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颐和园

在北京与大自然接触

颐和园

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颐[颐养天年和心平气和]之意。它是以昆明湖与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打造的大型山水园林。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佛香阁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个建筑群之首。整体建筑对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宏伟而壮观……为颐和园精典建筑之首。

赞日出

风景独好皇家苑,玉带桥畔升日出

形如弓箭摘星月,历经风雨仍巍峨

北平闲客随感

西堤;

是颐和园昆明湖中一道从西北逶迤向东南的长堤,西堤上共有六座桥,从北如意门最近的是界湖桥开始:依次是豳风桥,玉带桥,镜桥,柳桥和练桥,六桥的造型各异,除玉带桥,其余的五座都有亭阁,还有一座无名的桥不在其列(水闸桥)。

时至今日,还有十九株当年柳树依然在景色妖娆的西堤上,不一样的是杭州的苏堤是笔直的,颐和园的西堤是蜿蜒曲折的……

颐和园界湖桥,位于西堤的北端,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上原有桥亭一座,毁于历史时期,至今没有修复……

清漪园时西堤南端之桥名'界湖桥',西堤北端之桥名'柳桥',到光绪十二年重修颐和园时,互易了两桥的名称……

颐和园豳风桥,位于界湖桥南侧,只见于乾隆年间,原名'桑苎桥',后因避讳咸丰帝奕的名字而改取《诗经》中《豳风》诗意为桥名……

颐和园玉带桥,位于豳风桥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西堤上唯一的一座单孔高拱石桥,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石砌成,高约8.7米,有60根望柱,62块栏板,单侧有38级台阶……

玉带桥的桥体拱高而薄,形若玉带,弧形的线条十分流畅。

这座桥是当年乾隆帝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

颐和园镜桥,位于玉带桥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以唐朝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得名,咸丰十年(1860年)桥亭被毁,光绪年间重修……

1950年拆除倾危的桥亭,1953年重建……镜桥为一平二坡式,桥下一方形桥孔,桥亭八角重檐圆顶……

颐和园练桥,位于镜桥南面,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桥亭被毁,光绪年间重修,桥亭为重檐四角攒尖方顶……

天水一色

堤上高楼一径通,六桥映带柳丝风

迥联上下天光碧,深入东西水影红

清代:乾隆

景明楼是西堤上最显眼的一座建筑,由三组建筑组合,不但建筑风格精湛,而且这里共有十四幅对联,十块匾额,据说全部出自乾隆之笔……

颐和园的西堤,历来博得文人墨客的吟赞,无论谁到这里都要感叹着,赞美着,西堤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韵味……

春天满堤桃花,艳丽明媚,夏日清水悠悠,典雅沁人。

秋季柳黄韵雅,令人往返,冬季枝桠如画,风情万种……

如果您再来颐和园的西堤时,那将是对西堤由衷的青睐,我宜如此。

杨柳湖烟

云霞流丽东西映,天水空明上下鲜

入画未疑到蓬阁,引舟不去限神仙

清代乾隆皇帝,书写的对联

注:景明楼是仿模长江'黄鹤楼'而建……

西堤六桥之外,一座无名桥(水闸)……

颐和园柳桥,位于西堤最南端,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叫'界湖桥”,咸丰十年(1860年)桥亭被毁,光绪年间重修并易名'柳桥'……

桥名源自柳色,桥亭为重檐歇山元宝脊。

西堤

西堤春潮闹桃柳,碧湖清澈荡船歌

玉带如弓摘星月,登高眺望玉泉影

北平闲客随感

西堤

春时桃柳争奇艳,人潮如涌赏花来

自古至今留墨迹,亭阁对联赞西堤

寒冬萧瑟桃柳静,枝头无花鸟为景

碧湖涟漪染树影,西堤一派好风光

北平闲客随感

远远眺望昆明湖之巅:佛香阁

耕织图景区(长廊)晨影

桃枝与芦苇,交织在昆明冰湖之上

坐落在颐和园北门的苏州街,由于新冠状病毒的影响,已经关门谢客一年之久……至现在还没有恢复。

谢谢您浏览闲客美篇,二0二一年一月十七日制作。

图片拍自皇家苑林颐和园,由照相机拍照与手机编辑完成。🙏🙏

颐和园北宫门~剪影

在北京与大自然接触
4878篇内容 3.4万人参与
更新于 01-20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