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我想说3点!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3卷,汉纪十五
汉昭帝 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80年)
【原文】
李德裕论曰: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成王闻管、蔡流言,遂使周公狼跋而东。汉高闻陈平去魏背楚,欲舍腹心臣。汉文帝季布使酒难近,罢归股肱郡;疑贾生擅权纷乱,复疏贤士。景帝信诛晁错兵解,遂戳三公。所谓“执狐疑之心,来馋贼之口”。使昭帝得伊、吕之佐,则成、康不足侔矣。
【译文】
李德裕论曰:君主最大的德,莫过于明察秋毫,明察可以洞悉奸诈,那么任何邪恶就都无法将其蒙蔽,汉昭帝就是这样。这一点,不仅周成王应当惭愧,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也都不如。周成王听信了管叔、蔡叔的流言,致使周公进退两难,只好东征。汉高祖听说陈平离开魏国,又背叛了西楚,便要舍弃这位心腹之臣。汉文帝误认为季布爱发酒疯,难作天子近臣,便将其放回地方作郡太守;又怀疑贾谊专擅权柄,可能造成混乱,便又疏远了这位贤士。汉景帝相信杀死晁错能结束七国之乱,便将位列三公的晁错杀死。正所谓:“先有怀疑的心思,才召来奸贼的谗言。”假使汉昭帝能得到伊尹、吕尚的辅佐,那么周成王、周康王都不足以与之相比。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出现在上官桀弹劾霍光,汉昭帝明察确定霍光无罪之后。
是司马光引用唐朝宰相李德裕的一段评论。
核心点就是关于帝王的猜疑之心,得出来的结论就是:
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
要我说,猜疑之心这东西,李德裕没有说透。
所以,今天我也来说一说这个猜疑之心。
1.猜疑心的必然存在
解决问题之前,先要把问题定义清楚。
什么猜疑之心?说白了就是怀疑、不确定的一种心理状态。
皇帝不相信大臣、老婆不相信老公外面没人、买菜的大妈不相信小贩没少秤等等,都是猜疑之心,没有高下之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状态?
按李德裕的观点: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
核心在出现了两次的“明”,看的明白、想的明白。
这下理解为什么会有猜忌之心就好办了。
其一,信息上的全知,把不确定性和未知给消除了,即所有东西我都知道。
其二,动机上的全知,把可能性与可控的把握住了,即你想干什么我都能控制的了。
再深入一点,为什么会猜忌,一方面就是不知道、另一方面就是不可控。
如果做到全知、可控,那么猜忌就不存在。
现实情况是,这个是不可能做到,尤其是两个个体之间实力越接近,全知、可控越不可能实现,猜疑就必然存在。
2.利用猜疑的必然
既然猜疑必然存在,这东西的好坏要辩证地来看。
如果别人猜忌你,自然是坏事。
但是如果你别人猜忌你的敌人,那么自然是好事。
而从斗争的角度而言,瓦解敌方首先一点就是消灭对方内部党羽以及外界支持。
利用猜忌、制造猜忌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因为猜疑一旦生出,彼此的关系就出现裂痕,届时就能独立、割裂对方,形成对方势单力薄独木难支的局面。
比如,想对付某个人,你先要做的不是找罪证,先应该是看看对方和上级的关系、信任度,先从这个入手,一点点瓦解。
到时候甚至不需要什么过重的罪证就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历朝历代这一招玩都玩烂了。
当然, 再从自己的角度,如果想维护当前的利益,那么警惕别人挑拨离间制造猜忌。
3.理性与感性
既然猜忌必然存在,那么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古人又彼此相信、甚至托付生命的例子?
这是因为第一点关于猜疑的必然是一个完全理性的思考过程。
人在思考的时候,不可能完全理性,更多时候还是感性的比较多。
而感性的思考会掺杂进很多感觉方面的东西。
比如,平常的观察、彼此的关系感情、共性等等。
这些东西很虚,没办法去具象化,尤其是同一样事情不同人的感官不一样。
最后这种感觉和理性上的思考共同汇聚起来做出了决策。
即,理性上思考,对方有可能有一些不靠谱的可能,但是感性上的感觉,彼此关系好、相处时间长,所以相信他。
所以,最后的相信,其实都有赌的成分在其中。
【启发】
其实把上面三点总结一下。
猜忌必然存在这是一种理性思考的必然,你能用,别人也能用在你身上。
想要消除或抵消这种猜忌的影响,需要从感性入手,通过加深联系、缔造关系、制造共同点来发挥作用。
这也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和领导搞好关系、多发展私交可以影响决策背后的原理之一。
最后,我想说的,人与人之间不存在100%的信任的可能。
如何消除,之前提到两个切入点,不过无论你怎么做,不可能做到真正100%的信任。
但是,如果别人信任你,请珍惜。
因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对方有一个选择不相信你的选项,但是因为你和他的关系,他选择了相信你。
而这个时候,对方思考的角度不是利弊,而是真的在乎你这个人。
今天的内容,感觉没把想说的表达出来,大家将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