒙国
姚州洱海周围有河蛮大姓;洱海流域附近有六诏
治所:
洱海北面是河蛮人的浪穹诏(今洱源)、邆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洱海东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诏(今宾川),洱海西面是哀牢人的蒙嶲诏(今漾濞),洱海南面就是蒙舍诏(今巍山),这些诏被汉史合成为“六诏”。因蒙舍诏位于这些“诏”的南面,也被汉史称作“南诏”。
土著及社会:
洱海周边也出现了几个比较大的诏(王),
时代:
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主要历史事件:
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蒙舍诏在唐王朝支持下,征服河蛮及其余五诏,建立起地方政权—南诏国,定都太和县。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建制:
于都城附近地区设置十睑,外有六节度、二都督,实行军政联合体。
《蛮书》称》:太和阳苴咪谓之阳睑、大厘谓之史睑、邓川谓之赕睑、蒙舍谓之蒙舍睑、白崖谓之勃弄睑
治所:
蒙氏皮罗阁取太和城,阁罗凤据其地,至异牟寻文还史城又徙居羊苴咪城
土著及社会:
史睑治所大厘城(史城)
第二部分
依据尤中所著《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理出云南民族发展史:
大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云南境内已经是多民族共同杂居区,氏族、部落不断流动,分布区域形成相互交错的现象。公元前770~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在云南境内的民族群体,基本上属于氐羌、百越、百濮(孟高棉)三个部落群体。氐羌部落集团的人口,多数居住在北部、东北部、中部、西北部和西部的一部分地方;属于百越部落集团的人口,多数居住在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地方;属于百濮部落集团的人口,多数在南部和西南部与属于百越的人口相杂居。
先秦时期,南下氐羌中西羌融入原始氏族、部落后成为僰族,生产发展和阶级分化导致内部的贵族有相当牢固的统治权利基础。公元109年,滇王投降。滇西嶲(叟)、昆明部落生产相对落后,为原始游牧部落,分别与僰、僚、濮等族交错杂居,各民族群体处于独自发展状态,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还没形成部落联盟。
至西汉,西汉王朝在滇西发达地方设置了郡县,即益州郡六县,并派遣了汉族官员去驻守,迁移了一部分汉族人口前往屯垦。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西汉时期未曾归附的昆明族的哀牢人投向东汉王朝,东汉王朝于公元69年哀牢、博南二县,合西部都尉所邻六县为永昌郡,完成了今云南西部和西南部边疆的全部统一。两汉在西南设置郡县、展开了汉族移民垦殖活动(最初为了保证郡县据点上汉族官吏和军队的粮食)、对西南夷实行“羁縻”政策,不仅稳固了在西南夷的统治,而且进行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西南地区有了共同团结生产发展的条件,起了进步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东汉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各大姓和夷帅势力得发展,封建大姓势力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支配地位,他们和一些夷族中的贵族分子夷帅形成了原西南夷中的地方势力。当时,内陆汉族区为军阀势力所分别割据,各势力对云南郡县仍有统治权。这三方面角逐过程中,大姓和夷帅们配合军阀割据形式,展开了各自据地自雄的活动,“西南夷”各族内部分化加速,矛盾产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南征对孟获等大姓和夷帅们采取攻心战术,平定了南中。诸葛亮还扶持他们,把一些为依附的村社农民和自由民划归大姓们作为部曲,《华阳国志·南中志》说:“诸姓得世有部曲”。起于东汉末期的大姓,有的是落籍的汉人,有的是从僰族中的奴隶主转化而来,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关系往往夷汉难分。自蜀汉至东晋前期(公元221年至343年左右),南中大姓主要分布在:朱提郡(今昭通地区)、建宁郡(今曲靖地区)、晋宁郡(滇中地区),另外,牂牁郡(今贵州黄平县以西)、云南郡(今楚雄州西部至大理州)、永昌郡北部(今保山一带)、兴古郡(今文山州、红河州)的一部分地方,也有一部分大姓在活动。三国、两晋时期的南中各民族发展仍然不平衡,情况复杂。大姓势力只是在一部分夷汉杂居区域;一部分区域为夷帅支配(比大姓广阔);另外一部分地方,则仍然散居着许多的原始部落。魏晋时期,晋王朝不顾南中各民族地区的具体特殊情况,主观任所欲为,任意重设州郡,以便加强对南中各民族的剥削,引起了大姓、夷帅的叛乱和民族纷争,最终导致了割据。其中,大姓爨氏就打着东晋王朝宁州刺史的旗号,割据称雄。爨氏统治中心在建宁(今曲靖地区)、晋宁(滇中地区)二郡地带,其余地区仍然是通过其他民族的贵族分子们或爨氏的大宗下有血缘关系的小宗宗支来进行统治。爨氏统治区域闭关自守,与内陆汉族的区域相互隔绝,后逐渐分化。南北朝以后,所有的大姓及其部曲都融合成了“白蛮”(白族)。
隋朝至唐朝前期。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隋文帝乃派史万岁率兵讨伐爨翫,爨氏统治受到很大打击。爨氏的大宗被消灭,失去了核心的各个宗支之间对立不可避免。而西部的原云南郡内,僰族的各个家族公社或村社,叟、昆明族的各个部落,又都恢复了各自的独立。此时一部分土著民族与先后迁入的的汉族逐步出现了融合的现象,与两汉时期相比,民族大融合的进步现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白蛮”是秦汉以来的僰族与汉、晋时期先后迁入“西南夷”而杂居的汉族人口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移入的汉族中的“豪民”,虽然是少数人,但逐渐成为了“为夷、汉所服”的大姓,成为了僰、汉人民的共同统治者。因为土著民族人口占大多数,汉族大姓利用“夷”族中的宗教来进行宣传活动,加上通婚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夷”化倾向。《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使为主论议,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唐朝初年,出自汉族的各大姓在“白蛮”中均可找到。南北朝以后至唐朝初年,各自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又与叟、昆明族相互交错杂居的大部分僰族,在吸收了汉族文化和汉族人口的情况下形成了“白蛮”(白族),叟、昆明族中的大部分则相互混合而被称之为“乌蛮”。云南东境的滇池上下周围地带为爨氏的各个宗支分别盘踞;西境的洱海周围上下地带,则“白蛮”与“乌蛮”的各个部分各自为政,不相统属。唐太宗贞观初,舍龙(又名龙伽独)将(细)奴罗自哀牢(今保山市)避难至蒙舍川(今巍山县),耕于巍山(今巍宝山)。至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始取代蒙和而取得酋长地位。
……
第三部分 几点感受
1、云南之地,建制分分合合,受中原王朝影响较大。但是,因为云南地域广大,山水阻隔,山高皇帝远,坝子、自然条件等因素,散落兵将控制能力受限,官秩明显弱于民秩。各民族以姓氏群体生存和官府建制流变区域导致共同体同化特征明显,与白族关联较大的叶榆县、白崖国、爨氏、哀牢九隆族相对稳定。
2、环境和外力导致白族地区民众以宗族为核心进行自我保护,形成坝子文化、村落文化。本主信仰是其表现,语言是其宗族的纽带和延续,在社会变革和战争等强大因素影响下,白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纳入华夏文化,白族是否曾经有文字未知。但是从以上云南社会变革看出,白族精英较早使用使用汉字,绝大多数民众居住不稳定,弱势的生存状态,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语言来适应变革,语言也随之改变。
3、白族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来源于生存态势多变的累积,是一种土司文化下的群体特征。
4、白族族源不单一,在洱海区域的个体、群体、部落、政权、信仰等多因素流变中,至南诏才形成相对稳定地复合为一个具有现在白族雏形的共同体,历经开放动荡的南诏国和佛道巫共存的独立自主的大理国及段总管时代,约五六百年的磨合和整合,民族群体在明朝才逐渐稳定。
5 南下的氐羌人、入滇的楚国遗民与川越等地汉族移民、土著的濮越,因为具有农业社会的优越性,各有姓氏,与周围随畜迁徙的游牧各族比较而言,更发达的他们不愿意再继续做原来居住点的各个族群,而选择了成为僰族,大姓以宗族维系并影响着周围,于是便有了白族。
6,元朝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白人,有姓氏。汉武帝开僰道,通西南夷道,今叙州(宜宾)属县是也。故中庆(今滇中地区)、威楚(今楚雄一带)、大理、永昌(今保山)皆僰人,今转为白人”。
未完待续……
作 者:杨立新
值班编辑:dualweit
法律顾问:杨志锋律师
云南鹏诺律师事务所
白语茶座联系方式:
dv8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